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枣林的晨露还没干时,玄幽城的街巷就热闹起来。散修们扛着木材往空地上走,要给孩子们搭座简易的学堂;几个擅长炼器的修士蹲在灵泉边,正琢磨着用陨星崖的黑石打几口灵锅,说要煮灵枣粥给大家尝鲜。
林砚刚走到灵枣林,就见阿砚蹲在之前理过的灵脉节点旁,感脉佩悬在半空,金绿灵丝正顺着地面的裂纹往里探。“怎么了?” 他走过去,指尖刚碰到玉佩,就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滞涩 —— 灵脉的灵气流动慢了些。
“昨晚下了场小雨,土块把脉路缝隙堵了点。”
阿砚说着,灵丝突然凝成细刃,轻轻划开地面的土层,露出下面淡金色的脉纹,“不过没大碍,通一通就好。” 她抬头时,发梢沾着片灵枣叶,眼里亮着光,不像之前面对邪物时那样紧张,倒多了几分摆弄灵脉的从容。
林砚蹲下身,将掌心的玉佩贴在脉纹上。淡金光晕顺着脉纹蔓延,堵在缝隙里的土块慢慢散开,灵气重新顺畅地流动起来,周围的灵枣树叶瞬间亮了几分,连落在叶上的晨露都映出细碎的光。
“云泽手记里说,灵脉喜润不喜涝,以后下雨得记得给节点搭个小棚子。”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是昨晚根据手记画的脉路养护图,“我标了需要重点护着的节点,你看看对不对。”
阿砚接过图纸,灵丝顺着线条绕了圈,笑着点头:“和我感应到的一模一样!林砚哥,你现在看脉路比之前准多了。”
她突然想起第一次在蛇洞时,林砚连灵丝的方向都辨不清,如今却能自己画脉路图,眼底的笑意更浓了。
不远处传来陆沉的笑声。林砚抬头望去,只见陆沉蹲在学堂地基旁,身边围着三个孩子,手里拿着把小木斧,正教他们怎么握斧:“劈柴要顺着木纹来,不能用蛮力,像这样 ——”
他轻轻挥斧,木柴 “咔嚓” 裂开,断面平整得很。孩子们跟着学,小斧子挥得歪歪扭扭,却没像之前那样把斧子扔出去,反而学得有模有样。
“陆大哥,你以前是不是也教过孩子劈柴呀?”
最小的那个孩子仰着头问,眼里满是崇拜。陆沉愣了愣,挠了挠头,声音软了些:“以前只知道自己劈,没教过人…… 你们学得好,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他说着,把自己的灵果干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跑开的背影,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 要是以前,他肯定觉得教孩子是 “浪费时间”,如今却觉得这比劈柴更有意思。
苏清漪的断笛声从灵泉边传来。林砚和阿砚走过去,只见她坐在青石上,断笛横在唇边,银线灵气随着调子飘向灵泉上空,引着几只淡蓝色的灵蝶绕着泉边的灵草飞。灵蝶落在她肩头时,她的调子顿了顿,又轻轻吹起来,银线灵气裹着灵蝶,在泉面映出一圈圈光纹。
“这是我新学的《引灵调》,能让灵蝶帮忙传花粉。”
苏清漪放下断笛,指尖碰了碰肩头的灵蝶,“以前总觉得断笛只能用来御敌,没想到还能做这个。” 她的断笛裂痕处已泛着淡蓝的光,不再是之前那样黯淡,像是被这温柔的调子养出了灵气。
念念举着灵镜跑过来,镜光里映着灵蝶绕着灵草飞的画面:“苏姐姐,你吹得真好!我把这画面存下来,以后想玄幽城了,就能拿出来看。”
她突然把镜头转向林砚,“林砚哥,你和阿砚姐理灵脉的样子也得录下来,还有陆大哥教孩子劈柴,墨尘大叔整理手记 —— 都要存着!”
林砚笑着点头,刚要说话,就见墨尘抱着云泽的手记和一摞纸走来,纸上是他抄录的灵脉养护方法:“我把手记里有用的内容都抄下来了,分给散修们,以后他们自己也能护灵脉。”
他翻开手记最后一页,上面多了几行新字,是他写的:“玄幽历三二七年,持纯脉佩者林砚携众破邪,复灵脉,聚修士,玄幽城复归生机,云泽卫长可安。”
“墨大叔,你这字写得真好!” 念念凑过去看,灵镜对着新写的字迹拍了张照,“以后这手记就是玄幽城的宝物啦!”
墨尘笑着摇头,把抄好的养护方法分给围过来的散修:“不是我的宝物,是大家的。以后玄幽城要靠我们一起守。”
夕阳西斜时,灵枣粥的香气飘满了街巷。散修们把煮好的粥盛在粗瓷碗里,递到林砚他们手里,粥里的灵枣炖得软烂,入口是清甜的灵气,暖得从舌尖一直热到心里。孩子们围着他们,叽叽喳喳地说今天学了劈柴、认了灵草,眼里满是笑意。
林砚喝着粥,掌心的玉佩轻轻发烫,淡金光晕落在碗里,和粥的热气融在一起。他抬头望向陨星崖的方向,那里的天空泛着淡蓝,没有了邪雾,只有几只灵鸟在飞。
身边的伙伴们还在说笑,陆沉正和散修比谁劈的柴多,苏清漪的断笛声又响起来,阿砚在教孩子们认灵脉节点,念念举着灵镜,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
“等学堂盖好了,我就把灵镜里的画面刻成玉简,放在学堂里。”
念念突然说,“以后来玄幽城的人,都能知道我们是怎么把这里变好的。”
林砚点头,喝了口热粥,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玄幽城,但这里的灵枣林、灵泉、竹屋,还有这些笑着的人,都会像掌心的玉佩一样,留在心里。
而玄幽城的灵气,会顺着灵脉一直流下去,滋养着这片曾经被邪雾笼罩的土地,也滋养着他们共同守护过的时光。
夜风慢慢吹起,带着灵枣的甜香和灵草的清冽,拂过玄幽城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