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院子花了多少钱?手里钱还够用吗?”
这是刘英最关心的问题。
“够用。”
姜悦从柜子里拿点心红枣啥的摆在炕桌上。
“总共花了980块钱,钱的事您别担心,没拉饥荒,建平每个月都能往家拿五十五块钱呢,怎么着都够用了。”
“这话倒是没错。”
刘英没揪着钱的事再多说,知道不缺就行。
不过还有很多地方要操心。
“院子到底也有些年头了,回头让你爸来看看,瓦片啥的看看要不要修整,炕、烟囱啥的也得通通,否则等雪下来,可就不好弄了。”
至于刚才说让姜卫国看看,那就是打发人的话。
小年轻懂啥修整房屋啊。
这都是正经问题,都为她考虑到了。
姜悦靠在她肩上,“妈您真好~您说的这些我都没想到呢,幸好您提出来,否则等入了冬,可就麻烦啦,果然有爸妈的孩子是块宝呀~”
彩虹屁不要钱的往外冒。
当父母的就乐意听这些,瞧把人哄的都笑的眉不见眼了。
“妈就生了你这么个闺女,又不能常在跟前看着,还不得替你多操操心啊。”
说到这个,姜悦倒是想起自己二哥了。
“妈,这个月二哥有没有写信回来?今年能回来过年吗?”
说起几千里外当兵的二儿子,刘英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既自豪,又牵肠挂肚。
“这个月没收着信,估摸着又出任务去了,至于过年能不能回来...去年他把探亲假让给战友,今年咋说也该回吧。”
刘英都怅然了,“再过半个月是你二哥生日,待会我去打个电话,看能不能联系上。”
她给老二做了双冬鞋还有两双鞋垫,虽说可能能穿的机会很少,但是她当妈的一片心意。
对了,老二也喜欢吃她做的蘑菇酱,这个也得寄几瓶。
就是瓶子不太够用了。
“闺女,你这有空的罐头瓶没有,我有用。”
这话题跳跃的飞快。
姜悦爱吃水果罐头,还真攒了四五个罐头瓶。
“有的,等你回家我给你带上。”
“正好待会我也要出去,咱们一块去给二哥打电话吧,我也想二哥了。”
二哥对她也很好,不说小时候跟大哥两个什么好吃的都想着她。
当兵后,更是每个月都给她寄五块钱,等后来当上连长,零花钱也给她涨到十块。
她结婚时还给了一百块钱添妆。
想到这,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来城里住了快大半个月,别说打电话,连信都没给二哥写。
不过羞愧也就那么一瞬,毕竟她买毛线的时候也准备了二哥的份呢!
“成啊,你二哥就乐意跟你说话,他要知道你现在有了城里户口,肯定也替你高兴!”
刘英心情又变好了。
她生了三个儿女,老大两口子踏实孝顺,老二出息争气,闺女生活顺心,谁能有她有福气啊!
“那您把麦乳精喝完,咱们就走。”
姜悦行动起来也是雷厉风行。
“大哥,我们去给二哥打电话,你要不要去?”
姜卫国想了想,还是摇头,“回头我给他写信吧,电话费贵。”
刘英很赞同,“别管他了,咱娘俩去。”
“好,那大哥你到屋里烤火吧,想吃啥你自个儿拿。”
姜悦也不勉强,因为电话费确实挺贵。
该省省该花花嘛...对吧。
于是姜悦就载着刘英出门了。
然而,电话没能联系上。
没办法,也不好多问,只能回头写信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刘英宽慰自己,这些年基本上也习惯了,心情很快又缓过来。
姜悦转移她的注意力,“妈,中午留下吃饭吧,咱去供销社买点菜。”
至于熊爱国家,下午去也无妨,送谢礼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行,我闺女留我,我还能空着肚子回家啊。”
刘英把闺女的话听了进去,没再说省钱啥的话扫兴。
果然,见她应的爽快,姜悦也很高兴。
也是运气好,到供销社,听到有人喊了句,有海鱼卖,还不用票。
刘英直接冲进人群,“小悦你别进来,妈能抢着!”
她身上也带钱了。
一眨眼功夫,就被人群淹没。
“...老妈英勇啊!”
姜悦自认没那个战斗力,她还是去食品站看看吧。
食品站也在供销社,属于它的下属单位,主要售卖各种肉类食品。
结果也是人挤人。
不过至少还有秩序,排队吧。
看了眼,她前头至少有二十多个人,希望轮到她还能有肉。
......
幸运的是,前头的人留下半斤瘦肉给她。
然而,姜悦觉得她要真把肉票买这块瘦肉,刘英同志一定会削她。
所以...
“同志,我要这两只猪蹄,两根大棒骨,还有这颗猪心。”
除了这些,是真没别的了。
就这,排她后头的婶子还叫她让一只猪蹄出来呢。
让是不可能让,她家都不够吃。
蔬菜啥的不用买,刘英同志带来的那么大一背篓,又够吃大半个月。
她寻思着家里自留地种那点菜,全给她捎来了。
“闺女~!”
刘英同志欣喜的声音响起,姜悦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溜达到门口。
“妈!”
两人跟会师似的。
不过刘英还真有战利品。
但这不是炫耀的地方,连忙招呼道:“中午有这玩意就成了,咱快回家!”
只恨出门时没背篓子。
八九条比胳膊还长的带鱼挂在手上,太显眼了!
眼看已经有人要上来拦她们,姜悦哪敢耽误,果断道:“走!”
不开玩笑的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大过一切!
一出供销社,路上行人反而少很多。
姜悦踩风火轮似的踩着脚蹬子,给行人留下一串诱人的鱼腥味。
到家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冷,脸蛋红扑扑,只是后背湿了大半。
“妈,我去换件衣服。”
“哎,赶紧去。”
刘英眼神都没给她这个亲闺女,注意力全在带鱼上。
“...终究还是错付了。”
姜悦哀怨。
不过,她想到香煎带鱼、红烧带鱼...吞了吞口水,那是真好吃啊!
完美诠释什么叫民以食为天。
这真是华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