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关,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刘泽清部凭借险要地势和抢先构筑的简易工事,拼死抵抗着清军如同潮水般的猛攻。箭矢如雨,礌石滚滚,火铳的轰鸣声和双方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每一刻都有人惨叫着倒下。
清军前锋由猛将准塔率领,皆是百战精锐,攻势极为凶猛。他们利用盾牌和楯车掩护,冒着守军的火力,顽强地向关墙逼近,一次次试图搭设云梯。
刘泽清亲自在关上督战,脸色苍白,冷汗直流。他部下的士兵虽然也算得上能战,但何曾见过如此悍不畏死的攻势?许多人心生怯意,若非地形有利和刘泽清斩杀了几名后退的士卒勉强维持,恐怕早已崩溃。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王督师的援军很快就到!”刘泽声嘶力竭地吼叫着,但内心却充满了绝望。他才不信王小伟会为了他来和清军主力硬碰,自己很可能已被当成了弃子。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关墙上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箭矢火药用去大半。清军虽然也损失不小,但攻势一波猛过一波,显然不拿下关隘誓不罢休。
第二天,形势更加危急。清军调来了缴获的红衣大炮(少量),猛轰关门!本就不甚坚固的关门被轰得摇摇欲坠。大批清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开始冲击关门!
“完了……守不住了……”刘泽清面如死灰,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率亲兵突围逃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关隘后方,突然传来了沉闷而密集的战鼓声和号角声!一面巨大的“王”字帅旗和“大明驸马督师”的旌旗,出现在地平线上!
紧接着,大地开始微微震动!一支军容严整、刀枪耀眼的军队,如同钢铁洪流,出现在清军侧翼方向!
是王小伟的亲军主力!他竟然真的来了!
王小伟深知青石关的重要性,也料到刘泽清未必能独立守住。在初步稳定济南防务后,他留下周遇吉守城,自己亲率最精锐的五千步兵(以燧发枪营为核心)、一千骑兵和全部炮兵,急速来援!
他的出现,如同给即将崩溃的守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督师来了!援军来了!”关上守军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欢呼,士气大振!
正准备拼死冲击关门的清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军打乱了阵脚,攻势为之一滞。
王小伟毫不犹豫,立刻下达攻击命令!
“炮兵!前置!目标——敌军炮兵阵地和密集步兵!开火!”
“燧发枪营!以散兵线向前推进,自由射击,压制关前敌军!”
“骑兵!两翼游弋,伺机冲击其薄弱环节!”
轰!轰!轰!
明军的火炮首先发出怒吼,虽然数量不如清军红衣大炮,但射速更快,精准地砸向了清军的炮兵和人群!
砰!砰!砰!砰!
燧发枪营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一边前进一边轮番射击,密集的铅弹如同死亡之风,刮向清军侧翼!
清军主帅准塔没料到明军援兵来得如此之快,火力如此之猛,侧翼顿时陷入混乱。
“稳住!分兵迎战!”准塔急忙调整部署。
但王小伟根本不给他喘息之机!
“刘泽清!”王小伟对关墙上大吼,“开关!率你部所有能战之兵,从正面杀出!夹击敌军!”
刘泽清此刻绝处逢生,又见王小伟大军气势如虹,哪还敢有别的念头,求生和立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他拔出刀,嘶吼道:“弟兄们!王督师来救咱们了!随老子杀出去!宰了这群鞑子!报仇雪恨!”
残存的守军鼓起最后的勇气,打开摇摇欲坠的关门,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冲杀出来!
清军顿时腹背受敌!侧翼遭到明军精锐的猛烈火力打击,正面又遭到守军的亡命反扑,阵脚大乱!
准塔见事不可为,再拖下去有被全歼的危险,只得咬牙切齿地下令撤退。
清军丢下数百具尸体和数门火炮,狼狈地向后溃退。青石关之围遂解。
王小伟并未下令穷追,清军主力仍在附近,贸然追击恐中埋伏。他立刻收拢部队,加固关防,救治伤员。
刘泽清灰头土脸地来到王小伟马前,扑通一声跪下,涕泪横流:“末将无能,险些失关!多谢督师救命之恩!末将今后愿为督师效死力!”
王小伟看着他,淡淡道:“刘总兵请起。守住关隘,便是大功一件。日后作战,还需更加奋勇。整顿你的人马,青石关仍需你来守。”
恩威并施,既敲打又安抚。刘泽清此刻心服口服,连连称是。
青石关阻击战,以明军的胜利告终。此战不仅保住了济南门户,挫伤了清军锐气,更重要的是,王小伟亲冒矢石前来救援的行为,极大赢得了刘泽清等新附将领的真心敬畏和全军上下的拥戴,军队的凝聚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阿巴泰的东进之路,被硬生生地阻在了青石关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会战,已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