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沈家堂屋的阳光格外暖。煤炉里的蜂窝煤烧得正旺,偶尔发出 “滋滋” 的轻响,把八仙桌上的房价表、统计年鉴都烘得带着点暖意。沈浩趴在桌边,手里攥着那几张复印的《县城统计年鉴》页面,苏晴坐在旁边,指尖还沾着点彩笔的颜料 —— 是刚才给晓雅画 “未来阳台向日葵” 时蹭上的,晓雅则捧着个搪瓷杯,里面装着甜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桌上的户型草图。
“李姨,您看这数据,” 苏晴先开口,把统计年鉴页面推到李秀莲面前,“1995 到 1997 年每年涨 15%,一中附近还多涨 5%,要是现在不买,明年再看,说不定每平又得贵几十块。” 晓雅赶紧接话:“我妈也说,现在住的地方离学校远,冬天骑车冻手,要是住近点,我就能跟晴姐、沈浩一起走路上学,还能一起写作业!”
李秀莲拿起页面,指尖划过 “310 元 \/ 平” 的数字,又看了看沈浩画的房价预测曲线 —— 红色的铅笔线一路向上,在 “县一中附近” 的位置画了个醒目的星星。她想起昨天去张奶奶家,张奶奶叹着气说孙女明年上一中,想在附近租房子,问了两家都要六十块一个月,比去年贵了十块;又想起苏晴妈妈上次来串门,说租的房子总涨房租,怕哪天又得搬家。这些零碎的话,此刻跟桌上的数字凑在一起,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浩浩,你爸说的流动资金,咱们真的够吗?” 李秀莲没直接说买房,先问起沈浩最关心的事。沈浩立刻翻出家里的资产台账,是爸爸用蓝布包着的硬壳本,里面记着每笔存款和支出:“妈,你看!95 年那 45 万里,20 万定期去年到期转存了五年,但活期还有 12 万;小卖部存货 8 万,暑假就能卖完回笼;外婆的应急钱剩 2 万,咱们付首付才一万九,就算拿 2 万当首付,剩下的活期还有 10 万,够小卖部进大半年的货,一点不影响周转!”
他怕妈妈不信,还拿过算盘,“噼里啪啦” 拨得响:“12 万活期 - 2 万首付 = 10 万,小卖部每月进货 2 万,10 万够 5 个月;存货 8 万暑假卖完,还能再添 8 万活钱,根本不用愁!” 苏晴也跟着点头:“我昨天跟图书馆的王老师聊,他说现在集资房是县城头批能办产权的,以后想换房也方便,不会砸在手里。”
正说着,堂屋门 “吱呀” 一声开了,沈建国扛着个工具箱走进来 —— 刚去胡同口帮老王修完收音机,工具箱上还沾着点焊锡灰。“你们这围着桌子聊啥呢,比修收音机还热闹?” 他放下工具箱,伸手摸了摸沈浩的头,指尖还带着点外面的凉意。
“爸,咱们商量买房的事呢!” 沈浩赶紧把台账和房价表推过去,“妈算了,咱们拿 2 万当首付,一点不影响小卖部周转,还能给我和晴姐、晓雅留着上学的钱!” 沈建国拿起台账,眉头轻轻皱起,翻到活期存款那页,指尖在 “12 万” 的数字上停了停:“12 万看着多,但不能都动。夏天卖冰棒得囤两台新冰柜,得花 800 多;小卖部的房租下个月该交了,一年 3600;还有浩浩下半年的学费、杂费,也得留 1000—— 这些加起来就小一万,再拿 2 万当首付,活期就剩 9 万,万一厂家要现款进货,手里没活钱可不行。”
李秀莲没说话,转身从里屋抱出个红布包,放在桌上。布包是她结婚时的陪嫁,边角都磨得发毛了,层层打开,露出三本存折:绿色的是沈浩爷爷的退休存折,红色的是小卖部盈利,蓝色的是她自己攒的私房钱。“你别光算支出,也看看这个,” 她把红色存折翻开,指着 “5 万” 的数字,“这是我这三年偷偷攒的,没记在台账里,都是小卖部卖零货攒的零钱,一分没动过。”
沈建国愣了愣,拿起红色存折,指尖划过打印的存取记录 —— 每笔都是几十、几百的小额存款,最近一笔是上个月卖糖果攒的 320 块。“你攒这个干啥?” 他声音有点软,心里知道李秀莲是怕家里应急,平时连件新棉袄都舍不得买。
“就是怕你总为钱愁,” 李秀莲笑了笑,眼角的细纹舒展开,“现在好了,这 5 万加上活期 12 万,一共 17 万。拿 2 万当首付,剩下的 15 万,留 5 万给小卖部周转,5 万存定期,5 万给孩子们留着上学、装修 —— 就算夏天买冰柜、交房租,也一点不耽误。你总说要留活钱,现在活钱够了,还能给孩子们留个安稳住处,多好。”
她顿了顿,又看向沈建国:“你忘了去年冬天,浩浩冻得耳朵通红,还说‘要是住近点就不用起这么早’;晴晴家总搬家,她的物理笔记都丢了两本;晓雅妈妈也跟我说,想让晓雅跟咱们住近点,互相有个照应。咱们攒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吗?现在有机会给他们买个安稳的家,为啥不试试?”
沈建国没说话,拿起苏晴递来的统计年鉴页面,认真地读着 “年均涨幅 15%” 的字样,又看了看晓雅画的 “阳台向日葵” 草图 —— 小姑娘用粉笔画了三个人,站在向日葵旁边,旁边写着 “一起上学”。他想起昨天修收音机时,老王说 “市里的亲戚去年买房,今年就涨了两百”;想起浩浩熬夜画房价表时,眼里的光像星星;想起李秀莲攒私房钱时,舍不得给自己买块新布料。
“行,” 他深吸一口气,把存折推回给李秀莲,“就按你们说的,拿 2 万当首付。不过得说好,剩下的钱得好好规划,小卖部的周转不能断,孩子们的学费也得留够 —— 咱们下周抽时间去建筑公司问问手续,具体怎么交钱、办手续,等问清楚了再说,别着急。”
“真的吗?爸!” 沈浩一下子跳起来,差点碰倒桌上的搪瓷杯,“咱们下周就去问?是不是就能定那两套相邻的房子了?” 晓雅也跟着蹦:“那我能在阳台种向日葵吗?我妈说向日葵能长到两米高,夏天能挡太阳!” 苏晴看着他们,嘴角也忍不住上扬:“要是定了房子,我就能帮着画装修草图了,咱们把 101 刷成浅蓝色,102 刷成粉色,肯定好看。”
李秀莲笑着把存折收进红布包:“别急,下周先去问手续,等问清楚了,咱们再一起去办。现在先把这 2 万留出来,存在单独的存折里,省得跟别的钱混了。” 沈建国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烟盒,却没点烟,反而把烟盒塞进抽屉:“以后少抽点烟,省下来的钱也能给孩子们添点书桌、书架。”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满桌的台账、存折和草图上,把三个孩子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沈浩攥着自己画的房价表,心里满是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