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起来了吗?娘今早做了菜团子,快起来吃,可好吃了!”
屋外,本月一边舔嘴唇一边喊人。
跟个小馋猫一样,已经迫不及待了。
沈溪月放下画笔连忙出了空间。
“来了来了!”
沈溪月下炕出屋,正好看到半月在咽口水,顿时被她逗笑了。
“半月啊,现在咱们家不缺吃的,你咋还这么馋呢?”
半月不好意思笑笑,赶紧把嘴角擦擦。
“长姐,我也不知道咋回事,现在明明每天都能吃好吃的,还能吃饱,可是我就是馋的不行,只要碰到吃的,我就忍不住流口水。”
“长姐,我这样是不是很不好?”
半月仰起头问她。
沈溪月过去,手在她头上摸摸。
“半月,你很好,喜欢吃就吃,没什么不好,只要别吃撑就行。”
她笑着安抚她。
心里也明白,半月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以前饿怕了。
“半月,我很喜欢跟你一起吃饭,跟你在一起吃饭,感觉特别香!”
半月一听,长姐是在夸自己,顿时高兴的眉开眼笑。
菜园子里的菜不少,何氏一早就拔了不少过来,用青菜做了菜团子,青菜切碎放一点盐,捏掉一点水分,然后加一点黑面和白面进去,团成一团在锅里蒸熟。
两人进厨房的时候,满月已经调好了酸辣汁子,何氏给每人盛一碗稀饭,一大盘菜团子放在桌子中间。
清风这时候也进来了,一家人团团坐下。
沈溪月夹了菜团子,在酸辣汁子里蘸一下,送到嘴边吹了吹,慢慢咬一口。
只一口,沈溪月就疯狂点头。
“好吃,娘!这个真不错!”
这个菜团子让沈溪月想起了外婆。
外婆以前也喜欢做菜团子给她吃,在外婆眼里,任何菜都可以做菜团子吃。
沈溪月那时候总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菜团子。
外婆每次调的汁子都很好吃,那些菜团子蘸汁子非常好吃。
沈溪月看何氏一眼,似乎从她身上看到了外婆的影子。
吃着吃着,半月突然盯着大盘子里的菜团子,“娘,锅里还有没有菜团子?”
何氏愣了下,笑着说:“咋了?盘子里的不够你吃?”
半月摇头,“不是不是,我想给香丫留两个菜团子。”
何氏闻言呵呵笑着,“留了留了,刚往出拿的时候,我给香丫拿出来了。”
“放心吃吧!”
香丫放下心来,专心吃自己碗里的菜团子。
“娘,一会吃完饭,我跟满月去镇上,顺带买糯米和小米回来,明天咱们包粽子。”
何氏点头,“行,再有两天就是端午节,早点包完,咱们早点吃,过完端午,就该准备收麦子了。”
说到这里,何氏脸上有点兴奋。
“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饭后,满月要去刷锅洗碗,被何氏将手里的碗夺过去,催她赶紧走。
“跟你长姐早点去,早点回来,日头大,回来晚了晒得慌!”
满月赶紧洗手,出来的时候,沈溪月和清风刚把牛车弄好。
两人上车去往镇上。
牛车走的飞快,两人说着话。
“……长姐,你给咱们家买猪买羊的,银子应该快花完了吧?”
说着话,满月突然忧心道。
沈溪月笑了笑,“这个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赚钱的,现在家里的事情基本上也摆顺了,没事我俩就出来看看,说不定能有赚钱的好点子。”
听长姐这样说,满月连忙点头。
“对了长姐,上次你不是说娘调的饺子馅好吃,你说咱们去镇上摆摊卖饺子,现在还能行吗?”
“现在不行!”
沈溪月摇摇头,“粮食最近涨价厉害,没法卖,等等再说,现在先找找其他赚钱的法子。”
“好,我听长姐的!”
很快到了镇上,刚进镇子,路边就有人买草帽和筐子,沈溪月二话不说买了两个草帽。
太阳一出来,照在人身上还挺晒的。
拿帽子在头上试了下,凉快不少,又看看花花,过去想给它试试。
花花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似乎看懂了她的意思。
扭头微微晃了晃,表示自己不需要。
沈溪月笑着拿开。
“你想要也不给你买,你这头这么宽,买了你也带不上。”
花花又看她一眼,似乎有些不乐意。
一个草帽五文钱,沈溪月付了十两银子,跟满月离开,直接去了粮油铺子。
果不其然,跟沈溪月预料的一样,米面的价格又涨了。
大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一百三十文一斤。
白面更不用说,就连麦子都涨到了一百文一斤。
简直是疯了。
沈溪月买了三斤糯米,两斤小米,花了近三百文,满月在一旁看的咋舌。
村正说临近农忙,这样涨价是正常的,但是沈溪月觉得这就是不正常。
从粮油店出来,她问满月,“去年这时候你还记得吗?粮食价格有没有涨?”
沈溪月自己不记得了,没有多少印象。
满月仔细想了想,慢慢摇头,“好像没有,去年有一次,我来镇上找你,好像就是快端午节的时候,二婶带我来买米,我记得不像现在这样。”
那就是了!
沈溪月没有心思转悠,看看天色,现在还早,想了想,压低声音道:“满月,走,跟我去一趟县城,我们去看看那边怎么样。”
来阳县在柳河镇西南边,距离这里差不多有三十多里路。
满月一听,有些紧张,“长姐,咱们都没去过来阳县,你说那里会不会很危险?咱们会不会赶不回来?”
“不会,咱们有花花,它跑得快,咱们现在就出发,尽量赶在吃晌午饭的时候到县城,等在那边吃了饭,咱们再回来,天黑之前肯定能到家。”
“可是长姐,咱们都是女子,万一在路上碰见坏人,那该怎么办?”
满月紧紧抓着长姐的袖子,一脸紧张。
沈溪月刚要说话,猛然看见前面不远处的两个人,顿时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