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研究院方向的异常能量爆发与随之而来的大面积瘫痪,如同在临江市这潭看似平静的死水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没有“观测者”无处不在的调控与压制,长期被规训的城市机能开始显现出混乱的征兆。
部分地区电力中断,交通信号失灵导致路口堵塞与事故,一些区域的通讯也受到强烈干扰。更深处的影响在于人心——长久以来依赖于“观测者”维持的秩序骤然消失,带来的并非全是喜悦,更有茫然与潜伏的恐慌。阴影中,一些被压抑许久的罪恶与混乱开始探头。
林风、隼以及他们带领的十几名“星火”战士,此刻正位于城南一片由“星火”控制的、伪装成小型货运仓库的新安全点内。仓库内部经过改造,虽然远不如李博士的“收容所”或“渡鸦”那般功能齐全,但基本的防御、通讯和休整区域已然具备。
林风站在仓库二楼的观察窗前,望着窗外城市边缘闪烁的、不稳定的灯火,以及更远处陷入黑暗的区域。他体内那融合了“核心”信标的完整密钥,依旧如同一个新生的太阳,散发着磅礴而温暖的力量,但一种更深沉的疲惫感,正从精神层面缓缓蔓延开来。强行夺取权限、改写规则、摧毁节点,每一步都消耗巨大。
“城市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递过一杯热水,脸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失去‘观测者’的压制,潜藏的矛盾和‘织网者’的侵蚀可能会加速爆发。我们的人手和资源,应对全市范围的危机,捉襟见肘。”
林风接过水杯,温热透过杯壁传来。“我们不需要控制整个城市。”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仓库内或坐或卧、正在处理伤势和检查装备的“星火”战士们,他们的眼神中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失去同伴的悲伤,以及……看向他时,那难以掩饰的、混杂着敬畏与期望的光芒。
“我们只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区’。”林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一个能让像李博士、像我们这样不愿被圈养、不愿被吞噬的人,可以暂时喘息、积蓄力量的地方。以此为基点,才能谈及其他。”
他看向隼:“我们现在能联系上的、确定可信的‘星火’成员还有多少?之前分散的据点,还有哪些可能可用?”
隼走到一台刚刚架设起来的、略显简陋的通讯终端前,快速调出资料:“算上我们这里的人,能立刻集结并投入行动的核心成员不超过五十人。外围同情者和潜在盟友的数量无法精确统计。之前由博士直接掌控的三个主要安全点,包括‘收容所’,已经确认被毁或暴露。还有几个备用的次级据点,需要派人确认安全性。”
五十人……面对一个城市的乱局,以及未知的敌人,这力量微乎其微。
“优先确认距离我们最近、结构最稳固的次级据点。”林风下达了第一个指令,“同时,尝试用加密频道,定向联络那些博士标记过的、立场倾向于我们的潜在觉醒者和小型抵抗团体。我们需要信息,也需要人手。”
“明白。”隼点头,立刻开始分派任务。
林风则走到仓库中央清理出的一块空地上,盘膝坐下。他需要尽快熟悉体内这全新的力量。完整的“观星者密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一种……视角的升维。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其中。
不再是仅仅感应能量和扫描环境,他仿佛“看”到了构成脚下这片土地、这片空间的、流动的规则线条和数据代码。他尝试着,用意念轻轻拨动了其中一根代表“物质结构稳定性”的规则之弦。
嗡……
以他为中心,半径约十米范围内,地面和空气似乎微微凝固了一瞬,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固”感笼罩了这片区域。虽然范围极小,持续时间极短,但这无疑证实了他此刻拥有的、超越常理的能力——局部规则定义!
然而,他也敏锐地感觉到,每一次尝试引动规则,都会消耗密钥本身储存的某种“本源”,并且似乎会在这个“摇篮”系统的底层日志中,留下细微但可能被追踪的痕迹。守墓人警告过的“规则反噬”和“吸引注意”,绝非虚言。
这力量是双刃剑,必须慎用。
就在他潜心感知自身力量边界时,百晓的声音带着兴奋与焦急,从临时通讯台传来:
“林风!隼!有发现!”
林风和隼立刻围了过去。
百晓指着屏幕上一条刚刚破译完成的、来自李博士硬盘的加密信息:“这是博士预留的、最高权限的隐藏文件!里面提到了他关于‘观测者’主脑节点被摧毁后,城市能量场可能出现的‘潮汐效应’的研究预测!”
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复杂的能量流动模型图。
“博士认为,维持城市运行的底层能量场,长期被‘观测者’节点强行稳定。一旦节点崩溃,能量场会像退潮一样,首先出现剧烈的紊乱和衰减,但随后……会有一波强烈的‘回流’!”百晓快速解释道,“这股回流能量,会短暂地充斥那些能量匮乏的区域,甚至可能……激活一些沉睡的、或者被‘观测者’一直压制的东西!”
他放大了模型的一个区域,那里标记着几个闪烁的红点,其中一个,赫然就在他们现在所在的仓库区不远处——那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地下人防工事群。
“博士推测,这种‘回流’能量,对于‘织网者’的衍生物,或者某些……依赖于特殊能量环境的古老异常,可能是极大的滋补品!他甚至怀疑,当初‘织网者’之所以选择在临江市滋生,就与这座城市地下某些特殊的、被‘观测者’节点镇压的能量脉络有关!”
影枭的警告言犹在耳——“埋葬着‘摇篮’建造之初,最大的‘bUG’,或者说,被遗忘的‘尸骸’”。
林风和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观测者”的崩溃,并非危机的结束,反而可能揭开了更危险篇章的序幕。
“能量回流大概什么时候会发生?”林风沉声问道。
“根据博士的模型和当前能量场衰减速度推算……”百晓敲击了几下键盘,给出了一个令人心悸的答案,“最快……可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推测,仓库外,远处城市黑暗的区域,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绝非人类或已知动物所能发出的尖锐嘶鸣,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新的风暴,正在余烬中酝酿。
而他们的“安全区”,尚未真正建立,便已面临着第一波,或许来自地底的冲击。
(第20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