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大眼扒在恰尔涅茨基的肩膀上,尼古拉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尴尬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我失态了”
尼古拉听到恰尔涅茨基此行目标后,哪里还顾得上伪装和善,期待的眼神中带着哲学的不安。
卡尔见状也是默契的应和起来:“能够理解,恰尔涅茨基曾跟我说过公爵您这些年来为了带领匈牙利人摆脱奥斯曼统治所做的种种英勇事迹,多次起义,多次顽强抗争方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只可惜公爵大人您孤悬敌后,起事之时未能得到维也纳的帮助,这的的确确是中央辜负了您和一心抗击外敌的大忠臣。”
卡尔一番话,说到了尼古拉心中,作为奥斯曼帝国在特兰西瓦尼亚最大的叛军,尼古拉这些年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有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导致自己覆灭
长期处于小心谨慎的环境中,使得尼古拉几乎对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完全的信任。
就比如,在卡尔与恰尔涅茨基到来并向他传信之前,尼古拉一方的探子就早已在摩尔达维亚发现了此二人的踪迹。
可以说,从卡尔与恰尔涅茨基到这里的全过程,所接受的所有待遇,都是在尼古拉·兹里尼提前计划好的。
但尼古拉再小心谨慎,他也猜不到恰尔涅茨基竟然会玩的这么大,就准备带着手底下的五千骑兵,孤军深入敌后,带着自己和堂堂哈布斯堡王朝代摄政以及五千波兰精锐骑兵的命去搏一个胜利。
无论是卡尔充满同理心的话还是恰尔涅茨基的勇敢,在短短相遇的几个小时内,都让尼古拉不免有些动容:“卡尔大人…………谢谢您……我们这些人一直渴望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认可,希望能够不再仰人鼻息,才这么努力的去抗争。”
卡尔见状也十分兴奋,能争取来尼古拉的帮助无疑将会给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增添许多助力和保障,于是卡尔也顺势画了一张大饼,信心满满的向尼古拉说道:
“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敌后对奥斯曼的补给线进行袭扰,就算无法截断奥斯曼前线的粮草,也会使奥斯曼人分兵,减缓前线压力,长此以往,奥斯曼退兵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再给奥地利十年和平……不,五年时间,我们就能再次夺回匈牙利!”
“嗯?”
“………………额”
身旁两人突如其来的沉默让卡尔猝不及防,刚刚不还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吗?怎么自己画个大饼就直接沉默了?
卡尔尴尬的放下自己举起的双手,重新放在膝盖上问道:“有什么问题吗?二位。”
面对卡尔抛出的问题,尼古拉与恰尔涅茨基互相交换了一下目光后,由尼古拉笑着向卡尔解释道:“咳咳,这个,卡尔大人,您是不是把奥斯曼人想的太强了?”
卡尔不明所以,按照此前从瑞士宫中了解到的奥斯曼有关的情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嗯?不是吗?奥斯曼人在军队组织力和单兵战斗力上都远超奥地利以及欧洲各国,强大的集权体制让苏丹能够迅速的集结大量的军队,奥斯曼苏丹这迅速集结十多万大军不就是奥斯曼人强大的体现吗?”
卡尔的解释非但没有得到二人的重视,反而还让一直在旁边张望的恰尔涅茨基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卡尔大人,您心中的奥斯曼人是这样的吗?那您还愿意只身犯险,面对如此强大的奥斯曼,不得不说,您的勇敢一点也不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之下!”
虽然卡尔听得出来,恰尔涅茨基语气当中并没有阴阳怪气,但这种被蒙在鼓里莫名其妙的感觉还是让卡尔十分难受
一脸懵逼的卡尔也顾不上装那个全知全能的人设,开口问道:“这……二位谁能跟我说说是为什么吗?”
“那就让我为卡尔大人介绍一下现如今奥斯曼的基本情况吧”对信息收集格外注重的尼古拉作为局外人,既知道双方国情,也能够以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为卡尔解释,
于是尼古拉也是直接站了出来,喝了口桌上的白兰地后,便开始向卡尔介绍起了1655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卡尔大人,请您在听我讲述的时候抛掉您看过的那些几十年前的资料……首先,是伊斯坦布尔中央,1648年年仅六岁穆罕穆德四世继承帝位后,无法控制国内局面,全国上下政务由其母亲,柯塞姆苏丹与国内大族科普鲁律家族合作来维持政府运作,因此,现在的奥斯曼是无法做到实权集中于一人的,奥斯曼这些年来的许多政令都出现过朝令夕改的情况,本质上就是柯塞母苏丹与科普鲁律家族权力争斗的缩影。”
卡尔点了点头,尼古拉所说的确是触及他的知识盲区了,意识到自己所看过的资料都是数十年前过时的资料后,卡尔便抛下心中对奥斯曼的刻板印象,重新像个学生一样认真的倾听起了尼古拉的介绍。
“第二点,地方总督,这个曾经造就奥斯曼横跨三大洲的制度经过上百年的变迁,已然换了一副样子,中央对地方总督的管控力度不断减弱,许多地区的总督甚至是给钱就能当。
地方总督离心加剧,这些花了钱当上总督的世家大族,在成为总督后的第一目标便是利用职务之便捞钱,压榨辖地的人民,从而赚回自己之前买官而花费的成本,就以我了解的,就连奥斯曼的核心地带安纳托利亚近些年来也是农民起义频发,但伊斯坦布尔中央却对比无动于衷,全权交于地方总督进行镇压。”
“当然,先不说奥斯曼国内腐败盛行风气,就谈谈卡尔大人您最关心的军事。前线14万大军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先说匈牙利总督手下的四万兵马,这四万兵马都分为匈牙利贵族叛军和总督手下的私兵,他们独立于伊斯坦布尔中央,仅听命于匈牙利总督。
那十万来自于伊斯坦布尔的大军进入匈牙利总督的地界,就连军粮补给等一系列基本的作战保障都是需要与匈牙利总督谈判来用钱财换取的。
而至于所谓的军队人数众多,则更加的不值一提,14万大军中的大多数都是仆从军,大多都是各地被强制征召来做炮灰的,这些人毫无战心可言,只要战争出现颓势,这些人便会是最先混乱起来的一批人,
并且,重量不重质的军队结构也使得现如今奥斯曼人的作战战术极其僵化,人海冲锋是现在大多数奥斯曼将领想都不想就会采用的战术。
此外,奥斯曼人的火炮铸造技术还采用欧洲各国30年以前的技术,野战炮机动性很差。”
当尼古拉一股气说完这么一大长串分析后,他还不忘继续对卡尔进行调侃:
“卡尔大人,要是奥斯曼真有您以为的那么强大,我一个小小的公爵也不可能在特兰西瓦尼亚活到现在啊,哈哈哈哈”
……………………
本章,完。
(1656年科普鲁律家族正式掌权后,奥斯曼中央才有了一个确定的权威,来主导改革,通过铁腕整顿吏治,重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