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除了让她烦心的无效出行。
姒徽音回到郑家,门口挂满了白色布条,所有人都是一副严肃脸。
往日的爱笑的都抿着嘴,低着头,眼中不敢露出高兴的意思。
她经过花园的时候,闻到一股鲜血的味道。
回到明希院。
院里留守的人朝她报告:今日家里打死了人。
小姐身边伺候的人死了四个,其余的都被发配到庄子上去了。
姒徽音明白了。
四个人正好是郑耀希的四个贴身丫头。
是知道他身份的近人。
郑兰溪和他不同,从小便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啊,不用人贴身伺候的。
她沉默片刻,点点头。
坐在书房里面,手上拿着毛笔,写下两个字——霍瑾。
又写下无忧两字。
把手中的毛笔放下,托着下巴考虑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是应该让人去查查的。
她在想派谁去,目光看向外面站着的亲卫军。
郑兰溪死后,亲卫军回到府上,看到另外一个一模一样长相的人冒充他们的将军,甚至说他是郑耀希。
他们根本不信。
脸一样,其余的都不一样,不是他们跟随的将军。
相比其他人是真的只有武力值,脑子转的不多,张燕是聪明人,他率先屈服。
在众人不解当中,等到假的郑耀希离开。
他私底下去找郑川,询问真正的将军人在何处?
郑川已经得知郑兰溪的死讯,他实话实说,把昔日的郑耀希是郑兰溪的事情说明,并且劝张燕等人,都是郑家人,如果想要活下去,要认。
亲卫军十八人,属于郑家的一共五人,其余十三人都是郑兰溪从军中挑选出来的。
当晚,十五人不认。
被郑家的护卫包围在院子里面,郑父亲自谈判。
用利益诱惑,用亲情挟持。
但他没想到,他的女儿是有着忠心耿耿的属下,无关她的性别。
张燕明白除了打赢,没有其他路可以选,当即拔刀。
看向周围的人一眼,高呼:“为将军报仇。”
士为知己者死。
不仅仅是形容文人墨客的,大老粗们也懂。
将军对他们有恩,不仅仅是仕途,甚至对他们家里人都有恩在身。
何以报恩,唯有以命。
报仇成了他们要做的事情,闹大了最好。
不要命的弄出动静,刀上的鲜血横流,十五人用尽全力,想要给郑家这个凶手找些麻烦。
众人也知道,张燕最为聪慧。
一致决定,护他离开。
郑家人一开始是没有下死手的,只想着把人活捉。
因为回家一趟,将军的亲卫军大多数死亡,是一件大事。
所以张燕逃出去了。
其余十四人皆死。
也因此,郑耀希准备接手的时候困难重重。
他恨意萌发,郑兰溪的尸体被他偷出来,扔到乱葬岗上去。
这也是郑兰溪为啥会被霍瑾葬入棺材。
姒徽音心思落到纸上,原身的亲卫军是可信的,她把张燕喊进来。
“派冯二脱去盔甲,去市井查一下霍瑾和无忧近日的情况。”
张燕:“是。”
他转身要离开,姒徽音又把人叫住:“等一下。”
“另外让王圆也去,去查看一下近日上京有什么行为和以往不一样的人或者是特别的事情。”
张燕:“是。”
他这次真的离开。
姒徽音再次出院门的时候,换上了黑衣。
她被叫到前厅,是招待客人的屋子。
走进去的时候,屋里已经坐满人了。
上座两位分别是郑父和王母。
他们下面分坐两排,分别是男一排,女一排。
姒徽音脚步不停。
走到最前面,拱手行礼。
她的座椅在王母身旁。
坐下后,看向其余人,郑家的族老夫妇,二叔夫妇,三叔夫妇和堂伯夫妇。
郑父率先发言,他冷着一张看不出情绪的脸:“把诸位请来有两件要事商量,第一件,你们都知道,我,女儿兰溪去世,家中还要你们多帮衬。”
他看向女眷的一排。
族老大娘第一个答应:“那是应该是,只是可惜兰溪年纪还小,年纪轻轻去世,你们夫妇也要保重自己,不然那孩子走的不放心。”
她还是在十来岁的时候,见过兰溪一面。
只是印象深刻才记到现在。
郑家二婶也跟着迎合道:“大哥放心,我们会帮着大嫂的。”
妯娌之间,平日里有口角,但绝不会表现在重大事情面前。
她目光看向一旁坐着的大嫂。
哎,怕是心里实在难受,瞧着人,面色憔悴,没一点平日的活人气。
郑父满意的点头。
族人团结是他最喜欢看到的画面。
“还有第二件事,把你们家的孩子还有族里的郎君们,年纪在十二三岁左右的,给我统计一下,然后让他们来府里,我亲自教导他们。”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诧不已。
众人的目光也隐晦的看向姒徽音。
郑父了然镇定的道:“想要给耀希多些帮手,自家人总是比外人亲近些。”
理由充分,其余人倒也点头。
“好。”
“成,那大哥你辛苦。”
姒徽音坐在一旁听着看着和谐的一幕场景,又看向一旁一言不发的王母,仿佛被割裂成两个世界。
“耀希,耀希。”
姒徽音回过神,目光看向喊名字的人。
郑父假意亲昵道:“你这孩子,在想什么?我喊你都喊了两遍。”
姒徽音面色不变:“何事?”
她是连伪装的和谐父女都做不到。
郑父的笑容微微收回一下:“我是说,郑川被你踢出亲卫军,里面少一个人,你看郑卓怎么样?他武力跟郑川是不相上下的,也算符合你亲卫的标准。”
钉子去除一颗,需要再放进去一颗。
姒徽音脸上的无表情都维持不住,她露出讽刺的笑,对着郑父直言道:“我刚把你的钉子给去除,这是又送给我一个?”
“不必了吧,不忠心于我的人我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