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正好,不燥不烈,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胡同里,暖洋洋的。李晓东骑着三轮车,慢悠悠地往百货大楼赶。车斗里空荡荡的,他心里却盘算得满满当当——今天要给家里添两样大件:一台缝纫机和一台收音机。
三进四合院里,秦淮茹怀着孕,做针线活费力气;梁拉娣带着几个孩子,缝缝补补的活儿不少;娄晓娥和何雨水也常做些针线活,有台缝纫机,能省不少事。收音机呢,既能听新闻,又能听戏曲,老的小的都喜欢,晚上院里热闹,也能添点乐子。
路过于莉家那条胡同时,他心里一动——于莉姐妹俩也总做针线活,于母身子骨不好,有台缝纫机也能帮衬着;于父爱听评书,收音机正好能派上用场。索性,给于家也捎一套。
到了百货大楼,门口排着长队。买缝纫机和收音机都得凭票,幸好他早有准备——之前帮供销社主任解决了点麻烦,对方硬塞给他几张紧俏票,正好派上用场。
“同志,要两台‘蝴蝶牌’缝纫机,两台‘红灯牌’收音机。”李晓东把票递给售货员。
售货员看了看票,又看了看他,有些惊讶:“一下子买这么多?”
“家里人多,用得上。”李晓东笑着说。
“行,稍等。”售货员动作麻利,很快就把东西打包好。两台缝纫机装在大木箱里,收音机则用硬纸盒装着,都沉甸甸的。李晓东雇了两个搬运工,把东西搬到三轮车上,用绳子捆结实。
往回走时,三轮车明显沉了不少,他蹬得有些费劲,却心里高兴。路过副食店,又买了些红糖和奶粉——秦淮茹怀孕需要补,于母也能喝点奶粉养身子。
先到了于莉家的四合院。刚把车停在门口,于莉就从院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件没缝好的衣服。“李大哥,你这是……”看到车上的大箱子,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给你们添点东西。”李晓东笑着跳下三轮车,“快搭把手,搬进去。”
于父于母和于海棠也闻声出来了,看到缝纫机和收音机,都愣住了。“晓东,这……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于父连连摆手,脸都急红了。
“叔,您别着急。”李晓东解开绳子,“缝纫机是给莉儿和海棠做活用的,省点力气;收音机给您解闷,听听评书啥的。都是我托朋友弄的,没花多少钱。”他故意说得轻松,怕他们有心理负担。
“那也不行啊。”于母也急了,“你给我们的够多了,再要这个,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于莉看着那台缝纫机,拉了拉母亲的手,小声说,“李大哥也是一片好意。”
于海棠也说:“爸,妈,既然是李大哥的心意,就收下吧。以后我们多帮李大哥干点活,也算报答了。”她说着,已经挽起袖子,和李晓东一起把缝纫机抬进了屋。
缝纫机放在东厢房的靠窗位置,阳光正好照在上面。于莉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灰尘,手指拂过光滑的机身,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欢喜。“真好看。”她小声说,眼睛亮晶晶的。
于海棠则把收音机放在正房的桌子上,插上电源,拧开开关。里面立刻传来清脆的戏曲声,是马连良的《空城计》,于父一下子就听入了迷,嘴角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
“你看,这不挺好的吗?”李晓东笑着说,“以后莉儿做活用缝纫机,叔听戏用收音机,多方便。”
于母看着丈夫和女儿们高兴的样子,眼圈红了:“晓东,你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们这辈子都还不清啊。”
“阿姨,您别这么说。”李晓东拿出红糖和奶粉,“这个给您和叔补补身子,阿姨您冲点奶粉喝,对咳嗽好。”
于莉接过东西,眼圈也红了,她走到李晓东身边,小声说:“李大哥,谢谢你。”声音里带着哽咽,却满是真诚。
【叮!于莉收到心仪礼物,情感浓度激增,爱慕值提升至97\/100(情根深种)。】
李晓东心里一暖,看着她泛红的眼眶,轻声说:“傻丫头,跟我还客气啥。快试试缝纫机,看看好用不。”
于莉点点头,找出块碎布,坐在缝纫机前,脚轻轻踩动踏板。“嗒嗒嗒”的声音响起,针脚均匀细密,比手缝快多了。她笑得眉眼弯弯,左边嘴角的梨涡浅浅的,在阳光下格外动人。
于海棠靠在门框上,看着妹妹高兴的样子,又看了看李晓东,眼神柔和了许多。她走到收音机旁,换了个频道,里面传来广播员清晰的声音,正是她熟悉的工作领域,嘴角也微微勾起。
【叮!于海棠感受到生活改善与主角心意,情感壁垒进一步消融,爱慕值提升至83\/100(认可加深)。】
又坐了会儿,李晓东起身告辞:“我得回去了,家里还等着用呢。”
“留下吃饭吧,我这就去杀鸡!”于莉急忙挽留。
“不了,下次吧。”李晓东摆摆手,“等你们用顺了缝纫机,给我做件新褂子就行。”
“哎,一定!”于莉笑着答应,眼里的欢喜藏不住。
于父于母送他到门口,一个劲地说“谢谢”,于海棠则默默地帮他把三轮车推出胡同,看着他的背影,轻声说:“路上慢点。”
“知道了。”李晓东回头笑了笑,蹬着三轮车往三进四合院赶。
回到家时,院里更热闹了。秦淮茹、梁拉娣、娄晓娥、何雨水和秦京茹都围在三轮车旁,看着上面的缝纫机和收音机,眼睛都亮了。
“晓东,这是买给咱们的?”梁拉娣嗓门最大,伸手摸了摸缝纫机,“乖乖,还是‘蝴蝶牌’的!”
“是啊,以后做针线活就省事了。”李晓东笑着跳下车,“快搬进去。”
男人们不在,几个女人也不含糊,娄晓娥指挥着,秦淮茹和何雨水扶着,梁拉娣和秦京茹用力,很快就把东西搬进了屋。缝纫机放在堂屋靠窗的位置,正好能晒到太阳;收音机则摆在炕桌上,一打开,里面就传来欢快的歌曲。
孩子们围在收音机旁,听得津津有味,小当和槐花还跟着哼唱,惹得大家都笑了。
“晓东,你咋想起买这些?”秦淮茹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眼里满是笑意,“肯定花了不少钱吧?”
“钱的事不用操心。”李晓东捏了捏她的脸,“以后你做孩子的小衣服,用缝纫机省劲。”
娄晓娥打开缝纫机的箱子,拿出说明书翻看:“我以前学过一点,回头教你们用。”
“那太好了!”梁拉娣高兴地说,“我那几个小子的衣服,缝缝补补的,可费劲儿了。”
何雨水和秦京茹也凑过来看,眼睛里满是新奇。何雨水小声说:“李大哥,以后我也学,给你做衣服。”
“好啊。”李晓东笑着点头。
晚饭时,院里的气氛格外好。收音机里放着评书《岳飞传》,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大人们边吃饭边聊天,说着用缝纫机做新衣服的事。秦淮茹给李晓东夹了块肉,轻声说:“以后别总买这些贵重东西,家里够用就行。”
“没事,只要你们高兴就好。”李晓东笑着说,“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以后还会有更多好东西。”
大家都笑了,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院里的石榴树,也照亮了堂屋里那台崭新的缝纫机和收音机。“嗒嗒嗒”的缝纫声和欢快的广播声,交织成一曲温馨的乐章,在这方四合院里,久久回荡。
李晓东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踏实又满足。无论是三进四合院的热热闹闹,还是于家小院的安安稳稳,只要身边的人都能过得舒心,他做的这一切,就都值得。生活就像这缓缓转动的缝纫机轮,一针一线,都在编织着越来越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