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龙江宝船厂的清晨,是在十万记的斧凿声与号子声中苏醒的。

寅时刚过,郑和身着寻常的青袍,站在船厂最高处的望楼上,目光如这初升的朝阳,冷静地抚过脚下这片宏大的基业。八十座船台沿江铺展,如同八十枚巨大的棋盘,其上初具雏形的宝船,是沉睡的巨兽,在晨光中散发出松木、桐油与汗水交织的、生机勃勃的气息。

船厂总管事李工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望楼,眼角的血丝见证了他又一个不眠之夜。他恭敬地递上厚厚的工单文书:“郑公公,这是今日的工单及各坊进度,请过目。”

郑和接过,快速翻阅,纸页的沙沙声与他沉稳的语调形成对比:“龙骨铺设进度尚可。二百丈的主桅杆,为何标注‘延误’?”

李工心中一紧,忙回道:“回公公,紫金山南坡那棵选定的巨楠,昨日砍伐时出了意外,缆绳断裂,巨木卡在半坡,险象环生,工匠们束手无策。”

郑和立即合上文书,没有丝毫犹豫:“带我去看。”

南山伐木场,地势陡峭。那棵需五人方能合抱的千年金丝楠木,如同一头被触怒的山神,以一种极其危险的姿态斜倚在山坡上,粗大的根系部分已离土,却因角度与重量,被几块巨岩和自身的力量卡死。碗口粗的旧缆绳断裂处,麻丝狰狞地外翻着,像被撕裂的筋肉。数十名匠人围在四周,脸上交织着焦虑与无奈。

郑和未理会众人的行礼,径直蹲下身,手指捻过断裂的缆绳茬口,又仔细观察山坡的土质与巨木卡住的角度。“取备用的南海铁力木缆绳来。”他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再调三百名精壮工匠,带上船厂所有的滑轮与绞盘。”

李工闻言,面露难色,凑近低声提醒:“郑公公,那铁力木缆绳坚韧无比,存量不多,是预备着最后吊装宝船主桅时所用的珍品,用在此处……”

“船无桅不行,木不下山何来桅?”郑和打断他,目光依旧锁定在那棵危木上,“利器当用在要害处。执行吧。”

命令如山,整个船厂的力役被高效调动。正午时分,南山坡上已架设起层层叠叠的滑轮组,粗韧的铁力木缆绳如巨蟒般盘绕在地。郑和登上一处高岩,手持红绿双旗。阳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山岩上,汗水很快浸湿了青袍的后背。

“听我号令!”红旗猛然挥下,“一、二、拉——!”

三百人齐声呐喊,声震山林。缆绳瞬间绷紧,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巨木微微颤动,开始极其缓慢地移动。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成功在即时,东南角一组缆绳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尖鸣,负责那处的工匠被带得一个趔趄。

“停!”郑和厉声喝道,绿旗高举。全场瞬间静止,只剩下缆绳兀自震颤的余音。他跃下岩石,快步走到出问题的滑轮组前,仔细观察缆绳的走向与受力点。“东南角缆绳角度有偏,受力过于集中。调整西向第三组滑轮,角度往西偏三分。”

他亲自动手,与工匠一同校正滑轮的位置,泥土与木屑沾满了袍襟也浑然不顾。

“再试!”

号令再起,巨木这次平稳了许多,沿着预设的滑道,一寸寸向山下的平缓地带移动。当这庞然大物最终安然落地,激起一片烟尘时,整个伐木场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李工激动得老泪纵横。

郑和脸上却无多少喜色。他再次走到那根最初断裂的旧缆绳前,拾起断口,仔细审视。“李工,你来看。”他指着断面,“外侧麻丝磨损严重,参差不齐,内侧却相对完好。这非一朝一夕之力,是有人用砂石反复打磨所致。”

李工俯身细看,脸色顿时煞白:“这……这是人为破坏?!”

“立即彻查今日及昨日接触过此缆绳的所有人等。”郑和的声音冷峻如铁。

船厂的效率此刻展现无遗。一个时辰后,涉事的一名工匠在仓库中被揪出,从他住处搜出了磨坏的砂石和未用完的银钱。面对郑和,他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是……是朝中某位大人府上的管家指使的……小的鬼迷心窍……他们说,不能让……不能让内官建此不世之功……”

郑和沉默地听着,目光投向船厂方向,那里,宝船的轮廓在夕阳下如同剪影。片刻后,他挥了挥手:“押送应天府,交由府尹依法审理。今日之事,封锁消息,不得外传,违令者重处。”

处理完这桩阴险的插曲,郑和未作停歇,立刻赶往核心船坞。这里,最大的宝船“清和号”正在建造中,其船体已高达数丈,巍然耸立,工匠们像蚂蚁般在巨大的骨架间忙碌。

“郑公公来得正好!”船匠大师傅姓徐,是三代传承的造船世家,此刻他眉头紧锁,“水密隔舱的测试,还是出了问题。”

在“清和号”巨大的底舱内,工匠们正用一个巧妙的水车系统,将江水注入新建成的一个水密隔舱。这是郑和借鉴前代江船经验,并结合海外见闻大力推行的新设计,通过将船底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密封舱室,极大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

“漏水了!”靠近舱壁的一名工匠突然喊道。

郑和立刻俯身,果然在隔板与船底的接缝处,看到几缕极细的水流正在渗出。他用手蘸了点水,在舌尖尝了尝:“是江水。问题出在密封工艺上。”

“我们已经用了最好的桐油、石灰和细麻调制的灰浆,反复填塞了三遍……”徐师傅语气中带着困惑与不甘。

郑和凝神思索,手指无意识地在舱壁上轻叩。忽然,他抬眼:“我记得,前朝《武经总要》中提及一种用于城防水利的配方,以桐油、石灰、细麻为基,但需加入适量糯米浆,以增其黏合与韧性。另,《漕船制式》杂篇似有类似记载。”

他立即命人取来材料,在工棚内亲自挽袖调配。工匠们围在一旁,惊讶地看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内官,对油温、石灰细度、麻絮长短乃至糯米浆的浓稀都把握得极其精准。

“桐油需文火慢熬,待其泛起青烟,去尽水分;石灰要过三重细筛,取其最粉腻者;麻絮需一寸寸捻实,不可缠结……”郑和一边操作,一边清晰讲解,动作熟练得如同积年老匠,“最关键便是这糯米浆的浓度,需以木棒提起,能拉出细长不断的丝线方为合格。”

新的密封材料调制完毕,郑和亲自带着工匠,用特制的木槌和铁凿,将混合灰浆一寸寸砸入隔板接缝。他神情专注,汗水顺着额角滑落,与工匠别无二致。

“郑公公……您以前在宫里,也学过这个?”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

郑和手上动作不停,微微笑了笑:“昔年在燕王府当差,整理过前朝遗留的造船典籍。《漕船制式》《海舟图说》,乃至一些残破的番邦船图,都曾仔细读过、揣摩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正好验证。”

夜幕悄然降临,船坞内点起无数灯笼火把,将“清和号”映照得如同白昼中的神物。再次注水测试,一个时辰过去,隔舱内部干燥如初。工匠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徐师傅看向郑和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可以收工时,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在最后的全面巡查中被郑和敏锐地发现了。

“清和号”的船体在初步成型后,进行了一次模拟载重的稳定性测试。通过在船舷两侧施加代表货物与压舱石的重量,观察船体的平衡。测试数据却显示,船身在施加重量后,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右倾。

“这……这怎么可能?”徐师傅拿着测量的标尺,难以置信,“龙骨绝对平直,左右船肋的尺寸、重量,都是对称打造,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

郑和沿着巨大的龙骨走了一圈,又登上脚手架,从不同角度审视这艘巨舰的骨架。船厂的其他官员和工匠也都围拢过来,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宝船的设计关乎数百人性命与使命成败,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在茫茫大洋中都可能是致命的。

“问题不在木材,也不在建造的对称性上。”郑和沉思良久,目光锐利地扫过船底的支撑结构,“是船台。承载‘清和号’的这座船台,经过数月重压,地基可能出现了我们未曾察觉的不均匀沉降。”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立刻派人测量,果然发现船台底部右侧的地基,比左侧沉降了约半寸。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半寸,在巨舰成型放大后,导致了重心的细微偏移。

“必须立即校正!”郑和斩钉截铁,“否则后续铺设船板、安装桅杆,误差会越来越大,终成顽疾。”

然而,如何校正一艘已重达数千吨的巨船骨架?这难题让所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犯了难。强行顶升,可能导致龙骨变形或断裂,前功尽弃;拆卸重建,时间上根本不允许。

郑和围着船台缓缓踱步,时而蹲下查看地基,时而用手轻叩支撑的巨木。夜风吹拂着火把,将他时而凝滞、时而移动的身影投在船体上,仿佛正与这未成形的巨兽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突然,他停住脚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不直接动船,”他指向船台底部那些密集的支撑柱,“我们动船台。利用水的浮力。”

他迅速召集所有工匠首领,在地上用石灰画出简图:“立即在船台右侧下方,开挖一条浅沟,引入江水。同时,准备一百个最大的皮囊,以及所有能搜集到的毛竹。”

命令虽让人困惑,但无人质疑。连夜,船厂右侧灯火通明,一条浅沟迅速挖成,江水汩汩涌入。一百个巨大的牛皮气囊被充满气,固定在船台右侧的支撑柱底部。同时,工匠们按照郑和的指示,将一根根粗大的毛竹打通关节,连接成数十根长长的水管。

“将竹管一端接入浅沟,另一端,”郑和指挥着,“对准那些皮囊与支撑柱的缝隙,持续注水!”

随着竹管中江水不断冲击支撑柱底部和皮囊,地基的泥土在水的浸润和冲刷下,开始变得松软、流动。沉重的船台在自身压力下,开始极其缓慢地、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地向下沉降。而左侧地基保持干燥坚固,纹丝不动。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精细的过程。郑和彻夜未眠,亲自守在船台边,用手触摸支撑柱,用水平仪反复测量,判断沉降的进度。

“停!”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清和号”的龙骨上时,郑和发出了命令。堵塞竹管,排空浅沟。

经过精确测量,船台右侧地基在水的软化下,恰到好处地多沉降了半寸。现在,整个船台恢复了水平,“清和号”的龙骨笔直地横卧其上,重心稳如磐石。

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看向郑和的目光已不仅是尊敬,更带着一种看待神人般的惊叹。徐师傅激动得声音发颤:“郑公公此法,巧夺天工!老朽造了一辈子船,从未想过能以水治地,校正巨舰!”

郑和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万物皆有其理,顺势而为而已。抓紧时间,今日必须完成右舷第三批船肋的安装。”

他回到船厂衙署时,天已大亮。案头等待批阅的文书又堆积如山。但他还是先摊开了那幅巨大的航海图,在图纸边缘的空白处,用蝇头小楷添注下昨夜的心得:

“水密隔舱接缝宜呈斜角,可分水压……”

“主桅基座需加铁箍,以抗风浪扭力……”

“巨舰船台地基须以石料深夯,水测法可校微差……”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三国群美传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