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家的第三代们在老宅花园中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时,他们的父辈,那些曾在“玥光”计划中倾注心血的年轻一代,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个体的幸福与家族的圆满,让他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胸怀,去践行“玥光”最初的理想——让希望之光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
“玥光”模式的输出
在周景珩、傅时深等人的主导下,一个名为 “玥光基金会” 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正式成立。它不再仅仅依托于周家及其盟友的财力,而是通过陆止渊设计的成熟公益金融模式,吸纳全球善意资金,具备了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基金会的第一个海外项目,落在了某个经历过战乱、伤残者众多的地区。这一次,项目的推进展现了周家第二代那八位兄弟堪称恐怖的全球影响力:
· 陆止渊 调动资本力量,以最优条件完成项目融资和货币避险操作。
· 严律 的团队确保了项目在国际法、当地法律层面的绝对合规,扫清了一切法律障碍。
· 裴炎 的能源网络保障了项目驻地稳定且廉价的能源供应,甚至在当地援建了小型电站。
· 季凌风 提供了该地区最详尽的社会、部族、政治势力分析报告,让项目在文化层面实现无缝融入,避免了无数潜在的冲突。
· 韩肆 的安保公司直接负责项目组及未来中心的安全,让医疗团队能在战乱初平的环境下安心工作。
· 顾云辞 组织了顶尖的国际医疗志愿者团队,并建立了远程医疗指导系统。
· 江煜 通过其古老财团的人脉,促成了与欧洲多家顶级康复设备制造商的合作,以成本价获得设备。
· 沈寂 则动用其庞大的物流网络,确保了所有人员、设备物资在复杂局势下的安全运抵。
这个海外“玥光”中心的建立,已不仅仅是一个慈善项目,它更像是一次由多方超强实力精准协同的“降维打击”,用最高的效率,在最需要的土地上,迅速复制了希望的奇迹。
新生代的启蒙
而在周家老宅,懵懂的孩子们也开始在耳濡目染中,接触父辈祖辈的事业。
周景珩会抱着儿子安安,指着平板电脑上正在建设的海外中心画面,用最简单的语言说:“看,爸爸和叔叔阿姨们,在很远的地方,帮那里受伤的人重新站起来。”
苏念杨则会教安安画下他想象中的“有很多很多笑脸的房子”。
小小的傅望舒(舒舒)虽然还不懂事,但傅时深和苏念晴为她准备的婴儿房里,播放的不仅是摇篮曲,还有轻柔的、多种语言的问候,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她对广阔世界的好奇。
周玥的一对龙凤胎,更是从小就在“玥光”中心的花园里玩耍,对于坐着轮椅的叔叔阿姨、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哥哥姐姐,他们视若平常,充满了纯真的友善。
这种从襁褓中开始的、关于爱与奉献的启蒙,比任何说教都更加深刻。它让“玥光”的精神,如同遗传密码一般,悄然植入新一代的血脉之中。
基石与灯塔
某个月明之夜的露台上,周翊轩、宋雨霏与难得齐聚的八位兄弟凭栏远眺。不远处,“玥光”康复中心的灯火与纪念亭的轮廓依旧温暖,而他们的思绪,却已随着基金会的发展飞向了遥远的大陆。
“没想到,当年为了玥丫头而起的一个念头,今天能走到这一步。”周翊轩感慨万千。
陆止渊晃着酒杯,语气平静却力量千钧:“一个好的模式,加上正确的执行力,本就该具有普世价值。我们只是顺势而为,推了一把。”
严律扶了扶眼镜:“法律框架已经铺好,可以确保这个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在阳光下运行。”
沈寂难得地说了较长的话:“力量,用在建设上,比用在毁灭上,更有意义。”这或许是他对“玥光”事业最深刻的认同。
宋雨霏看着这群意气风发、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兄弟,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喜悦。她知道,他们这群人,已经从家族的守护者,变成了某种更宏大事业的奠基人与护航者。
星火已然燎原,光芒开始普照。周家及其联盟的故事,早已超越了单个家族的兴衰,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责任、智慧与力量如何用于创造希望、传递温暖的伟大实践。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源于一个家庭对女儿最深沉的爱。这份爱,如同最初的星火,终成照耀寰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