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被收监,清风书院状告乡绅并牵扯出倒卖官粮大案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清河县激起了千层浪。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议论的都是此事。
夜凰的名字,连同她教导出府试甲等第十王铁柱的事迹,被传得神乎其神。
清风书院一时风头无两,再无多少人敢因其先生是女子而轻视。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夜凰,却异常平静。
回到书院后,她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立刻着手处理后续事宜。
首先是将王铁柱从县衙附近的客栈接回。
王铁柱见到姐姐和书院安然无恙,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听闻周茂伏法,更是激动不已。
“姐姐,我们真的赢了!”王铁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只是暂时。”夜凰给他泼了盆冷水,“周茂不过是一枚棋子,他背后的陈师爷,以及可能涉及的府城吏员,绝不会就此罢休。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王铁柱闻言,兴奋稍减,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那…我们该怎么办?”
“强大自身,以待来时。”夜凰言简意赅,“你的功名,书院的声望,便是我们目前的护身符。但还不够。”
她看向院中正在忙碌的几个孩子。
这些孩子,经历了连番变故,眼神中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坚韧和机警。
尤其是李狗蛋,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统筹和管理能力。
“从明日起,恢复日常课业。”夜凰宣布,“但内容需做调整。铁柱,你府试虽过,但学问不可荒废,需向更深处钻研,为院试、乡试做准备。狗蛋,除了算学,你要开始学习如何管理账目、统筹物资。石头、栓子、二妞,基础文化课不能落,同时,我会教你们一些强身健体、辨识危险的基本技巧。”
孩子们齐声应下,没有任何异议。
他们深知,唯有变得更强,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世道中守护住学院。
翌日,清风书院恢复了往日的朗朗读书声。
只是与以往不同,下午的课程除了传统的六艺,还增加了夜凰亲自指导的“格物”课和“体术”课。
格物课主要是利用系统兑换的一些初级物理、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常识,启发思维;体术课则是最基础的格斗、闪避和耐力训练,旨在强健体魄,提高危急时的自保能力。
夜凰的教学方法依旧严格甚至严苛,但孩子们无一叫苦,反而学得异常认真。
他们知道,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或许能救命。
期间,县令张大人派人送来了判罚的消息:周茂家产抄没,部分用于赔偿清风书院损失,其余充公。纵火未遂的癞头三等四名地痞,被判流放千里。对于倒卖官粮一案,因牵扯府城乃至更高层级,张县令已行文上报州府,等待进一步查处。
这笔赔偿对书院而言堪称巨款,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压力。
夜凰让李狗蛋仔细登记入账,规划用于书院扩建、购置书籍和改善伙食。
表面的风波似乎逐渐平息,但暗流依旧涌动。
石小石通过蜂鸟定期传来消息:周茂在狱中起初还叫嚣着要见陈师爷,但没过两天便彻底沉寂,据说在狱中“病重”,恐不久于人世。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被人灭口了。
而府城陈师爷那边,依旧没有任何公开动作,但张瘸子发现,近期有陌生面孔在暗中打听清风书院和夜凰的底细。
夜凰对此心知肚明。
陈师爷是在蛰伏,也是在调查。
周茂的死,掐断了直接指向他的线索,但那份账册和密信的存在,如同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他不敢轻举妄动,但绝不会甘心受制于人。
这一日,书院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一位是穿着绸缎、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自称姓钱,是邻县一位林姓乡绅的管家。
言谈间对夜凰极为恭敬,称慕名而来,想将他家顽劣不堪、气走了好几任先生的幼子送来书院启蒙,束修从优。
另一位则是个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落魄书生,带着一个面黄肌瘦、约莫七八岁的男孩。
书生言辞恳切,言道家中遭灾,无力供养孩子读书,听闻清风书院有教无类,夜先生仁心慧质,恳请收留孩子,愿让孩子在书院做些杂役抵偿学费。
夜凰冷静地接待了两人,并未立刻答应。
她让李狗蛋带那个男孩先去吃点东西,自己则与钱管家和落魄书生分别细谈。
与钱管家交谈时,她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似乎更关心书院的教学方式和夜凰的来历。
而与落魄书生交谈,则能感受到其真切的无助和对孩子前程的期盼。
送走两人后,夜凰沉思片刻。
钱管家背后那位林乡绅,可能与陈师爷或有牵连,送子入学是假,探查虚实是真。
而那个落魄书生的孩子,倒是可造之材,只是背景需核实。
“狗蛋,你觉得那两个孩子如何?”夜凰问正在打着算盘的李狗蛋。
李狗蛋想了想,道:“钱管家带来的那个孩子,穿得光鲜,但眼神飘忽,吃点心时挑三拣四,不像真心来读书的。书生家的那个孩子,虽然瘦弱,但眼神清亮,吃东西很快,但很有规矩,吃完还知道把碗筷放好。”
夜凰微微颔首。
李狗蛋的观察力越来越细致了。
“回复钱管家,书院目前生徒已满,暂不接收新生。至于那位书生…”夜凰顿了顿,“让他明日带孩子过来,我要亲自考校一番。若资质尚可,便留下。”
她需要新的血液,但清风书院的门,不会向所有人敞开,尤其是那些心怀叵测之辈。
而那个可能来自对手的试探,也提醒着夜凰,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
她必须加快脚步,不仅要让书院壮大,更要让听雨阁的根须,扎得更深,更广。
夜幕降临,她再次铺开纸张,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行动。
风雨欲来,她需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