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的追查毫无头绪,那隐秘组织仿佛人间蒸发般没了踪迹。
这日傍晚,京城突降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将整个贾府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之中。
贾璘独自坐在书房内,指尖摩挲着那张标注着兵器库的图纸,眉头紧锁。
系统的“线索追踪”技能在此刻失去了指引,
只余下一片模糊的感应,让他心中平添几分焦躁。
“璘爷,夜深了,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吧,别着凉了。”
门外传来王熙凤轻柔的声音,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撑着油纸伞走了进来,
伞面上的水珠顺着伞沿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小片水渍。
贾璘抬起头,见她发丝微湿,几缕碎发贴在脸颊上,眼中带着几分担忧,心中的焦躁瞬间消散了大半。
“辛苦你了,凤姐。”
他接过姜汤,温热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王熙凤收起油纸伞,在他身旁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还是没有线索吗?”
贾璘轻轻摇头,将姜汤放在桌上:“那组织行事太过隐秘,
若不是李修远临终前透露,我们恐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他看着王熙凤,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这些日子让你跟着我操心,委屈你了。”
王熙凤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她抬手拂去鬓边的碎发,眼神温柔:
“璘爷说的哪里话,我们本就是一家人,贾府的事,便是我的事。
再说,能陪在你身边,帮你分担一二,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觉得委屈?”
她的话语如同暖流般涌入贾璘心中,他看着眼前巧笑嫣然的女子,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握住了她的手。
王熙凤的手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回,反而轻轻回握,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让两人心中都泛起一阵涟漪。
书房内寂静无声,只剩下窗外的雨声与两人间悄然流淌的情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丫鬟的声音响起:
“王爷,二奶奶,林姑娘来了,说是给您送些安神的汤药。”
贾璘与王熙凤连忙松开手,相视一笑,眼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羞涩。
王熙凤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轻声道:“快请林姑娘进来。”
林黛玉撑着一把素色的油纸伞,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她身着一袭淡紫色衣裙,雨水打湿了她的裙摆,却丝毫不减她的清雅气质。
“听闻璘爷近日为追查之事操劳,夜不能寐,我便煮了些安神的汤药,
希望能帮璘爷睡个好觉。”她将食盒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取出药碗。
贾璘看着她手中的药碗,心中满是暖意:“有劳你了,林妹妹。”
他接过药碗,汤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清甜,显然是特意加了冰糖。
林黛玉在一旁坐下,目光落在贾璘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璘爷也不必太过着急,凡事总有解决的办法。
若是累坏了身子,反而得不偿失。”
她的声音轻柔,如同细雨般滋润着贾璘的心田。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妙玉身着一袭素白僧衣,手持佛珠走了进来。
她没有撑伞,肩头微湿,却依旧面色平静:
“贫尼路过此处,听闻王爷与二位姑娘在此,便过来看看。”
她目光扫过屋内,最终落在贾璘身上,“王爷近日心绪不宁,贫尼特来送一串开过光的佛珠,愿能为王爷平复心境。”
贾璘接过佛珠,触手温润,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传遍全身,心中的烦躁再次消散不少。
“多谢妙玉师父。”他将佛珠戴在手腕上,感激地说道。
妙玉走后,书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王熙凤看着林黛玉,眼中带着几分笑意:“林妹妹的心倒是细,知道璘爷近日睡不好,特意煮了安神汤。”
林黛玉脸颊微红,轻声道:“二奶奶才是贴心,冒着大雨给璘爷送姜汤。”
贾璘看着眼前的两人,心中满是感动。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雨景,轻声道:“有你们在身边,真好。”
王熙凤与林黛玉闻言,皆是心中一动,目光落在贾璘的背影上,眼中满是情意。
雨声渐小,屋内的灯火摇曳,映照着三人的身影,温馨而宁静。
贾璘转过身悄悄搂住王熙凤腰肢语气坚定:
“无论那隐秘组织有何阴谋,我定不会让他们伤害到你们,伤害到贾府。
有你们的支持,我便无所畏惧。”
王熙凤与林黛玉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王熙凤转身握住贾璘的手:“我们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与你一同面对。”
林黛玉也走上前,目光温柔:“璘爷放心,若有需要,我定尽我所能。”
贾璘看着两人,心中的情意愈发浓烈。
他轻轻握住两人的手,在灯火的映照下,三人的身影紧紧相依,窗外的雨声仿佛也成了最动听的乐章。
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与担忧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彼此间浓浓的情意与相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