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宫里的动荡已经平息下来,康熙带着舒贵妃以及一些年轻的妃嫔到了畅春园。
胤禛近水楼台先得月,时不时带着孩子跑去给康熙请安,在他种植的蔬菜收获了之后,兴冲冲的送了一些去给康熙,让康熙心里熨帖,直夸胤禛孝顺。
胤禛其他弟兄们知道了,骂胤禛鸡贼,这显得他们好像很不孝顺,于是像三阿哥诚亲王在畅春园周边也有园子,也像胤禛一样搬去园子居住,其他兄弟没有园子的也时不时顶着大太阳跑去给康熙请安。
还是康熙黑着脸发话说:“请安贵在心诚,你们这群不孝子少气朕一些就是孝顺了。”这才止住这股由胤禛引起的请安风波。
康熙五十三年八九月,武格格和耿格格的孩子都生了,武格格生的是个格格,胤禛取名淑和,耿格格生的是个阿哥,胤禛取名弘昼,武格格和耿格格也被提为庶福晋,她们两人向来安分,有了孩子也没有飘起来,安安分分的养孩子。
五十三年年底,元寿和元宝两个孩子满周岁,但是因为在孝期,不能大办,“月儿,委屈你和两个孩子了,额娘孝期,不能大办,爷以后会补偿你们的!”胤禛郑重承诺。
“爷,月儿不委屈,元寿元宝他们还小呢,懂什么委屈,只要爷心里有我们,我们就不委屈。”柳月并不觉得委屈,孝期不能大办这没什么,关键是能得到胤禛些微的愧疚,有愧疚就会有补偿,长远来说对他们更有利。
康熙五十三年底,原本历史上该发生的毙鹰事件并没有发生,原本让八阿哥没了继承大位机会的事件没有发生,八阿哥还是那个如日中天的八贤王。
康熙五十四年,又是选秀之年,胤禛和十四阿哥早早的就给康熙递话,他们还在孝期,不必给他们赐人,康熙同意了。
这一届选秀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柳月也很关注,她知道原本年世兰应该在这一年,被康熙赐给胤禛做侧福晋,还有未来的丽嫔费云烟和敬嫔冯若昭都是这一年一起被赐给雍亲王做格格的。
只不过现在胤禛守孝,又递了话不进人,而且胤禛的侧福晋之位已满,这三人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不知最终会花落谁家。
选秀结束,康熙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年世兰被赐给八阿哥做侧福晋,同时还有费云烟和冯若昭都被赐给八阿哥做格格,康熙还很温和的对八阿哥说:“朕对你很有期望,只不过你府里子嗣太少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听到消息的柳月目瞪口呆,这未来嚣张跋扈的华妃,长相艳丽但脑子不行的丽嫔,安静数砖的敬嫔都在康熙的操作下没了,未来的大反派没了,这宫斗还怎么演,柳月觉得好魔幻,若有所思,觉得未来的女主甄嬛是不是也可以不进宫。
所有人都觉得八阿哥未来稳了,大位唾手可得,八阿哥府门庭若市,八阿哥志得意满,来者不拒。
胤禛冷眼旁观,一边带着自己和十四阿哥的孩子去康熙身边做孝子贤孙,陪伴康熙用膳、下棋说话,观察康熙的言行;一边暗地里悄悄照顾被圈禁的大阿哥废太子和关进养蜂夹道的十三阿哥,让康熙看到他有容人之量。
在一次康熙听完李德全对于八阿哥府的事之后,胤禛看着康熙拉下的脸色,还有眼睛里闪过的冷光,胤禛觉得八阿哥怕是要完了。
“四哥,你怎么就不着急,整个朝堂的人都快变成八哥的人了!还是说你就没打算争。”十四阿哥知道八阿哥府上的热闹场景,有些坐不住,跑来找胤禛。
“着什么急,我问你,若是你年老,弘春弘明盯着家产,争斗不休,胁迫你把家产给他们,你会怎么样?”胤禛慢悠悠的反问十四阿哥。
“当然是打死这两个不孝子,老子还没死呢。”十四阿哥脱口而出,而后看到胤禛意味深长的笑容忽然明白过来,八阿哥现在就是那个觊觎皇位的不孝子,别看康熙现在已经年老,但是能把最宠爱的太子都两立两废的皇帝,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一动不如一静,你的爵位在贝子上这么多年了,也该动一动了,等会你陪我去找皇阿玛蹭饭,这段时间你就住在我这里,多去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喜欢孝顺的儿子。”胤禛拍拍十四阿哥的肩膀,再次说出康熙喜欢孝顺儿子的话。
胤禛和十四阿哥到的时候,康熙的膳食刚好摆上,两人给康熙行完礼之后,十四阿哥大大咧咧的与康熙说:“皇阿玛,儿臣刚好饿了,不知皇阿玛能不能赏赐儿臣一顿饭。”
“行了,别耍宝了,你们陪朕一起用膳。”康熙已经习惯了胤禛时不时来陪他用饭。
父子三人安静用完膳食,兄弟两人陪着康熙消食,胤禛和康熙闲聊说起弘晖和弘时两个孩子:“弘晖这孩子,儿臣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长大,好好活着就是了,弘时这个臭小子,脑子随她额娘,一点都不像儿臣,一个三字经背了大半个月了,还没背下来,字写得歪歪扭扭,把儿臣气的哟。”
“养儿方知父母恩,儿臣现在算是体会到皇阿玛当年教导儿臣们时的心情。”胤禛说完给十四阿哥使了个眼色,让十四阿哥接着这个话题说。
“是啊,儿臣家的弘春弘明也老是气儿臣,被他们额娘娇生惯养······”十四阿哥看明白胤禛的眼色,也硬气头皮说起自己的几个孩子,越说越顺嘴,拉拉杂杂的说了不少孩子的事。
“朕记得十四你的大阿哥现在十岁了吧?”康熙有些触动,人老了,就希望子孙兴旺,家和万事兴。
“回皇阿玛,是快十岁了,再过几年就可以来求皇阿玛拴婚了。”
康熙大手一挥说道:“儿子都大了,再是贝子爵位也不像话,就升你为贝勒吧,你们两兄弟都是好的,朕很欣慰。”
“儿臣谢皇阿玛。”十四阿哥这时候对胤禛心服口服,这么多兄弟里,能把康熙的心思猜测的八九不离十的也就只有胤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