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飞像往常一样,深夜坐在电脑前,揉着酸涩的眼睛浏览视频评论。大部分是熟悉的鼓励和种植讨论,直到一条特别的留言跳出来:
“博主,你这些野菜看着太馋人了!我们这边超市买的根本没这个水灵劲儿。能不能给你快递20斤?荠菜马齿苋灰灰菜混着装就行,运费我掏!怎么付你钱?”
留言后面还跟了个眼巴巴的表情。
王龙飞愣住了,反复看了几遍。快递野菜?隔着千山万水?这能行吗?
他第一反应是犹豫。野菜娇嫩,磕碰不得,放久了蔫得快,这寄出去路上颠簸几天,到了人家手里还能吃吗?别糟蹋了东西,还让人白花钱。
可心里又有个声音在说:试试?万一成了呢?这可是条新路子。
他点开那人的头像,是个年轻小伙,Ip地址显示在南方一个繁华都市。他斟酌着回复:“兄弟,野菜不比别的,怕磕怕蔫,路上时间长了怕不新鲜。您确定要试?”
没想到对方几乎秒回:“确定!博主你就放心摘,摘完打包前喷点水,用泡沫箱加冰袋寄!生鲜都这么操作!运费到付就行,钱我微讯转你!”
对方连打包方法都想好了,看来是真想要。王龙飞心里一热,又有点慌。冰袋?泡沫箱?他这穷乡僻壤,上哪儿找去?
但他没立刻拒绝。想了想,他回复:“我明天去镇上问问快递点有没有泡沫箱和冰袋。能弄到就给您摘最新鲜的!”
对方发来一连串感谢和期待的表情。
第二天送完货,王龙飞没直接回村,开车去了镇上的快递点。一问,还真有小的泡沫箱,冰袋得现冻,加钱就行。就是运费不便宜,比那二十斤野菜本身贵多了。
他算了算成本,报了价给那位网友。对方二话不说,直接通过微讯把菜钱和预估的包装材料费转了过来,额外还多转了二十块,说是“辛苦费”。
钱到账的提示音让王龙飞手心有点冒汗。这不仅是钱,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他立刻掉头回河滩,精心采摘了最肥嫩的荠菜、马齿苋和灰灰菜,小心翼翼放进尼龙袋,喷上清水保持湿润。
回到家用秤仔细称重,足足二十二斤,他多给了两斤。然后跑去小卖部买了几瓶冰水,跟老板借冰箱急冻成冰袋。
下午,他带着菜、冰袋和问邻居要来的几个干净塑料袋去了快递点。在快递员略显好奇的目光下,他笨拙但极其仔细地把野菜分装进塑料袋,喷足水,扎紧口,再连同冰袋一起塞进泡沫箱,缝隙里塞满揉松的干草防震,最后用胶带把箱子缠得严严实实。
填单子时,他郑重地写上“新鲜野菜,易碎怕压,请轻拿轻放”。
看着快递车拉着那个小小的泡沫箱远去,王龙飞心里七上八下。既希望对方能顺利收到,又担心路上出岔子。
几天后,他正在院里给菜苗浇水,手机响了。是那位网友发来的一连串消息和图片:
“收到了收到了!博主牛逼!箱子打开冰袋还没化完,菜鲜灵灵的,一点没蔫!”
“晚上就包了荠菜饺子,太香了!就是小时候奶奶家的味道!”
“已推荐给同事!后面可能还有人找你买!”
后面附着一张图片:翠绿的荠菜馅饺子,热气腾腾,看着就诱人。
王龙飞看着手机屏幕,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随即被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填满。他蹲下身,揉了揉趴在他脚边的黄豆的脑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
地里的菜,真的能走出这片黄土地,送到千里之外的餐桌上了。
这条看不见的路,似乎在他脚下,又延伸出了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