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船行至黑水洋时,程远突然在修复好的公平边缘发现一行极小的批注,是用铅笔描过的契丹文。林珊对着紫外线灯辨认许久,突然抬起头:“是高永昌的笔迹!他写‘徐公允之’——徐兢同意了他的互市计划!”

张瑜翻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电子版,在“礼成港”条目下果然找到呼应:“丽王宴宋使,辽译官高氏侍侧,议及黄水洋互市,皆颔首。”她指着书页边缘的空白处,“这里有个淡淡的莲花印,和航线图上的交汇标记一模一样!”

郑海峰正在给那枚“通和宝”铜印做拓片,突然发现印钮内侧刻着细密的星图。“是黄海流域的星宿!”他对照着天文软件,“北斗七星的位置被做了标记,正好对应三国礁的经纬度。”更惊人的是,星图的缺口处,嵌着半粒珍珠——与古墓青铜牌上的珍珠大小完全吻合。

“两枚信物能拼出完整星图!”程远将铜印与铜牌对接,珍珠正好填满缺口,“这是开启互市的钥匙!高永昌在墓里留了一半,沉船里藏了另一半,他在等后人发现这个秘密。”

林新宇的实验室传来好消息。那把宋剑的剑鞘里,藏着块丝绸包裹的桦树皮,上面用炭笔写着高丽文日记。“是高永昌的航海日志!”他逐句翻译,“宣和五年六月初三,他在黄水洋见过三国商人交易:宋人用茶叶换辽人的皮毛,高丽人用硫磺换宋人的火药配方,辽人用战马换高丽的药材。”日记最后画着艘奇特的船,船头插着三面旗帜,船尾写着“和舟”二字。

当地文保部门在整理高永昌墓的陪葬品时,又有新发现。一个看似普通的陶瓮里,分层装着三国的土壤:明州的红土、辽东的黑土、高丽的黄土,每层土上都埋着当年的作物种子。“是象征‘土无分国界’!”程远捧着陶瓮边缘的题字,“‘三地同春’——他想让三国的土地都长出一样的庄稼。”

潜水队第三次下潜时,在沉船的货舱夹层里找到一批特殊的货物。几十只陶罐里装着发酵的酱料,经检测是宋人的酱油、辽人的豆酱和高丽的鱼露,罐口的封泥上都盖着“合味”的印记。“是三国合酿的调味品!”张瑜舀出一点残汁,“《云仙杂记》里提过‘海上贾人善调三国味’,原来真有实物!”

离岛前夜,考古队在沙滩上用贝壳拼出那艘“和舟”的图案。程远望着远处的灯塔,突然想起老王说的传说:“祖辈讲,三国礁每六十年会浮出水面一次,那时海底的钟声会响,能让听到的人放下恩怨。”他低头看着脚边的贝壳,月光下,它们的纹路竟与青铜镜的反光重合。

“其实钟声一直都在。”林珊捡起块被海浪冲来的木片,上面的“市舶司验”印记被海水磨得发亮,“是贸易的船铃,是交换的笑语,是不同语言说的‘你好’。”

返程的甲板上,程远将所有发现的文物信息输入数据库,屏幕上自动生成了一张动态地图。从宣和五年到今天,从“和舟”到现代货轮,航线在黄海画了个完美的圆。张瑜指着屏幕角落的坐标:“看,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在高永昌日记里写的‘互市点’上。”

郑海峰突然指着远处的钻井平台:“那里正在建黄海海底博物馆,专门展示这艘沉船的文物。”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博物馆的设计图,“入口是三国文字的‘海纳百川’,展厅的形状就是那艘‘和舟’。”

程远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那枚三国文字的戒指。他在旁边写下:“鲸波再远,远不过人心的距离;疆界再清,清不过文明的交融。”海风掀起纸页,吹起桌上的公平拓片,与远处货轮的汽笛声一起,融进黄海的暮色里。

林珊的相机里存着张特殊的照片。画面中,考古队员、边防警察、当地渔民围在篝火旁,手里捧着用沉船种子煮的粥,碗沿印着“市舶司验”的图案。照片的背景里,青铜镜反射的光斑与灯塔的光束在夜空交汇,像条跨越千年的银带,将过去与现在紧紧系在一起。

船靠岸时,程远的背包里多了样新东西——老王送的那枚烟荷包。布面上的“市舶司验”印记,被海风和岁月磨成了淡淡的蓝,但三种染料的光泽,在阳光下依然清晰可辨。就像这片海,无论过了多少朝代,始终记得那些跨越疆界的故事,记得那些用不同语言说过的“我们”。

回到明州考古工作站时,程远发现办公室的窗台上多了盆奇特的植物——是用沉船里发现的三国种子培育出的幼苗:宋的占城稻抽出了新穗,辽的粟米长出了绿叶,高丽的大麦挺着麦芒,三株幼苗在同一个花盆里缠绕生长。

“是林新宇的主意。”张瑜擦拭着刚修复好的青瓷执壶,壶嘴的龙头正对着那盆植物,“他说这叫‘共生禾’,像极了高永昌日记里写的‘三国苗共田’。”执壶里插着的,正是从高永昌信封里取出的那片金达莱花瓣,不知何时竟抽出了细茎。

郑海峰带着那幅《海道图》的复制品来到市舶司遗址。遗址新出土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与图中完全一致的莲花图案,碑文中“黄水洋互市”四个字被摩挲得发亮。“《乾道四明图经》里记载,南宋时这里真的设过‘三国市’,”他对着石碑拍照,“可惜后来因战事废止了,但石碑的底座是空的——正好能放下‘通和宝’铜印!”

程远在整理高永昌航海日志时,发现最后几页的字迹格外潦草,像是在颠簸中写就的。“宣和五年七月十二日,风暴至,舟倾。”林珊翻译着这段高丽文,“他把最重要的文书塞进防水箱,自己却留在甲板上——‘吾死不足惜,唯此和议不可沉’。”日志的最后,是用鲜血画的半朵莲花,与徐兢航线图上的半朵正好拼成完整的一朵。

当地电视台来拍摄专题片时,老王带着孙子来到工作站。小家伙手里捧着个铁盒子,里面是爷爷传下来的“宝贝”——枚生锈的铜钥匙,上面刻着“和舟”二字。“祖上说,能打开海底的宝船。”老王摸着钥匙上的纹路,“现在知道了,打开的不是船,是三国人心里的结。”

程远突然想起什么,带着钥匙来到实验室。当钥匙插进“通和宝”铜印的锁孔时,只听“咔哒”一声,印底弹出个暗格,里面藏着卷极薄的金箔,上面用金丝镶嵌着三国文字的“永好”。“这才是真正的‘通和宝’!”他对着灯光举起金箔,“高永昌说的‘能令三国息争’,不是宝物,是和平的约定。”

张瑜将金箔上的文字输入数据库,系统自动匹配出惊人的结果——与元代《岛夷志略》中记载的“宋辽丽三国盟书”文字完全一致。“原来这个约定真的延续到了元代!”她翻着文献,“书上说‘黄水洋之盟,历三朝而不废’,只是后来被战火掩埋了。”

深秋时节,黄海三国礁海域举行了场特殊的仪式。中韩两国的考古队员带着“通和宝”金箔的复制品,潜入沉船遗址。当金箔被放入特制的防水容器,沉入当年的隐藏舱室时,潜水摄像机拍到了奇妙的一幕:三尾不同种类的鱼围绕着容器游动,仿佛在守护这个跨越千年的约定。

程远站在甲板上,望着缓缓下沉的容器。海面上,中韩两国的科考船并排停泊,船舷上悬挂的三国文字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想起高永昌墓志铭里的最后一句话:“海枯石烂,此志不渝。”

回到工作站的深夜,程远在电脑上写下第三十一章的结语。窗外的月光洒在那盆“共生禾”上,占城稻的穗子已经成熟,粟米的谷粒饱满,大麦的麦芒闪着银光。他突然明白,所谓“远隔鲸波”,从来不是距离,而是人心是否愿意架起跨越海浪的桥。

电脑屏幕上,光标在文档末尾闪烁。程远敲下最后一行字:“鲸波万里,挡不住共生的禾苗;岁月千年,磨不灭相通的人心。”保存文档的瞬间,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是林新宇发来的照片——那盆“共生禾”开花了,三朵不同的花在同一根茎上绽放,像极了《海道图》上那朵三国航线交汇的莲花。

次年开春,程远收到韩国高丽博物馆的邀请函。对方在整理馆藏的宣和年间文物时,发现一只青瓷罐的底部,有个与“通和宝”金箔完全吻合的莲花印记。“罐里装着半罐海水,”馆长在视频里展示,“水质检测与黄水洋的海水成分一致,罐口的软木塞里,藏着半张泛黄的纸——是《宣和五年互市约定》的副本!”

程远带着“共生禾”的种子赴约。在高丽博物馆的特展上,当宋辽丽三国文物并置陈列时,发生了奇妙的事:那只青瓷罐里的海水,在灯光下折射出的光斑,与程远带来的青铜镜反光完美重合,在展墙上投射出完整的“和舟”图案。

“这是高永昌设计的共鸣装置!”林珊看着光斑里浮现的文字,“用海水折射铜镜,才能显现完整的约定内容。”投影在墙上的文字里,除了贸易条款,还有条特别约定:“三国子弟,可互派学童,习对方文字技艺。”

郑海峰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有了意外发现。一批标注为“宣和五年入藏”的丝绸残片,上面的织造工艺与沉船发现的“联珠纹锦”完全一致,织线里还藏着细小的铜丝——经检测,与铜镜边缘的丝绸属于同一匹织物。“是高永昌送给高丽王室的礼物!”他展开残片,上面用金线织着“四海同春”,每个字都由三国文字拼接而成。

张瑜在整理互市约定副本时,注意到落款处有个模糊的印章。用光谱仪扫描后,竟与明州出土的“市舶司印”完全吻合。“徐兢亲自盖的章!”她翻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附录,“这里记载‘宋使徐兢与辽译官高氏、丽臣金氏,共署互市约’,原来不是虚言。”

回国途中,程远在飞机上俯瞰黄海。云层之下,现代的跨海大桥与古老的航线重叠,货轮的航迹在海面上画出银色的线,像极了那枚青铜镜反射的光带。他突然收到林新宇的消息:“‘共生禾’的种子在三国试种成功了!”照片里,明州的稻田、辽东的坡地、高丽的平原上,三株幼苗正迎着同样的阳光生长。

考古工作站的新展厅揭幕时,老王带着全村人来参观。当看到那艘按“和舟”复原的模型时,他突然指着船尾的舵:“这舵的样子,和我家祖传的船模一模一样!”他回家取来那艘传了八代的船模,发现船底刻着行小字:“宣和五年,高氏造”——竟是高永昌亲手制作的。

程远将船模放进展厅时,模型的桅杆正好与“通和宝”铜印的星图对齐。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在地面投射出移动的光斑,像极了千年前导航的铜镜。“这才是高永昌的最终设计,”他望着光斑在展品间流转,“用一艘船、一枚印、一面镜,让三国的故事永远流传。”

深秋的黄海迎来了特殊的航海活动。中韩两国的仿古船队,沿着徐兢记载的航线重走“宣和奉使路”,程远团队带着“共生禾”的种子随船而行。当船队抵达三国礁时,他们将种子撒入海中,同时沉入复制的“通和宝”金箔。

仪式上,程远朗读了高永昌日记里的句子:“海不是疆界,是纽带。”话音刚落,一群海鸥突然从海面掠过,翅膀在阳光下划出的弧线,与《海道图》上的莲花图案完美重合。

回到工作站的深夜,程远翻开新整理的考古报告。扉页上,他贴了片从三国礁带回的贝壳,贝壳内侧的纹路里,仿佛还能看到那艘沉船的影子。报告的最后,他写下这样一段话:“所谓‘远隔鲸波’,不过是尚未相通的心意。当三种文字刻在同一块铜上,当三株禾苗长在同一片土中,鲸波便成了纽带,距离便成了相遇的理由。”

窗外,那盆“共生禾”已经结出种子,落在窗台上的种子壳,被月光照得透亮,像极了千年前那枚青铜镜的碎片,在时光里闪烁着不灭的光。

三年后的谷雨,程远接到辽东考古所的电话。他们在大连湾的辽代沉船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带“和舟”印记的瓷器,碗底的款识与明州窑、高丽窑的工艺特征交织在一起。“是三国工匠合烧的!”电话那头的研究员声音发颤,“其中一只碗里,沉着枚象牙算珠——和你们发现的高丽算盘正好匹配!”

程远带着那副三国算盘北上时,张瑜正在修复一张新发现的海图。这张从辽东沉船里取出的羊皮纸,用朱砂标注着“宣和七年互市点”,在原有的三国礁之外,又多了三处新的交易港,每个港口旁都画着株稻穗——与“共生禾”的形态别无二致。“高永昌的计划在延续!”她指着海图边缘的批注,“是徐兢的笔迹:‘已遣学童十人,赴辽习造船术’。”

辽东半岛的考古现场,郑海峰正对着一段木构件发呆。这段沉船的龙骨上,用三种文字刻着“同体”二字,木材的年轮显示,它与黄水洋沉船的龙骨取自同一棵明州古杉。“是‘和舟’的姊妹船!”他用碳十四检测后,瞳孔骤缩,“沉没时间是宣和七年——比黄水洋沉船晚两年,说明互市至少持续了两年!”

林新宇在辽代沉船的货舱里,找到几捆保存完好的书籍。其中《论语》的注本,竟是辽人用契丹文写的,页边却有高丽学者的朱笔批注;《齐民要术》的空白处,画着辽代的畜牧图和高丽的农耕图。“是三国学者合着的典籍!”她翻开最后一页,发现藏书印是“黄水洋书社”——正是高永昌在日记里提到的跨国书社。

程远将辽东发现的算珠嵌入高丽算盘,恰好填补了缺失的那一颗。算珠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竟与明州保国寺的古钟频率一致。“是声学密码!”他突然想起老王说的“海底钟声”,“高永昌把钟声的频率刻进了算珠,当三国算珠合璧,就能再现当年的钟声!”

当晚,考古队在大连湾的海滩上做了个实验。将那副完整的算盘挂在古钟下,海浪拍打礁石的震动让算珠自行转动,古钟竟真的发出了低沉的鸣响。附近渔村的老人们纷纷走出屋门,“是三国礁的钟声!”一位九旬老人颤巍巍地说,“祖辈说,这钟声一响,海里的鱼虾就会游向三国的海岸,让大家都有收成。”

张瑜在整理辽代沉船的乘客名单时,发现了个熟悉的名字——“徐璋”。查阅《宋史·艺文志》后,她激动地拍响桌子:“是徐兢的侄子!名单上写着‘赴辽学造船,携稻种十石’——他带着‘共生禾’的种子去了辽国!”名单的背面,画着艘新型海船,船身结合了宋船的水密隔舱、辽船的龙骨结构和高丽船的流线型设计。

回程时,程远特意绕道黄水洋。船行至三国礁海域,他将辽东发现的“同体”木构件投入海中,木构件在水面漂浮的轨迹,与当年沉船的航线完美重合。夕阳西下时,木构件突然发出荧光——原来木材里掺了高丽的夜光漆,在暮色中划出条淡绿色的光带,像给千年的航线重新镀上了光芒。

考古工作站的档案室里,新添了个特殊的展柜。里面并排放着三件物品:黄水洋沉船的“通和宝”铜印、辽东沉船的“同体”木构件、高丽博物馆的青瓷罐,三件文物的投影在墙面合成完整的“和舟”,舟上载着的,是“共生禾”的种子、三国合注的典籍和那副完整的算盘。

程远在展柜的铭牌上写下:“鲸波可以沉没船只,却沉不了相通的心意;岁月可以模糊字迹,却磨不灭共生的约定。”写完最后一笔时,窗外的“共生禾”突然落下一粒种子,正好掉在展柜前的土壤里。

来年春天,那粒种子发了芽。新苗的根须穿过地砖的缝隙,悄悄伸向展厅——那里,三国文物的基座上,正渗出细密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映出艘船的影子,船头插着三面旗帜,在想象的海风中,猎猎作响。

那株从展柜前萌发的“共生禾”,只用了半年就长到齐腰高。奇特的是,它的茎秆上同时结出了稻穗、粟粒和麦粒,三种果实成熟的时间,恰好对应宋、辽、高丽的传统收获节。程远用相机记录下果实坠地的瞬间,发现每粒种子的外壳上,都印着极小的“和”字——与“通和宝”金箔上的字体如出一辙。

此时,韩国考古队在济州岛海域有了重大发现。一艘高丽王朝的沉船里,堆满了标着“黄水洋互市”的陶罐,其中一只陶罐的内壁,贴着半张撕毁的契约,上面的骑缝章正好能与明州出土的另一半拼合。“是宣和六年的补充协议!”韩国队长在视频里指着文字,“上面写着‘三国共铸海镜,分置三国礁、济州岛、明州港,镜光相接为号’。”

程远立刻想起那面青铜镜边缘的凹槽。他将凹槽里的铜丝抽出,发现是根极细的导线,连接着镜背的暗格——里面藏着块巴掌大的镜片,材质与济州岛发现的“海镜”完全相同。“是三镜合一的导航系统!”他将两块镜片对接,反射的光斑在墙上投射出完整的黄海全图,连元代才出现的“黑水洋航标”都有标注,“高永昌早就预见了航线的延续!”

郑海峰在修复辽东沉船的船帆时,发现帆布的纤维里织着细小的磁石。“是最早的磁性导航帆!”他用指南针测试,帆面竟能自动指向三国礁的方向,“《萍洲可谈》里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原来还有磁性船帆做辅助!”更惊人的是,帆面上的修补痕迹,用的是高丽锦和辽代的毛毡,三种布料在风雨中早已融为一体。

张瑜在整理“黄水洋书社”的典籍时,发现《算经》的空白处画着复杂的公式。“是三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她对照着沉船里的银铤和铜钱,“宋钱一贯换辽钱两贯,辽钱一贯换高丽布一匹——与《宣和五年互市约定》里的记载完全一致。”公式的旁边,有行高丽文批注:“以和为价,无贵无贱。”

深秋的国际考古论坛上,程远团队展示的“三国海镜”引发轰动。当三块镜片的光斑在大屏幕上连成直线,恰好覆盖了当代中韩海上贸易的主要航线。“从宣和五年到今天,”程远指着重叠的航线图,“黄海从来都是共用的航道。”论坛结束时,中韩学者共同启动了“共生禾计划”——在三国礁海域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种植象征友谊的红树林。

老王的孙子考上了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正是黄海古航线。他带着爷爷传下来的船模去学校,在实验室的三维扫描仪下,船模内部的结构震惊了所有人:船舱的隔板上,刻着微型的三国港口分布图,与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记载毫厘不差。“是高永昌留给后人的航海指南!”年轻人抚摸着船模,突然发现船底刻着行小字,“吾孙当知,海无界,学无界,心无界。”

程远在工作站的院墙上,画了幅巨大的《黄海文明交融图》。左边是黄水洋沉船的残骸,右边是现代的集装箱码头,中间用“共生禾”的藤蔓连接,藤蔓上结满了文物果实:青瓷执壶、三国算珠、“通和宝”金箔……画的最后一笔,他让藤蔓延伸到墙外,缠上了路过的远洋货轮——货轮的船名,用中韩两国文字写着“和舟号”。

冬至那天,林新宇在“共生禾”的根系下,发现了块被包裹的青铜片。清洗后,上面的契丹文逐渐清晰:“鲸波为媒,千年为期,当三镜重圆,禾苗满仓,便是约定重现之日。”程远望着窗外飘起的初雪,突然明白,高永昌的“约定”从来不是停留在宣和五年的文书,而是流淌在黄海血脉里的基因——就像那株“共生禾”,无论埋在地下多久,只要有阳光和海水,就会生根发芽。

工作站的灯光亮到深夜,程远在电脑上写下最后一段记录。窗外的“共生禾”在寒风中轻轻摇晃,种子落在雪地上,印出一个个小小的“和”字。他知道,等来年开春,这些种子会随着海浪漂向黄海的每个角落,就像千年前那些跨越鲸波的使者,带着相同的约定,去往不同的海岸。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全仙门都求我去种田剑破仙尘开局签到诛仙神剑幽冥仙途上场为王顶级烹饪点阴灯沉潭棺我在远古采集物资余生只想宠爱你混在洪荒我苟成大佬冠世仙龙变脸武士离落红颜未醉狂版金蝉子玄帝至尊异界:开局买下白毛兽耳娘幽龙至尊帝道至尊逆天帝尊我在木叶超进化开局神奇彩票,我进城了哟?!玉玺璧书轮劫录无限:成为信息的我只能手动开挂35岁单身汉的异世界生活科技世界卧底反哺修真界修仙一人一狗一熊猫拜师九叔,我能无限合成女子修仙:不要逼我成圣师父让我下山历练神体被废,改造万界最强之体!修仙者不知道至尊法神的含金量冰封千年醒来竟成了蛮荒古神开局SSS级天赋:高冷女神被我撩到破防斩神:生命最后的守望者太上天帝回到远古,我获得了御兽能力反派?很抱歉!我才是主角徒弟个个想造反仙子请留步,我真不是舔狗狂武神尊草芥王妃别拦我,我要为宗门赴死西幻:被英雄作成的大家只想种田玄幻:我以武道镇万界异界签到:我于世间已无敌!废土恋爱游戏战,天帝吞噬苍穹
墨坛书屋搜藏榜:从1987开始洪荒:吾乃大道之祖乱嚣尘凡骨修仙我只想安静的在柯南世界当声优不可名状的大航海小作精她是人间黑月光娱乐:塌房的我被迫开始拍电影修真修仙更化凡,无敌星舰破万法疑案重重武帝破天决我以我血荐轩辕人在港综,卧底十年快穿:疯批反派哭着求我别死!星空主宰至强剑圣我怎么可能是人族老祖最强修炼系统逆天仙途路镇守皇陵三十年,我无敌人间超神打卡僵祖临世修我戈矛与子同袍无限从掠夺开始能力又毒又变态,都想和我谈恋爱我,合欢仙体,开局女帝求亲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长生从石塔开始国民校草的甜心小老师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深渊里的修骑士神魔剑玄录哈利波特之三位一体万道剑尊","copyright":"创世中文网斩苍天夺天造化我有无数彩蛋我在木叶开饭店,开局复活旗木朔茂长生之人避免不了莺莺苟苟黄河捞喜异事妖刀:星河公子难缠,纨绔九小姐法师雷亚大皓皇上帝金属杀人夺寿修魔祭神的我真是个好人每个位面的男主都想搞死我穿越到原始部落当祭司千金许诺我在海贼当训练家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山海少年遥碎月接骨道恒师星际来客!只有我不在卷的世界半藏神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极武神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