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见几个孩子这么好奇,说的更来劲了。
她模仿着狗蛋娘说:“娘,你说什么呢?你不想带孩子了?”
语调又转成孙大娘的,“不是我不想帮你们带,是我这人比较邋遢,我怕洗不干净狗蛋的衣服,也没法顿顿做狗蛋喜欢吃的饭,你们是他的爹娘,肯定会做的比我好!”
说着,何氏嘿嘿一笑。
“给你们说呀,你们孙大娘这样说完,狗蛋娘脸都气白了,狗蛋爹看不下去了,又把孙大娘说了一顿,说他们没时间带孩子,就是看孙大娘把狗蛋带的不好,说两句,也没别的意思。”
“结果孙大娘更加生气了,说她就是带不好,让他们自己带。”
“然后狗蛋娘就气鼓鼓的答应了,还说她娘就在镇上带她哥家的孩子,马上吃完中饭就走,到时候让她娘帮忙。”
“孙大娘心里很生气,狗蛋的外婆一向就喜欢狗蛋娘给她家帮忙,怎么可能帮忙带狗蛋,上次狗蛋外婆看到狗蛋,并不亲热,人家喜欢自己的孙子。”
“孙大娘嫌狗蛋娘拎不清,见人那样说,就气呼呼的答应了,现在啊,他们正在吃饭呢,听说一会吃完饭,狗蛋爹娘收拾一下,就要带着狗蛋走。”
沈溪月之前听说过,狗蛋娘每回回娘家都不会空着手,在镇上干活,她也经常给她娘买东西,若是她娘真的愿意帮忙带孩子,还好说,若是表面上答应,那狗蛋肯定要吃苦。
不过她没说出来,有些事情要让狗蛋娘自己见识一遍,才会看清楚人心。
“娘,狗蛋真的要跟他爹娘去镇上了?”
半月眼睛亮晶晶问道。
何氏点点头。
“那可太好了,要是住在镇上,狗蛋就能天天吃好吃的了。”
满月伸手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你呀你,就知道吃!狗蛋在家里,孙大娘带着多好,衣服脏一点也正常啊,这去了镇上,还不一定会怎么样呢。”
半月有些不懂,沈溪月问她:“半月,要是送你去外婆家住,你去不去?”
半月一愣,眼里惊恐着,连忙摇摇头。
“不去,打死我,我都不去外婆家住。”
说完,半月明白过来,惊讶的看着沈溪月,“长姐,所以说狗蛋去了镇上,就是跟他外婆在一起……”
后面的话她没说完,已经猜到了,这可能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沈溪月点点头,调侃她:“行啦,咱们都吃完饭了,你留给香丫的饺子,打算什么时候给香丫送去啊?”
半月嗷了一嗓子,瞬间反应过来,赶紧拉着满月的手,“二姐,你帮我找块干净的布,我去拿篮子,再去拿点糕点。”
半月飞快的出去,过一会,手里拎着一个小篮子,怀里鼓鼓囊囊的,她将盛好的一盘饺子放进去,然后将糕点和糖果放在边上,最后用布盖起来。
然后小心翼翼的将篮子提起来。
满月很不放心,“走,我帮你拎着,送你过去,你这样拎着,要是路上摔一跤,里面的东西撒出来怎么办?”
半月撅着嘴拒绝,“不用不用,我都这么大人了,你不用担心。”
她用胳膊扛着篮子,让篮子靠在自己身侧,笑眯眯道出了门。
人走后,何氏朝满月努努嘴,满月会意的点点头,起身出去。
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两人手牵着手回来。
“东西都给香丫了?”
何氏笑着问道。
半月点头,“给了,我亲眼看着香丫吃下去的,香丫吃不完,剩了一半留给她姥姥吃。”
“没见到香丫的舅舅吗?”
“见到了,宝泉叔和大壮哥都在家,水草婶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了。”
满月笑着说。
这样说来,今天香丫在家里应该挺好过的。
“回来的时候,香丫想跟着我来,我让她今天在家里陪陪秋婆婆,明天再来。”
半月脸蛋红红的说。
“你做的对!毕竟今天过节,明天你水草婶子应该就回来了,到时候香丫再来咱家帮忙。”
何氏赞赏道。
“对了,回来前,宝泉叔说明天他们就要开始收麦子了,问咱们家需要人帮忙不,若是需要,过两天他来给咱们家帮忙。”
满月突然想起来宝泉叔说过的话,赶紧告诉母亲。
说完又看看长姐,她才想起来,现在家里是长姐当家。
家里有十五亩地,听上去很多,沈溪月却知道,地虽然多,但是一亩地产出来的麦子最多也就两百斤左右,像沈溪月家的地,大部分都不怎么肥,一亩地能有一百斤麦子就不错了。
收的少就不说了,关键还不好收。
沈溪月是有些头疼的。
何氏摇摇头,“不用不用,咱们家地不算多,咱们一起忙一忙,有个十来天就收完了。”
“明天把外面院子好好打扫一下,滚一滚,等麦子收回来就摊在外面院子里。一边收一边晒,这样等收完麦子,麦粒基本上就打出来一半了。”
沈溪月没有拒绝,“行,那咱们明天把外面院子弄好,后天也开始收麦子吧,这些天就让半月和香丫在家里看门,照顾牲口,咱们四个下地干活。”
沈溪月想到了空间里的桃树。
看样子,桃子可以派上大用场了,到时候,她每天摘两个桃子出来,四个人每天吃半个桃子,就不信没力气干活。
对了,还要再画两个割麦子的镰刀出来,有了好工具,收割起来就快了。
沈溪月这个身板现在还是挺结实的,原身以前经常干活,加上这段时间吃得好,睡得香,沈溪月觉得全身都有力气。
“娘,今天反正没事干,要不多和点面,你做点手擀面,我们晒干,等收麦子的时候,回来做饭也快,锅烧开直接就可以下面条,到时候也不用再和面擀面。”
何氏连连点头。
“对了,再烙几个锅盔,到时候去田里带着,全部用白面弄,收麦子比较辛苦,咱们不用节省。”
何氏听的目瞪口呆。
满月和清风喜滋滋的。
两人都劝何氏。
“娘,听长姐的,长姐这样说了,肯定是有准备的,你就放心弄吧。”
何氏这才点点头,“行,听你的,反正啊,自从听你的话,家里就没缺过吃的。”
于是,下午何氏擀了五次面,每次都是好大一块,她一边擀,沈溪月和满月一边在院子里铺开来晒。
大概算了下,这些面可以吃十来顿。
天快晚的时候,何氏又开始和面准备烙锅盔。
锅盔烙出来,差不多一寸多厚,足足烙了五张。
最后,何氏心疼的看着缸里的面下去了大半,捂着胸口心疼的不行。
沈溪月笑着劝人,“娘,别心疼,吃完了我们再买,再说了,新麦子马上就下来了,咱们不愁吃的。”
何氏忧心道:“娘不敢大意啊,这麦子一收上来,征粮的就会来,到时候还要交人头税,听说一个人要交一钱。”
“前两年咱们这样的人家是不用交的,家里有一百多亩地的才会征收,就是从去年开始,才有了这个人头税,也不知道今年怎么样。”
麦子要收了,何氏看上去并不高兴。
她担心今年交的比去年多,去年一钱可以打发,今年真的不好说。
“对了,中午跟孙大娘说话,她说听她家老大说,镇上最近不太平,好多人在抢粮食,说是好像要打仗了,我当时就那么一听,根本没放在心上,现在不知道咋回事,心里慌的厉害。”
沈溪月想了想说:“娘,不管怎样,这些事情目前都是未知的,先不要想那么多,等事情发生了,咱们再解决,还有,等麦子收上来,咱们到时候看情况。”
“有我在,娘你不要怕。”
何氏点点头,“溪月啊,娘不怕,娘就是害怕到时候万一发生动乱,娘到时候保护不了你。”
清风说:“娘,我们最近都在练功夫,我们保护你。”
何氏泪盈盈的看着四个孩子,心里热乎乎的。
晚上喝了点稀饭,吃饼就菜,想着明天要早起,一家人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沈溪月去空间,发现童大和童二已经在干活了,两人将石墨和石臼按在院子的东南角,一个专门捶米,一个推石磨。
旁边地上,已经整整齐齐放了两袋面粉,麸皮也专门装了两袋子。
大米也装了一大袋。
沈溪月很高兴,夸了两人几句,然后去房间里画了两把镰刀。
家里有一个,刀片不太锋利,今天她准备自己磨一下。
沈溪月想了想,又多画了两个刀片。
做完这些,她才放心出去。
何氏早早就起来做了早饭,这会已经在清扫院子。
满月几个在院子里呼哈呼哈练着,一个个像模像样的。
早饭是菜粥,青菜很多,粥煮的很烂糊,咸香适口,非常好吃。
沈溪月给自己盛了一碗坐在门槛上,一边吃一边看弟弟妹妹做收尾动作。
几个人拉伸的样子,让沈溪月一瞬间就回到了现在。
“长姐,你看你,天天都比我们起来的晚,你都不练,咋就那么厉害呢?”
半月有些不服气,笑着问长姐。
沈溪月笑眯眯看着她,“我是神仙眷顾,跟你们不同,你们就好好练吧,能坚持下去,满一年的话,你们就会很厉害了,到时候虽然不是我的对手,但对付一个或者两个成年男子,肯定是可以的。”
半月眼睛睁圆,“长姐,只能对付一两个人啊,我以为可以对付一群人呢。”
沈溪月佯装翻白眼,“好家伙,你这口气,真是不小,你长姐我呀,都不敢这样说,我一个人对付三个男子,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你竟然还想对付一群人,那你可有的练的,再说了,你还小,再厉害,天生的力气悬殊,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那我就多练一会,我要追上长姐。”
半月听长姐一个人可以对付三个人,她练习一年就能对付两个人,那要是练个一年半或者两年,肯定能追上长姐。
她就想做像长姐这么厉害的人。
三人调息休息一会,也过来吃饭。
吃完饭,几人出去,香丫这时候正好过来,半月拿了饼,带着一水袋凉白开,将花花和月白放出来,然后带上大黑,往屋后面山坳里走去。
那边草多,牛羊吃饱的同时,她们还能每人割一背笼猪草。
她们出去,鸡鸭也跟着一扭一扭去了。
那只最小的鸡已经长了大半了,身上白生生的,羽毛油光水滑的,非常好看。
半月总喜欢抱着它。
沈溪月想起来,空间里还有三只母鸡,她打算这两天借个由头,将那三只母鸡带出来。
马上收麦子,要好一点,每天多弄点鸡蛋补补。
地上的石子捡完,何氏和沈溪月去借石轱辘,有的人早几天就把院子碾平整了,这两天也有不少人用石轱辘。
村里一共有五个。
两人到中场的时候,田大叔和田大婶正好也在,正在商量着下午来拉石轱辘。
见沈溪月和何氏过去,田大叔连忙说:“溪月啊,你们家也要用石轱辘吗?”
沈溪月点点头,“田大叔你们什么时候用?”
田大叔笑笑,“不急不急,你们先用,我们晚点用没事。”
听他这样说,沈溪月看了田大婶一眼,笑了笑,“田大叔,先来后到,你们先来的,你们先选。”
村正二儿子张满仓正在记录时间,听沈溪月这样说,他嘿嘿一笑,“溪月啊,田大叔下午要用,上午是空着的,你看……”
见有人朝这边走来,沈溪月连忙说:“那行,那我们就上午用。”
张满仓点点头,“那行,我给你们记上,下午田大叔直接去你家院子拉轱辘。”
说完看了看沈溪月身后,“溪月啊,这轱辘可不轻啊,你咋没把你家牛牵来呢。”
沈溪月挠挠头,“忘记了,没事,我跟我娘拉回去也一样。”
田大叔连忙说:“我和你大婶帮忙,给你们拉过去。”
张满仓放下木板,“我也来帮忙。”
石轱辘是圆的,中间有个洞,一根女人手臂粗的木棍插在里面,木棍两端捆了绳子,绳子这边往前拉,就能将石轱辘滚动起来。
田大叔和张满仓刚将绳子捡起来,准备往肩膀放,赶来的人叫道,“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