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中场休息结束,代表们重新落座,大厅内恢复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与前两项议题弥漫的革命激情和战略锋芒不同,接下来的议题转向了更为基础、却也至关重要的领域——经济。这是支撑一切政治和军事行动的基石。
玛格丽特没有再次站上主讲台。她安静地坐在了法兰西公社代表团区域的首位,将舞台中心让出。
她微微后靠,调整了一个更舒适的姿势以缓解身体的疲惫,但那双紫罗兰色的眼眸依然锐利,充满期待地望向讲台。
此刻,她更像是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在审视关乎战争潜力的后勤补给线。
全场目光的焦点,汇聚到了此刻走上讲台的那道身影上——艾蕾·斯卡佩尔-沃克。
艾蕾今天穿着一身严谨的深灰色西装套裙,款式简洁利落,衬托出她作为公社经济事务主要协调人的干练气质。她棕色的长发整齐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一种属于技术官僚的冷静和自信。
与玛格丽特充满感染力的政治演讲风格不同,艾蕾的台风更偏重理性、数据和逻辑。
她站在讲台后,轻轻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没有过多的寒暄,她直接切入正题,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感:
“同志们!接下来,由我代表法兰西公社计划经济委员会与法伦施泰尔国际,向大会作《关于法伦施泰尔国际经济组织进一步整合的调研分析》报告。”
她身后,巨大的幕布上亮起了投影,显示出法伦施泰尔国际的徽记——在卷着红旗的地球下,交织的麦穗、齿轮和闪电,象征着农业、工业与能源的联合。
“自1936年法伦施泰尔国际成立以来,”艾蕾开始回顾,语速不快,确保翻译能跟上,“我们在成员国间成功建立了关税同盟,实现了大部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我们设立了共同发展基金,对意大利、伊比利亚以及部分东欧和非洲的新生革命政权进行了有效的工业援助和基础设施贷款;”
“我们初步协调了关键物资的生产和储备,例如协调不列颠联盟的造船业、苏维埃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与欧洲大陆的精密制造业之间的互补。”
她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展示了过去两年间成员国间贸易额的增长、相互投资的比例以及共同项目取得的成效。
台下的代表们,尤其是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代表,纷纷点头,这些切实的成果他们是受益者。
“但是,”艾蕾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合作水平,远不足以应对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无法支撑我们刚刚决议建立的、更高级别的军事政治同盟的运转需求!”
她提高了音量,指向幕布上出现的新图表:“当前的法伦施泰尔,更像是一个‘自由贸易区’加上‘有限的发展援助基金’。”
“各成员国的经济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独立的,甚至存在重复建设和内部竞争。在资源调配、产业布局、技术标准、交通运输、金融结算等关键领域,我们缺乏统一的、高效的协调机制!”
她的目光变得锐利,抛出了核心问题:
“试想,同志们!当我们的军事集团需要快速调动资源应对危机时,如果我们的铁路轨距不统一,我们的能源管网不互联,我们的武器弹药规格各异,我们的后勤补给体系各自为政,我们将如何保证联合作战的效率?如何保证前线将士的供应?”
“当国际反动势力企图通过经济封锁扼杀我们时,如果我们的内部市场不能形成高效循环,如果我们的关键产业链存在严重的外部依赖,我们如何保证革命经济的独立性和韧性?”
一连串尖锐的问题,让会场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些问题直指要害,触及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经济合作深水区的难题。
艾蕾没有让沉默持续太久,她给出了报告的核心提议,语气坚定:
“因此,经济协调委员会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提议:对法伦施泰尔国际进行根本性的机制升级! 从相对松散的经济合作共同体,向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联盟迈进!”
“我们提议,在法伦施泰尔国际框架内,设立一个强有力的、常设的超国家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成员国选派资深经济专家和计划官员组成,拥有明确的授权,负责以下核心职能:”
她开始逐条阐述具体方案,幕布上的文字随之切换:
“第一,制定和实施跨国的中长期经济协调计划。不再是建议,而是具有约束力的指导性计划!重点协调关键战略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例如,集中资源发展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不列颠和法兰西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意大利和伊比利亚的特色农业和轻工业。”
“第二,建立统一的战略资源储备和调配系统。对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粮食等关键物资,实行联盟层面的统一采购、储备和战时配给制度,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资源能够优先满足最前线和最核心的需求。”
“第三,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统一铁路轨距、统一输电网标准、扩建跨盟高速公路和输油管道、协调港口和航运建设。我们要打造一个物理上紧密连接的‘红色大陆’!”
“第四,建立法伦施泰尔清算同盟和共同的结算货币单位。减少对金本位或外部货币的依赖,简化内部贸易结算,为未来的货币一体化奠定基础。”
“第五,设立联盟级的科学技术研发基金和协调机构。集中力量攻克共同面临的技术瓶颈,共享科技成果,避免研发资源的浪费。”
艾蕾的论述条理清晰,每一项提议都配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和预期目标。她不仅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同志们,”艾蕾总结道,声音中充满了说服力,“经济的深度整合,是我们政治和军事团结的物质保障!它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更持久的发展动力!这或许不像军事条约那样引人注目,但它将是支撑我们整个国际革命事业最坚实的基础!是将我们数十个兄弟国家真正熔铸成一个强大整体的‘炉火’!”
她最后环视全场,语气郑重:“这项改革,可能会触及部分成员国的局部利益,可能会遇到习惯势力和官僚主义的阻力。但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为了应对日益逼近的暴风雨,我们必须有勇气打破藩篱,迈向更高层次的联合!一个经济上高度协同的第三国际,将是一个任何敌人都无法撼动的堡垒!”
艾蕾的演讲结束后,会场内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同于之前对政治宣言的激情澎湃,而是充满了对专业、务实和远见的敬佩。许多代表,特别是来自工业、财政和计划部门的官员,一边鼓掌一边快速记录着要点,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随后的讨论和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而务实。各国代表就具体领域的协调细节、超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权力边界、如何平衡整体计划与成员国自主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艾蕾和她带来的经济专家团队一一给予了耐心而专业的解答。
最终,这项关乎第三国际经济命脉的深度整合方案,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它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玛格丽特在台下静静地看着,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艾蕾的出色表现,让她对未来的经济保障充满了信心。有了法伦施泰尔国际这座各国共同支起来的金山,她有信心能够将她的二战方略顺利推行。
军事的拳头已经攥紧,经济的血脉也将畅通无阻。第三国际这艘巨轮,正朝着风高浪急的未来,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