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个人空间内,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压缩、凝滞。李婉晴站在中央,目光沉静地扫过悬浮在她面前、以全息投影形式展开的虚拟界面。上面罗列着她为《盗梦空间》副本所做的最后准备清单,每一项都关乎意识层面的生死。
【核心装备】:
【基础型意识稳定器】(已装载,状态校准完毕): 银灰色的流线型装置紧贴她的后颈,传来一丝恒定的微凉感,如同理性筑起的第一道堤坝。
【青铜铃铛】(特殊频率已预载): 基于张起灵笔记破译的声波密钥。在信息层面,特定的频率震荡或可干扰不稳定的意识结构,或与梦境中可能存在的、基于类似原理的“规则节点”产生共鸣。
【信息核心·轮回之秘(伪)(碎片)】(深度加密存储): 虽然残缺,但它本身就是对“意识非自然操作”的终极警示和参照物。
【技能与状态】:
【意志锚点(微弱→稳固)】: 基于理性与求知构建,虽被评估为“缺乏情感韧性”,但此刻是她对抗迷失的根基。核心定义反复锤炼:“我是李婉晴,信息的解析者,真相的追寻者。”
【数据敏感】(临时状态,持续生效): 用以辨别梦境中可能存在的、伪装成“现实”的数据陷阱或逻辑悖论。
【逻辑推演(高级)】: 解析梦境规则、寻找“植入思想”最佳路径的主要武器。
【谨慎同盟】(与沈啸天): 一个不确定的变量,可能提供支援,也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
她逐一检查,确认所有项目都处于最佳可调用状态。大脑如同最精密的作战指挥中心,模拟着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预设应对方案。未知依旧占绝大多数,但她已尽可能将“已知”武装到牙齿。
【李婉晴:精神+1(战前准备带来的专注与凝练)。准备就绪状态:【维度任务·盗梦空间】加载度95%。】
就在她完成最后一项检查时,加密通讯频道传来请求。是沈啸天。
接通后,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最后确认一下。我这边准备就绪。另外……我刚从一个非官方渠道,收到一条关于《盗梦空间》的碎片信息,未经证实,但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
“请讲。”李婉晴言简意赅。
“信息提到,副本内可能存在‘时间流速感知欺骗’。系统提示的时间流逝,可能与个体意识的真实感受存在巨大偏差。一分钟可能被拉长如一世纪,也可能缩短如一瞬。这种偏差……极可能导致意志锚点的自我认知出现严重错位。”
时间感知欺骗……李婉晴立刻意识到其可怕之处。如果对时间的感受都变得不可靠,那么“自我”的连续性将受到最直接的挑战。这比任何怪物或险境都更致命。
“明白了。谢谢。”她记下这个关键信息,这让她对“意志锚点”的维护有了更具体的防范方向。
“还有,”沈啸天顿了顿,声音更低,“小心……‘镜像’。不是指外表的复制,而是……意识深处的投射。我们自身的恐惧、欲望、遗憾,都可能在其中具象化。它们……了解我们的一切。”
镜像……李婉晴想起心理评估时潜意识中闪过的那些画面。林洛书的警告、名单的代码、冷漠的自我……这些,恐怕就是她需要面对的“镜像”。
“彼此小心。”她回复道,随即结束了通讯。
沈啸天的信息补充了官方说明中未曾提及的凶险,也让最后的准备时间变得更加沉重。她再次闭目,将“时间感知欺骗”和“意识镜像”这两个变量纳入考量,微调着自己的心理预期和应对策略。
学园内的氛围也愈发凝滞。公共区域的人员明显减少,留下的学员也大多行色匆匆,表情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平静。关于以往学员在意识类副本中精神崩溃、认知清零乃至彻底“消失”的传闻,在私下里悄然流传,更添了几分肃杀。
李婉晴屏蔽了所有外部杂音。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模拟的、即将沉入地平线的夕阳。橘红色的光芒将她的侧影勾勒得清晰而坚定。
恐惧存在,但已被转化为更深的警惕。不确定性存在,但已被尽可能多的准备所对冲。
她抬起手,轻轻触碰后颈的意识稳定器。冰冷的触感传来,与她内心的冷静同频。
意识的战场,信息的迷宫……她即将主动踏入其中。
不是为了虚无的荣耀,不是为了他人的期待,仅仅是为了……在看清这残酷的真相后,依然能作为“李婉晴”,活下去。
【校长评语】
李婉晴:准备充分,心态冷静。她能系统化整合所有可用资源,将未知风险分解为可应对的变量,并基于新情报动态调整策略,展现了卓越的战术规划能力与适应性。与沈啸天的有限信息交换,体现了她对“同盟”工具的理性运用。然而,意识的战场远比物质世界更为诡谲,再完美的准备也无法涵盖所有可能性。“时间感知欺骗”与“意识镜像”将是对她构建的、偏重理性的意志锚点的终极考验。当逻辑的基石被动摇,当面对源自内心最深处的投射时,她的“自我”能否依然屹立?评价:“当现实的基础被动摇,唯有自我方能成为唯一的坐标。但她所依赖的‘自我’,究竟能在这场风暴中坚持多久?真正的试炼,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