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二年四月初五 卯时
巷口的豆浆摊刚冒起热气,陆珩真就抱着婴儿站在摊前。老板李叔熟练地舀起一勺豆浆,倒入粗瓷碗中,糖霜撒在表面,融出一圈浅黄的甜纹 ,这是归位后的第三十天,巷子里的日子早已恢复寻常,连李叔的豆浆摊,都比往日多了两张小木桌。
“青珩娘,今日还加两个糖糕?” 李叔笑着问。婴儿大名取为 “陆青珩”,“青” 字记墨青芜的守护,“珩” 字承父亲陆成蹊的念想,街坊们渐渐都喊她 “青珩娘”,亲昵得像自家人。
陆珩真点头,接过豆浆碗时,指尖突然触到一丝凉意, 碗沿的水珠没有往下滴,反而顺着碗壁往上爬。她不动声色地将墨晶碎片从袖中取出,指尖贴着碗底轻轻一按,淡紫色微光闪过,水珠立刻恢复了下坠的轨迹,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圈湿痕。
“李叔,您这瓷碗是新换的?” 陆珩真顺势转移话题,不想让街坊察觉异常。李叔挠挠头:“可不是嘛,前几日那只旧碗摔了,这只还是从城西杂货铺淘来的,说是‘前朝官窑剩的’,没想到还挺好用。”
陆珩真心中了然 ,前朝官窑的瓷土中混过磁砂,受归位余波影响,偶尔会引发微小的时空异常。她想起墨青芜信中说的 “墨门秘术可辨磁砂之物”,便悄悄将青铜符贴近瓷碗,符牌纹路亮起淡红微光,却很快又暗了下去, 只是极浅的磁砂残留,并无大碍。
抱着青珩转身时,看见私塾的小郎背着书包跑过,手里举着一只纸鸢,风筝线在风中飘得笔直。“青珩娘!先生说今日放课后教我们放风筝!” 小郎笑着大喊,声音清脆得像初春的鸟鸣。
陆珩真笑着点头,看着小郎跑远的背影,突然想起归位那天,青铜鼎前那些不甘的轮回虚影 ,他们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不就是这样的画面吗?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是孩子手中的纸鸢,是巷口的豆浆香,是寻常日子里,那些触手可及的温暖。
回到旧宅时,福伯正蹲在竹苗旁,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枯叶。竹苗已长到半人高,嫩绿的竹叶在风中轻晃,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落在福伯肩头,像撒了一层碎金。
“夫人,您看这竹苗,再过些日子就能编竹篮了。” 福伯指着竹丛,语气里满是欢喜,“先生以前总说,竹子‘韧而不折’,像咱陆家的性子,如今看来,倒真没说错。”
陆珩真抱着青珩走过去,青珩伸出小手,想要抓竹叶。陆珩真轻轻扶着他的手,让他触到叶片的纹路 ,嫩绿的竹叶上,还沾着晨露,凉丝丝的触感让青珩咯咯直笑。就在此时,青珩的手心突然亮起淡金微光,竹叶上的晨露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又很快融化,化作一道极细的光,融入竹苗中。
“这孩子……” 福伯惊讶地睁大眼睛。陆珩真却不意外,青珩的血脉里,藏着 80 代陆家的守护之力,他无意识的触碰,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滋养着庭院里的生机,就像墨青芜守着天启的磁塔,她护着宣德的日常,代代相承,从未间断。
午后,陆珩真在书房整理父亲的遗物,从《墨门秘录》的夹页中,翻出一张泛黄的药方, 是父亲为墨青芜祖父配的 “祛磁砂方”,药方末尾写着:“墨兄守磁塔半生,此方正可解磁砂侵体之苦,若后世有墨家传人需用,便以此方相赠,不负当年‘共守时空’之约。”
陆珩真心中一动,取出笔墨,将药方工整地抄录下来,又在末尾添上自己的批注:“宣德二年四月,陆氏陆珩真录此方,赠墨氏传人墨青芜。愿此后时空无隙,墨家与陆家,虽隔百年,仍共守烟火人间。”
抄完药方,她将其折成小方块,放入一个木盒中,再将青铜符也放进去 ,等日后找到机会,她要将药方送到天启年间,送到墨青芜手中。这不是简单的 “赠药”,是两个家族的守护约定,是跨越时空的,一份沉甸甸的念想。
傍晚时分,巷口传来敲锣声,是官府的差役在张贴告示:“近日城郊安宁,无异常之事,百姓可安心耕作……” 陆珩真抱着青珩站在门口,看着差役走远的背影,突然想起归位前,那些追查她的官差,如今却成了守护百姓日常的人。
“娘,看!” 青珩突然指着天空,陆珩真抬头,看见一只纸鸢在暮色中飘着,是私塾小郎的那只,风筝线握在一个老人手中 ,是送桂花糕的张婶,正笑着教小郎放风筝。
炊烟从各家的烟囱里升起,豆浆摊的李叔开始收拾摊子,卖花姑娘的篮子里还剩最后一枝桃花,正递给一个路过的孩童。陆珩真抱着青珩,慢慢走回庭院,福伯已做好了晚饭,饭菜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
青珩趴在她的肩头,小脑袋一点一点,快要睡着。陆珩真轻轻拍着他的背,目光落在庭院里的竹苗上 ,竹叶在暮色中泛着微光,菜畦里的青菜长势正好,书房的窗纸上,映着《郑和航海针路图》的影子,还有木盒里,那封待送的药方,和那枚承载着两族约定的青铜符。
她突然明白,最深的守护,从不是轰轰烈烈的抗争,是将前人的念想,融入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 ,是抄录药方时的认真,是修剪竹苗时的细心,是看着孩子放风筝时的微笑,是让巷子里的烟火气,岁岁不断,年年长安。
月光升起时,陆珩真将青珩放在床上,在他枕边放了那枚墨晶碎片。碎片的微光,与窗外的月光相融,像一层温柔的守护。她站在床边,轻声说:“青珩,以后的日子,我们一起守着这烟火人间,好不好?”
睡梦中的青珩,嘴角微微上扬,小手无意识地抓住了墨晶碎片,仿佛在回应她的约定。窗外的竹苗,在月光下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份绵长的守护,轻轻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