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沐浴在战火的年代,华国的形势尤为险峻。
风雨飘摇的家国,流离失所的百姓。
青玉一出生就是孤儿,从小食不果腹,长大一些后他因为好样貌和好嗓子学起了唱戏。
虽然为了唱好戏吃足了苦头,但是他也因此成功的活了下来。
加入组织是他自愿的,立下的宣誓“为国为民”也是发自内心,因为他认字读书,知晓有国才有家,也明白,想要建设安稳的祖国,总得有人站出来去做一些事情。
他虽位卑又弱小,但他聪慧不胆怯,他最终做到了他想要做到的事情,成为了星星之火中的一缕。
青玉年迈时写下来回忆录,并且调皮地将回忆录的名字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烽火佳人》。
后来的读者读了它总是忍不住问,青玉对军官有过真心吗?
但其实答案早就藏在了他给军官的遗书之中。
——
当荧幕黯淡,放映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时,依旧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们久久不能回神。
导演拍得好,演员演得好,故事讲得好,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一部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影片了。
是爱情,是谍战,是悲剧,是艺术。
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都很值得人回味。
之前被剧情误导的袁文彬长长地叹了口气,是了,能入围坎城电影节,并且作为第一部展映的影片,怎么可能会如他所想的那样?
袁文彬下意识的环顾了四周,最后视线锁定在了林年的身上,眼神复杂极了。
之前他看林年演的钟卿,虽然觉得演得好,可那毕竟只是一个古偶里的配角,看不出太多的东西,看了《烽火佳人》后,他才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可怕之处。
演得太好了,好到他有一种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那对女子神态的拿捏,那复杂有层次感的眼神戏,乃至台词功底都有一种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之感。
唉,后生可畏啊!
章子瞻看到的东西比袁文彬多,赞叹也更甚。
林年……
章子瞻侧过头,看林年的眼神异常的灼热。
平替这种东西,果然是最大的谎言。
正品就是正品。
他真是猪油蒙了心,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别说他们了,艾伦自己在看完影片后,都有一种怔然和惊喜之感。
他拍得可真好啊!
这样都不能赢过章子瞻,他也是没法了。
哈维也很激动,演技这种东西除了自己积累,导演调教,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和自己对戏的人。
对戏的人接不住戏,不仅出来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无法令人全力以赴的去发挥自己。
只有对戏的人都是势均力敌之辈,演技上限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他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他能感受到自己有大幅度的进步,现在换个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演技,发现果真如此。
他已经可以想象得到,等电影上映后,他戏约量和片酬猛增的场景了!
所有人里头最淡定的要属林年。
林年喜欢在拍戏的时候燃烧自己,燃烧完之后,就只剩下冷静。
他冷静的审视着自己的表现,反思着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审视着影片成片的叙事和节奏问题,最终他给影片打了一个高分。
大概率能拿奖的。
林年心中这么想着,却没有说出来。
接下来林年又坐着看了几部影片,其中包括章子瞻的电影。
章子瞻之前的作品林年看过几部,说实话,在他看来,某个角度来看,章子瞻的作品质量是在逐部下降的。
章子瞻的拍摄水平愈发成熟,可是一部好作品,一个好导演,镜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故事,内核,情感,表达方式,思想……等等,这些才是比较关键的。
偏偏章子瞻在这些方面的实力有所减弱。
原来的章子瞻风格大胆,灵气十足,让人眼前一亮,现在却有一种灵感丧失后的匠气、颓靡之气。
林年看完章子瞻的这部电影之后,就知道《烽火佳人》稳了。
章子瞻并没有新的突破,综合水平不错,但离得奖,还差口气。
以及袁文彬在影片中的表现,亦不如他。
林年看完自己想看的几部影片后就离场了,接下来的日子,林年不得不忙碌起来。
倒不是别的,全都是各种访谈,为了给《烽火佳人》做宣传,这些都是推拒不得的东西。
展映过后,看过展映的影评人和媒体尚且还不能剧透,可是在不涉及剧透的情况下,他们把林年夸得天花乱坠,仿佛全都被林年重金收买了似的。
就连袁文彬都在微博上感叹和夸赞了一波——因着林年的谅解和态度,他也放下了那点尴尬,在微博上敢于发表这种类似于打自己脸的言论。
出圈的天价红毯造型,被交口称赞,寄予厚望的入围作品,这段时间里,林年的话题热度,讨论度,飙升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这便导致了林年要面对的采访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当然,王萱自然是做过筛选的,大部分直接拒绝,有些是集体采访,只有极少部分才能来到林年的面前,对他进行一对一的采访。
按道理来说,一对一的采访资格来之不易,都该珍惜机会,认真对待才对,但依旧出现了一场意外。
一家媒体在给林年做采访的时候,没有打过招呼,没有经过允许便早早的便打开了摄像头,并且进行了直播。
彼时林年正在为采访做造型,正在化妆。
主持人是个年轻女性,林年见她似乎有些紧张,主动与她聊起了几句轻松简单的话题,例如这边的天气,美食,她们的栏目风格。
原本简单的对话,猝不及防的出现了一句:“林老师,你在坎城电影节红毯上的造型真好看,我看网上说你一个手持就价值过亿,这是真的吗?”
女主持的声音重新变得干涩紧张,问话的语气也透出几分僵硬。
林年本就不是粗心的人。
他抬起头,扫视了一圈,然后很快的锁定了摄像头。
他的眼眸深邃而凌厉,把拿着摄像机的人和屏幕后的人都看得心中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