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年二月初十 辰时
宣德城双时守护阁前广场
早春的阳光终于驱散了寒潮的余寒,洒在守护阁前的广场上,让积雪消融后的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泽。青珩穿着一身淡绿色的棉袍,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 “双时抗寒记录册”,站在广场中央的高台上 —— 今天,双时空的居民要在这里召开 “暖春共建大会”,总结寒潮中的互助经验,规划新一年的守护与建设计划。
广场上早已挤满了人,宣德的街坊们带着修缮房屋的工具,天启的渔民们则扛着新制的渔网和海产种苗,孩子们手里举着绘有 “双时同心” 图案的小旗子,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陆珩真和墨青芜站在青珩身边,身后的时空共鸣镜泛着柔和的蓝光,将天启渔村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在广场的幕布上 —— 那里的渔民们也聚集在海边的空地上,与宣德的人们遥遥相望。
“各位双时空的家人,” 青珩翻开记录册,稚嫩却坚定的声音透过扩音符传遍两地,“去年冬天的寒潮,让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宣德的房屋受损、粮食受潮,天启的渔船撞坏、柴火短缺。但幸好,我们互相帮助 —— 宣德的街坊们捐出了柴火和粮食,天启的渔民们在寒潮过后,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新鲜的海产。”
她指着记录册上的条目,一一念出:“王阿婆捐出半袋麦子,张秀才捐出珍藏的木炭,老林叔带着渔民们修复受损的渔船,阿珠和孩子们用体温互相取暖…… 这些故事,都记在这本册子里,也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幕布那头,老林叔的声音传来:“是啊!没有宣德的帮助,我们可能撑不过那场寒潮。现在春天来了,我们渔村准备了新的海产种苗,想送给宣德的街坊们,在城郊的‘双时小渔场’里养殖;还想请宣德的木工师傅,教我们做更结实的渔船,以后再遇到风浪,也不怕了!”
宣德的木工师傅们立刻响应,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去天启传授技艺。王阿婆也笑着说:“我们宣德的农夫们,也准备了蔬菜种子,要送给天启的渔民们,教他们在渔村的空地上种菜,以后冬天就不用愁没菜吃了!”
随着大家的发言,“暖春共建” 的计划渐渐清晰:双时空将成立 “互助工坊”,宣德的木工、农夫、手工艺人定期去天启传授技能,天启的渔民、航海能手则来宣德指导渔业养殖和海洋知识;同时,在守护阁旁修建 “双时储备库”,储存粮食、柴火、药品等应急物资,以防下次遇到灾害时物资短缺;孩子们则组成 “小守护者队”,定期检查储备库的物资,记录双时空的日常需求,成为大人们的 “小帮手”。
青珩作为 “小守护者队” 的队长,带头举起右手:“我们保证,会每天检查储备库的物资,每月记录双时空的需求,每年整理守护阁的信物,让双时空的守护永远都不会松懈!” 天启的阿珠也在幕布那头举起手,和青珩一起喊道:“我们还要一起学习双时空的文化,一起创作新的故事,让双时空的友谊永远都这么深!”
大会结束后,双时空的居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宣德的木工师傅们跟着墨家子弟,通过时空通道前往天启,准备指导渔民们修缮渔船、建造更坚固的房屋;天启的渔民们则带着海产种苗,来到宣德城郊的 “双时小渔场”,教宣德的居民们如何养殖海产;孩子们则在青珩和阿珠的带领下,开始整理守护阁的储备库,将粮食、柴火、药品分类摆放,贴上清晰的标签。
青珩和阿明一起,在储备库的墙上贴了一张大大的 “需求记录表”,上面写着 “宣德:需要更多的海产种苗、航海知识书籍;天启:需要蔬菜种子、木工工具”。阿明还在表旁画了一幅画,画着双时空的人们一起劳作的场景,旁边写着 “双时同心,未来共筑”。
午后,陆珩真和墨青芜来到 “双时小渔场”,看着渔民们教宣德居民如何投放种苗、如何监测水质,脸上满是欣慰。“没想到‘暖春共建’的行动这么顺利,” 陆珩真轻声说,“以后双时空不仅能共享美好,还能共筑未来,这样的守护,才是最长久的。”
墨青芜点头,望着远处孩子们在储备库前忙碌的身影:“这些孩子是双时空的未来,他们从小就懂得互助与守护,以后一定能把双时空建设得更好。我们还要在守护阁里开设‘双时学堂’,让孩子们系统地学习双时空的文化和技能,让守护的精神代代相传。”
夕阳西下时,一天的忙碌渐渐结束。宣德的木工师傅们在天启修好了第一艘渔船,渔民们兴奋地拉着他们,要请他们吃最新鲜的海鲜;天启的渔民们在 “双时小渔场” 成功投放了种苗,宣德的居民们邀请他们明年春天来吃自己种的蔬菜;孩子们则在储备库前挂起了 “小守护者队” 的牌子,约定明天一早就来检查物资。
青珩站在守护阁前,看着双时空居民们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手中的 “双时抗寒记录册”,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场 “暖春共建” 不是结束,而是双时空守护与发展的新开始, 以后,双时空的人们会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建设家园,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故事,让这份跨越时空的守护,永远都充满生机与温暖。
月光洒在广场上,守护阁的海螺风铃轻轻晃动,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像在为双时空的未来祝福。青珩牵着陆珩真和墨青芜的手,一步一步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春天一起种种苗,夏天一起捕鱼虾,秋天一起捡红叶,冬天一起守暖炉,双时空的日子,会像这早春的阳光一样,永远温暖,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