腊月二十八,年味已经浓得化不开了。街巷两旁挂满了大红灯笼,空气中混合着炒货香、糖瓜甜和爆竹淡淡的硝烟味。楚颜决定带季晨熙去年货市场进行最后一次采购,感受这最具烟火气的年节气氛。
年货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写春联的摊位前围满了人,手写的“福”字墨迹未干;干果摊上,红枣、核桃、桂圆堆成小山;糖果摊前,各种造型的酥糖、芝麻糖惹得孩子们移不开眼;还有卖灯笼、中国结、窗花、烟花爆竹的,一片红火景象。
季晨熙紧紧牵着妈妈的手,小脑袋像拨浪鼓一样转来转去,眼睛忙不过来。楚颜并不急着采购,而是带着他慢慢逛,时不时停下来,给他讲讲一些年货的寓意。
“你看,这桂圆,代表团圆;红枣,寓意早生贵子,现在也象征生活甜蜜;花生,又叫长生果,寓意健康长寿……”楚颜拿起一颗饱满的花生,放在儿子手心。
季晨熙好奇地看着手心里带着泥土气息的花生,觉得这平常的零食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他抬头问:“妈妈,那我们买这些,是不是就是把‘团圆’、‘甜蜜’、‘长寿’带回家?”
楚颜笑着点头:“对呀,宝贝真聪明!过年准备这些年货,就是把我们对新一年最美好的祝愿,都请到家里来。”
走到一个卖手工艺品的摊位前,季晨熙被一堆用彩线编织的、造型古朴的“中国结”吸引住了。尤其是其中一个较大的、结构复杂的“平安结”,红色的丝线缠绕盘绕,中间缀着一颗温润的仿玉珠子,显得格外精致又庄重。
“妈妈,这个结真好看!”他指着那个平安结。
“这是中国结,寓意吉祥如意。这个叫平安结,特别保佑出入平安的。”摊主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笑着解释。
楚颜心中一动,看了看儿子专注的眼神,又看了看那枚平安结,对老奶奶说:“阿姨,请帮我们拿这个平安结。”
买下平安结,楚颜并没有立刻收起来,而是蹲下身,将其轻轻放在季晨熙的小手里:“晨熙,这个平安结,是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你帮爸爸收好,等我们回家,把它和我们要寄给爸爸的东西放在一起,好不好?”
季晨熙双手捧着那枚精致的平安结,感受着丝线光滑的触感和那颗“玉珠”的微凉,小脸瞬间变得庄重起来。他用力点头:“好!我一定会保管好!” 他小心翼翼地将平安结放进妈妈随身带的布艺购物袋最里层,还用手轻轻按了按,确保它不会掉出来。
这个小小的举动,仿佛赋予了他一项神圣的使命。接下来的采买过程中,他不再只是好奇地东张西望,而是会主动帮妈妈提一些轻便的购物袋,小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格外认真负责。当楚颜挑选糖果时,他会小声建议:“妈妈,多买点花生糖吧,爸爸好像喜欢吃。” 虽然爸爸的口味他记忆已有些模糊,但这份心意却无比真挚。
采购完毕,母子俩手里都提满了大包小包的年货,满载而归。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季晨熙一只手紧紧抱着装有平安结的购物袋,另一只手努力帮妈妈分担重量。他走得很稳,不像来时那样蹦蹦跳跳,仿佛手里捧着的不是一件普通礼物,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和祝福。
晚上,楚颜将年货分门别类放好。季晨熙则第一时间拿出那个平安结,跑到书房,打开那个准备寄给爸爸的“百宝盒”。他先将平安结端端正正地放在最上面,然后又把今天买的一小包花生糖也放了进去。他蹲在盒子前,看了好久,才轻轻盖上盖子,小声说:“爸爸,这是我和妈妈给你挑的平安结,保佑你平平安安。还有你爱吃的花生糖。”
夜里,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彤彤的中国结,线条虽然稚嫩,但他努力画出了那种盘绕的复杂感。在中国结的旁边,他画了一双小手捧着一颗小珠子。他写道:
**【今天和妈妈去买了年货。】_
**【我给爸爸挑了一个平安结,保佑爸爸平平安安。】
**【我还记得爸爸喜欢吃花生糖,也给爸爸买了。】
**【妈妈说我长大了,能帮爸爸挑礼物了。】
**【爸爸,等你回来,就能收到我们的祝福了。】
【平安结会保护你,花生糖会甜到你心里。】
通过这次年货采购,季晨熙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完成了一次情感的传递。他从一个被动接受家庭仪式的孩子,开始主动参与到为远方亲人准备祝福的行动中。那枚平安结,如同一个无声的誓言,将母亲的爱与孩子的牵挂紧密编织在一起,跨越山河,飞向远方那个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军人父亲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