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事,重在戎祀两端。自古为君为帅者,莫不深谙此理。戎者,兵戈之事,保境安民之基;祀者,礼法之统,收拢人心之本。
如今祀已定,戎还在商议
“闻先生,萧先生。对于这军务,我欲在梁山立一所学堂。非是寻常授人句读之处,专教行军布阵之法,兼传我梁山替天行道之旨。”这赵复实是将后世军校的章程搬来梁山。眼下山寨头领虽多,冲锋陷阵尚可,若要统领千军万马,排兵布阵,便是寻常将官的本事也未必及得。
故此,赵复每月遣一千户往河北抱犊山与田虎交易,明为贩盐,暗里却是操练人马。赵复本是开国帝王之才,又得后世见识,深知练军要诀。最简单实在的法子,便是行军。
莫道行军容易,其中大有乾坤。于不通兵事者看来,不过是一众人等负粮秣转向他处。实则行军之间,最见军伍素养、将领才能。尤是在这古时通信不便之际,行军途中可有人掉队?可有人畏战逃亡?可会中敌埋伏?粮草如何分发?何时歇脚?怎样立寨最为妥当?这些都是为将者必须精熟的勾当。
更紧要的是行军途中如何安定军心。须知每行一步,便是离沙场近了一步,沙场上刀枪无眼,哪个敢说全然不惧?日久天长,恐惧自生。若遇突袭,往往一触即溃;便是到了阵前,稍受惊吓,也可能全军崩散。
萧嘉穗本是知兵之人,闻听此言,拊掌称善:“寨主此议大妙,真个是拨云见日。现今寨中头领并千户、百户,多半是勇悍之辈,冲锋夺旗尚可,统领大军却嫌不足。若办学堂教习本事,使他们堪为将才,实是山寨之福。”
闻焕章却捻须沉吟:“寨主宏图大志,只是如今山寨收支方才能勉强持平。各处要害之地皆需银钱,又要办学堂,只怕难以为继。现今寨中三万人众,加上亲卫、战兵、辅兵,将近四万。前番田虎所赠物资已将用尽,与田虎盐贸所得多半换了战马,别无进项。东溪村晁保正处贸易虽盛,奈何人口日增,所入也不敷出。”
说着取出一册账本,一一指与二人观看:“除精盐外,山寨产出惟有数端:一是兵械制造,虽已成些规模,打造些简单兵器、修补甲胄,但所出尽数分配各营,无银钱可赚;二是木工,近百木匠如今只顾建造屋舍,无暇制作家具发卖;三是炼铁,与兵械一般,皆供自用;最后织布亦同,所出尽数内部分配。如此看来,除盐利外,竟无生财之道。”
赵复听罢,也不禁蹙眉。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无钱粮也难以施展。
现今梁山还当以积蓄实力为主,不可贸然攻打州县。须待数年后与那四大寇势力相当时,方可起事。若过早惊动朝廷,派大军征剿,便失却了发展之机。
然学堂之制又势在必行。赵复深知后世有一国,自偏隅之地终成大国,凭的便是这全民教化。
萧嘉穗见赵复忧烦,含笑劝慰:“寨主何必忧心,转眼年关即过,自有那送财帛的上门。”
赵复眼眸一亮:“先生莫非指那青郓合兵之事?”
自赵复回山,便闻报青州、郓州两处官军欲于年后合兵来剿。幸得闻焕章早已遣人打探,梁山早有准备,只待时迁盗取青州兵行军图来。
“现今山寨兵强而财匮,若主动攻掠州县,必致朝堂震动。况我梁山离东京甚近,难保官家不发大军征讨。然若守株待兔,待青州兵来犯,一举破之,那慕容彦达为保前程,必然遮掩败绩。届时正好向这慕容知府讨些新年利是,岂不美哉?”
二人闻听,皆称妙计。
如今梁山发展确遇瓶颈。这水泊虽大,究竟地界有限。赵复曾闻后人测算,梁山至多容得十万人众。赵复早有成算:这几年放缓收纳人马,待起事之时,寨中约有十万之众,其中战兵两万,足可取下山东全境。届时北吞田虎,南并王庆,西进直取开封,大半天下可定。江南之地先教方腊搅扰,待整合北方后,一统江山便是易如反掌。当下最要紧的,仍是积蓄实力。
思虑及此,赵复开言道:“既有人送银钱上门,学堂终究要办。石材木料不必精美,坚实耐用便可。要紧的是兵法传授,须设法购些兵书战策来。”
萧嘉穗道:“兵书我家倒传下些典籍。可购置印书器具,自行刊印。只是这兵法学堂与蒙学馆不同,须有专人来教,缺的是这般人才。”
“自古道达者为师。咱们头领并军士中,不乏行伍出身之人,多少都有些阅历。可教军士白日操练,夜间修习,一边研读兵书,一边切磋带兵心得。不求人人都成白起、韩信那般名将,只要能做寻常将官,便是大善。”
“既然寨主意决,也当为这学堂赐下名号,日后也好做个区分。”
赵复略一沉吟,随即朗声道:“我梁山以‘替天行道’为宗旨,如今更要推翻这吃人世道。不如就叫‘聚义靖难讲武堂’。愿我梁山大军能汇聚天下义士,靖平苦难,解救苍生。”
“妙极!‘聚义靖难’四字,通俗晓畅,又暗合大义,一听便知是我梁山的气象!”萧嘉穗拊掌笑道。
“讲武堂既立,便由我自领堂主,总领堂中一应事务。萧先生为副堂主兼总参军,协理讲武堂事务,兼管参军人员的选拔调度。闻先生任副总参军,辅佐萧先生处理参军事宜。王教头为督训官,传授兵法操练事宜。林教头为副督训官,协理教习。鲁提辖为军纪官,执掌全堂军纪,若有违犯,依律严惩不贷!”
二人听闻这般安排,俱无异议。唯萧嘉穗略一迟疑,问道:“寨主所言诸职,小弟大抵明白。只是不知这‘参军’一职,究竟是何道理?”
赵复与闻焕章相视一笑,当即细细分说其中奥妙。
萧嘉穗听罢参军之职的作用,不禁拊掌称妙:“原来如此!这般安排,果真大妙!”
计议已定,赵复复又取过纸笔,挥毫泼墨。但见笔走龙蛇,一副对联顷刻书就。他对萧嘉穗道:“此联乃一位天下为公的圣贤所作,今日悬于讲武堂门前,正当其用。”
闻、萧二人近前观瞧,只见那竖联写道: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则是四个遒劲大字:
革命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