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劫彻底平息,灵界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曙光。
虽然大地满目疮痍,山河破碎,但弥漫了百年的魔气与绝望已然消散,天地间重新充盈起虽然稀薄却充满生机的灵气。
幸存下来的生灵,无论是修士还是凡人,都开始从避难之所走出,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茫然,投入到重建家园的浩大工程之中。
联盟高效运转,协调资源,划分区域,引导重建。
而在这场重建中,天衍学院及其背后的向之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院不仅派出了大量精通阵法和土木系法术的教习,帮助各地修复灵脉、重建城池,更成为了传授知识、稳定人心、培养新血的灯塔。
镇魔城外的天衍学院主校区,再次变得热闹非凡,甚至远胜往昔。
经历了魔劫的残酷,无论是宗门子弟还是散修,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力的重要性,对于系统修炼的渴望空前强烈。
每日都有无数修士从各地赶来,寻求加入学院或是聆听讲道。
而向之礼,这位被尊称为“礼祖”、公认的灵界第一人,在稳定了自身伤势后,也再次回到了学院。
他并未高高在上,而是如同一位普通的师长,时常出现在讲道堂、藏经阁、甚至低阶弟子的演法场上。
这一日,学院低阶弟子区的“术法实践坪”上,数百名炼气、筑基期的年轻弟子正紧张地练习着基础御物术,操控着各式法器在空中穿梭,显得颇为笨拙。
向之礼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场边,并未惊动任何人,只是含笑看着。
很快,他注意到一个约莫十五六岁、面容清秀却带着几分倔强的少年。
这少年操控的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总是歪歪扭扭,屡屡从空中坠落,引得周围几个出身好些的弟子窃笑不已。
少年面红耳赤,却紧咬着牙,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额头上已满是汗水。
向之礼目光微动,看出这少年并非悟性差,而是体内灵力运转线路有几处谬误,且那铁剑材质太差,难以承载灵力。
他缓步走了过去。
周围的弟子见到他,顿时吓得屏息静气,纷纷躬身行礼:“拜见礼祖!”
那练习御剑的少年这才惊觉,慌忙停下,也跟着行礼,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向之礼温和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
他走到那少年面前,拿起那柄锈铁剑,指尖在其上轻轻拂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灵力流过,已将剑身内部的一些杂质暗伤悄然化去,使其变得稍微趁手了一些。
“御物之术,首重心意相通,而非蛮力驱使。”向之礼声音平和,仿佛不是在教导,而是在闲聊,“你灵力运转过于急躁,且‘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两处线路灵力过强,反冲‘手厥阴心包经’,导致灵力至指尖时已散乱不驯。试试将涌入手臂的灵力收回三成,意念先行,灵力缓缓随行,如同溪流载舟,而非洪水推石。”
少年闻言,似懂非懂,但依言尝试,小心翼翼地将灵力收回部分,全部心神集中在那铁剑之上,缓缓催动。
这一次,那锈铁剑虽然依旧颤颤巍巍,却稳稳地悬浮了起来,并随着他的心意,向前缓缓飞出了一段距离才落下。
“成功了!我成功了!”少年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得满脸放光,看向向之礼的目光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崇拜。
周围那些原本窃笑的弟子,也都露出了惊讶和若有所思的表情。
向之礼微微一笑:“悟性不错。记住此法,勤加练习,根基扎实,方是正道。”
他顿了顿,又看似随意地补充道:“你体内灵力似乎带有一丝罕见的锐金之气,可惜功法不显。藏经阁乙字柒号架最下层,有一本《庚金初解》,或对你有益,可去翻阅。”
少年再次怔住,他从未跟人提过自己灵力偶尔会带上一丝微弱的锐利之感,没想到竟被礼祖一眼看破,还给出了指点!
他扑通一声跪下,重重磕头:“多谢礼祖指点!弟子向云,永世不忘大恩!”
向之礼含笑受了他一礼,便转身飘然离去,继续去看其他弟子的练习,偶尔出言指点一二,皆是言简意赅,直指关键,令所有弟子都受益匪浅。
而他之所以对那名叫向云的少年多说了几句,并非一时兴起。
而是在靠近那少年时,他体内那已圆融贯通的金之法则,隐隐感应到少年血脉深处,有一丝极其微薄、却与他同源而出的锐金气息。
这丝气息,让他想起了人界那个早已湮没在记忆长河中的小小家族——向家。
“没想到,时隔数百年,竟还能在灵界遇到一丝血脉后裔……”向之礼心中微感讶异,却并无多少波澜。
岁月悠悠,故人早已作古,这丝微薄血脉,于他而言,也只是一段尘封缘分的偶然回响。
他给予指点,是出于师长本分,却绝不会因此就对其特殊照顾,未来的路,终究要靠那少年自己去走。
此后数十年,向之礼便时常如此,或在学院讲道,或下山游历,遇见可造之材,便随手结个善缘,指点一二。
他不再像百年停战期那般系统讲法,而是更侧重于随机点拨,因材施教,重现了几分当年在人界时“结善缘”的洒脱风格。
期间,他也数次关注过那个叫向云的少年。
少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那一点点拨,成功筑基,并选择了剑修之路,进展颇快,心性也颇为坚毅。
向之礼看在眼里,微微颔首,却从未再主动现身相见。
这一日,向云在一次宗门小比中,以精妙的金系剑诀夺得头名,正意气风发之时,一枚普通的玉简却悄然出现在他的洞府门口。
玉简之中,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神功秘籍,而是一篇名为《金罡诀(基础篇)》的功法,其运行路线竟与他自身灵力属性完美契合,且直指金丹大道的关隘,精妙无比,远胜他目前所修的任何功法。
玉简末尾,只有一句简单的告诫:“道阻且长,勤勉不辍,好自为之。”
向云又惊又喜,知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礼祖所赐,对着虚空重重叩首,将这份机缘深藏心底,修炼得越发刻苦。
他并不知道这功法与礼祖的渊源,只当是老祖对自己的赏识。
向之礼立于云巅,看着下方那刻苦练剑的少年身影,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善缘已结,种子已播下。
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便看其自身造化了。
而他自己的道,仍需向前。
灵界和平初定,但他深知,大道无涯,修行之路,永无止境。
那“源”之境的奥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去探索。
只是此刻,他更愿意放缓脚步,看着这片他守护下来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这本身,便是对他“守护”之道最好的践行与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