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辽东的春日,在黑土与血污交织的气息中艰难地伸展。赫图阿拉的残垣断壁间,不再是震天的杀声,而是明军士卒清理战场、搬运尸骸的号子声,以及幸存女真老弱偶尔发出的压抑啜泣。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山城最高处,但空气中弥漫的,更多是硝烟散尽后的沉郁与肃杀。

曹文诏策马缓行于刚刚肃清的道路上,目光扫过两侧被炮火摧折的枯木和焦黑的土地。他的亲兵队押送着十几辆大车,车上并非缴获,而是满满的粮食、药材和简陋的营帐材料。这是经略熊廷弼根据北京密旨,下令拨付的第一批赈济物资,旨在安抚归顺部族,稳定人心。

“总戎,前面就是苏克素浒部的新划营地,”向导官指着前方河谷间一片新立起的简陋帐篷,“该部酋长苏纳在围城后期率数百部众提前出降,并协助我军劝降了部分镶白旗溃兵,经略大人特准其部在此休整,拨给粮种,允其春耕。”

曹文诏微微颔首。怀柔,分化,这是陛下和熊经略定下的方略。光靠杀戮无法真正平定辽东,必须让这些失去依靠的部族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乃至融入大明秩序的可能。他看到营地中一些面黄肌瘦的孩童正怯生生地望着他们,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茫然。几个明军医官正在营地边缘架起大锅熬煮防治疫病的汤药,一些部落妇女远远站着,既渴望又不敢靠近。

“将部分药材和粮食移交给他们酋长,”曹文诏下令,“告诉他们,安分守己,遵从我大明号令,便有生路。若再有异动,赫图阿拉便是前车之鉴。”恩威并施,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离开苏克素浒部营地,曹文诏的脸色并未舒展。安抚只是第一步,重建秩序、恢复生产、防御可能反扑的皇太极残部,才是更大的挑战。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已像梳子一样反复梳理周遭山林,但皇太极、代善等人如同泥牛入海,踪迹全无。这几个能力出众的建奴核心人物逃脱,始终是悬在辽东上空的一片阴云。

他想起前几日收到的京中来信,提及陛下对辽东善后尤为关注,不仅要求妥善安置降众,更一再强调要“善用降人,以夷制夷”,尤其是注意搜寻和启用那些精通山林作战、熟悉建奴内情的女真或蒙古籍军官。陛下似乎对某种“特种破袭”战法颇有兴趣。曹文诏对此深以为然,他已暗中吩咐下去,留意降军中是否有此类人才。辽东的战争形态,或许将因这场大胜和陛下的远见,而发生一些微妙而深刻的改变。

北京城西,神机营演武场。

尘土飞扬,杀声震天。但与往日操练火铳阵列、炮车进退的场面不同,今日演武场的一角,气氛格外凝重肃杀。

数百名精心挑选出的健锐营士卒,身着轻甲,手持未开刃的训练用长枪、刀盾,正分成十数个小队,进行着近乎残酷的对抗演练。他们的动作迅猛简洁,配合却异常默契,突刺、格挡、迂回、包抄,招招直奔要害,全然不似明军常见的花架子,倒更像是一群经验老到的边军悍卒在生死相搏。

场边高地,一名身着普通校尉服色,却身形挺拔、面容沉毅的少年,正凝神注视着场中的每一处变化。他目光锐利如鹰,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偶尔会对身旁的传令亲兵低声吐出几个简短的指令。指令立刻化为旗语或鼓点传达下去,场中对抗的小队随之迅速变换阵型或战术。

这少年,正是小石头。但与一月前相比,他仿佛脱胎换骨。往日的莽撞和急躁被一种沉静如水的专注所取代,眼神开阖间,竟隐隐透出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渊渟岳峙的气度。岳飞武魂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武力叠加,更是一种深植于灵魂的统帅气度、治军理念和战术思想的潜移默化。

他不再满足于个人勇武,而是沉迷于如何将一群普通士卒,锤炼成如臂使指、无坚不摧的铁军。他从最基础的阵型配合、体能耐力、兵器运用抓起,要求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士卒们私下叫苦不迭,却无人敢违抗。不仅是因为小石头身份特殊,更因为在他那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注视下,任何懈怠和敷衍都无所遁形,而且,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在这种严酷的训练下,自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强。

“停!”小石头猛地一挥手。

鼓声骤歇,场中激烈对抗的士卒们立刻定格,保持着最后的姿势,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衣甲。

小石头走下高地,来到一名刚才在对抗中因为微小失误而被“击毙”的队正面前。那队正满脸羞愧,低头不敢看他。

“为何提前左移半步?”小石头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冷冽的压力。

“禀…禀校尉,”队正嗫嚅道,“右侧王二狗突前了些,小的想补位…”

“你想?”小石头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军阵之中,没有‘你想’!只有旗号!只有鼓令!你的擅自移动,打乱了整个右翼的节奏,若非演练,你和你这一队的弟兄,此刻都已成了尸体!”

他目光扫过全场:“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一个人的勇武,救不了全军!一个人的失误,却可能葬送所有人!我要的,是如岳家军般‘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坚韧与默契!继续练!练到你们忘了自己,只记得身边的同袍和我的号令为止!”

他没有过多斥责,但那番话却比鞭子更狠地抽打在每一个士卒心上。短暂的休息后,更加刻苦、更加专注的训练再次开始。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尘土的味道,也弥漫着一种名为“军魂”的东西,正在悄然孕育。

小石头重新走回高地,望着下方挥汗如雨的士卒,眼神深邃。他脑海中不时会闪过一些陌生的记忆片段:郾城大捷的骑兵冲阵、朱仙镇外的严阵以待、还有那曲《满江红》的悲壮苍凉……这些属于岳飞的记忆碎片,正与他自身的经历融合,塑造着一个全新的他。他知道,陛下将他放在这里,赋予他这样的责任和“机缘”,必有深意。而他,绝不会辜负。

僻静的海湾,潮起潮落,涛声如旧。

王承恩的试验舰已然完成了船壳的合拢,巨大的舰体轮廓初显,线条流畅而雄健,静静地躺在船坞中,仿佛一头正在沉睡的巨兽,等待着唤醒它的那一天。

船厂内的气氛,却与外界的想象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喧嚣,没有鞭策催促的呼喝,有的只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和井然有序的忙碌。工匠们各司其职,打磨龙骨肋材的、精心挑选船壳木板的、制作巨大舵叶和复杂索具滑轮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得一丝不苟,力求完美。

王承恩的身影几乎每日都出现在船坞的每一个关键角落。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有时会长时间地凝视着舰体的某一道曲线,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似乎在计算着最完美的角度和受力。郑和武魂的融合,带给他的并非直接的造船技艺,而是一种更为宏阔的视野:对海洋的深刻理解、对远航需求的精准把握、对大型船队管理的系统思维,以及一种包容并蓄、利用一切先进技术的开阔胸襟。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仿制西夷盖伦船,而是在其结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源自郑和宝船时代的优点以及他自身对海军作战的思考。船体结构更加坚固,以适应可能存在的恶劣海况和战斗损伤;舱室布局更为合理,兼顾了水手居住、物资储存和火炮操作的需求;他甚至开始设计一种可以快速调节的帆装系统,以期在速度和灵活性上取得更好平衡。

“公公,胡把总从澳门带回的佛朗机匠人到了。”一名小太监低声禀报。

王承恩从沉思中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带来我看。”

很快,几名肤色黝黑、高鼻深目的葡萄牙工匠被引了过来,神色间带着几分忐忑和好奇。王承恩并没有摆出上官架子,而是通过通译,仔细询问起关于西洋火炮在舰船上的安装、稳固、以及射击后座力化解等问题。他问得极其专业和细致,甚至超出了这些工匠的预料。

交流持续了很长时间。王承恩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偶尔还会提出一些让葡萄牙工匠都陷入思考的深入问题。最后,他吩咐下去,给予这些西洋匠人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参与到火炮甲板的设计和后续的火炮安装工作中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王承恩望着工匠们离去的背影,低声自语。陛下的话语,他时刻铭记在心。真正的强大,在于自信而不自大,善于学习并超越。

他转身,再次望向那艘初具规模的巨舰。海风吹动他花白的鬓发,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和年轻。这艘船,凝聚着他的心血,承载着郑和的远航精神,更寄托着陛下重塑海权的期望。它或许还不够完美,但它代表的方向,是郑芝龙那种掠夺式的短视扩张永远无法比拟的。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由这样的战舰组成的舰队,悬挂着大明的旗帜,犁波耕浪,宣威四海,重现万国来朝的盛景。

紫禁城,御书房。

灯烛摇曳,将朱常洛的身影拉长,投在挂满地图的墙壁上。他面前宽大的御案上,摊开着四份笔迹各异、内容迥异的《海疆策论》。

朱由检的策论写得最长,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核心依旧是强调“重建水师、严海禁、复贡舶”,充满了理想化的复古情怀,但对于如何筹措巨额军费、如何解决沿海百姓生计、如何应对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

小石头的策论最短,字迹遒劲,甚至有些潦草,通篇弥漫着一股锐气:“造巨舰,练精兵,募死士,自登莱、泉州、广州三路并出,扫清海匪,逐退西夷,凡不臣者,皆击沉之!”完全是岳武穆“直捣黄龙”气魄的海上翻版,勇猛精进,但失之过刚,近乎蛮干。

李自成的策论则另辟蹊径,他从流民问题联想到海盗成因,提出“开海禁,设市舶,官督商办,与民有利”。主张在沿海择地设立官营贸易港,允许民间商船在官府监管下出海贸易,同时组织渔民、贫民参与海运、港口劳作,以“海利”养水师,以生计安民心,从而从根本上消弭海盗土壤。想法颇具前瞻性,但显然低估了豪强兼并、官吏腐败的可能,以及西方殖民势力的贪婪性。

张献忠的策论最为奇特,他竟提出“以盗制盗,以夷制夷”的诡谲之策。建议朝廷暂时默许甚至暗中支持郑芝龙等大海商的发展,承认其部分特权,鼓励其与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其他海商势力争斗,“待其两败俱伤,或一方坐大难以制衡时,朝廷再以王师之名,携大义、恃新舰,一举而定乾坤。”此法看似省力取巧,实则养虎为患,风险极高。

朱常洛一份份仔细看完,脸上看不出喜怒。这四个少年,经历了一番磨砺,眼界和思维确实有所拓展,但各自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或迂阔,或莽撞,或理想,或诡诈。

然而,他并未感到失望。反而,从这四份截然不同、甚至彼此矛盾的策论中,他看到了未来解决海疆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和需要避免的陷阱。他将四份策论并排放在一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海疆之策,岂有万全之法?无非权衡利弊,因时制宜。朱由检的“正统”不可或缺,小石头的“勇武”乃攻坚利器,李自成的“民生”是长治久安之本,即便张献忠的“诡道”,在某些特定情势下或也可作为奇招暂用。

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整合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如何把握实施的时机与尺度。

他提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下四个词:“武备”、“贸易”、“民生”、“谋略”。又在中间重重写下一个“衡”字。

这便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明经略海疆的核心要义。而培养能够理解并执行这一复杂战略的人才,远比打造一两艘巨舰更为重要。

“来人。”他轻声唤道。

一名当值太监悄无声息地出现。

“将这四份策论,发还他们四人。命其相互传阅,三日后,朕要他们每人再写一份评析,评析其余三人的策论,言之需有物,褒贬需有据。”

太监躬身领旨,小心翼翼地将四份策论收起。

朱常洛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夜色深沉,但天际已隐隐透出一丝微光。辽东的战火暂熄,南京的风波渐平,但东海的暗流正在加速涌动。他手中的棋子已依次落下,未来的棋局,正在向着更深远、更广阔的天地展开。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