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府南原坡的血腥味,被细雨冲刷了数日,才渐渐淡去。
城中的秩序也在陈传承和玄甲从军的维持下,迅速恢复。
陈传承站在城墙上,望着下方那些自发前来修缮城墙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他身边的周遇吉,也是满脸欣慰。
“周将军,我从未想过,有一天,百姓会主动来帮官府修缮城墙。”
周遇吉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一笑。
“只有真正以仁待民,才能有此景象啊,这一切,都是托了定国公的福啊!”
陈传承突然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以周将军所言,定国公当真如此爱民如子,用兵如神,就真的只甘心做一个定国公?”
陈传承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想确认陈墨,是否有称帝之心。
周遇吉望着远方,那里是正在开垦的农田,有玄甲从军帮忙播种,有墨门弟子发放种子。
初见陈墨之时,他也以为陈墨是另外一个李自成,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但随着他亲眼所见陈墨开仓放粮,创建星火院,设立平价司,一切都是为民之举。
他反问陈传承。
“你觉得定国公这样心怀天下的圣人,会盯着那把龙椅不放吗?”
陈传承抿了抿嘴,仍有疑虑。
“可自古以来,权臣掌兵,哪有不贪恋权势的?”
周遇吉叹了口气。
“我说再多也无用,现在,我等护好这山东百姓,比琢磨定国公的安排实在多了。”
陈传承笑了笑,心中思忖。
这周遇吉怕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在他心里,不管是李自成、满清、崇祯、还是现在的南明弘光帝,都无法挽救这破碎的华夏河山。
但在陈墨身上,他看到了微弱的希望。
陈传承,人如其名,他在乎的是华夏传承,至于是谁来做这个皇帝,对他而言,无非是下跪之人不同罢了。
紫禁城,皇极殿。
崇祯端坐在龙椅上,脸上挂着久违的笑意。
殿下百官分列两侧,气氛热烈。
“陛下圣明,天佑大明啊!”
“有陛下坐镇京师,又有定国公这等神将,何愁天下不定?”
听着众人的吹捧,崇祯的心情愈发的舒畅,他起身朗声说道。
“众爱卿,今日,我们不谈国事,只为庆功!”
“为我大明贺,为定国公贺,为南下平乱的众将士贺!”
李邦华上前两步,拱手说道。
“陛下,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这论功行赏之事,不宜再拖了!”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清了清嗓子。
“李爱卿所言极是,将士们理应嘉奖,如此才能激励三军,扬我国威!”
“传朕旨意!”
“王家彦训练新军,调度粮草,功不可没,封兵部左侍郎,兼任山东督练使!”
“周遇吉临危受命,以少胜多,扬我大明国威,加封镇国将军,兼任山东总兵官,统辖山东军务!”
……
崇祯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为收复失地有功的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
东昌府,孔尚志封奉直大夫,秦岳,封东昌府参将,兼任城守营统领。
济州府,陈传承加封济州府游击将军,兼任济州府水师统领。
天津卫,方振邦被封为天津卫同知,兼任漕运提调官。
就连济南府的王志远和周玉峰,都分别被封为济南府都司佥书和济南府推官。
只不过,崇祯的封赏,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将所有功劳,都归于皇恩浩荡,言语间不断强调这些人都是朕的臣子。
只是,他似乎忘了,这些被封赏的人,到底谁才是他们的主心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封赏结束的时候。
外面的负责通传的太监,尖着嗓子喊道。
“定国公,陈墨,觐见!”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殿外。
只见陈墨身穿一身便服,慢悠悠的走了进来,脸上挂着微微的不耐烦。
“那个……朱兄,找我何事?”
此话一出,崇祯脸上的肌肉抽了一下,尴尬的看着殿下群臣。
那些臣子极有默契,纷纷低着头,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崇祯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陈爱卿,今日朕论功行赏,你居首功,朕怎么能忘记你!”
陈墨笑了笑,不置可否。
“只是爱情目前的官职,已是人臣之巅,朕实在不知如何封赏。”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朕欲在这朝中,为你专设一职,与朕共商国事,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这话一说,殿内陷入死寂。
共商国事?
这是要陈墨入阁拜相,还是要给个类似摄政王的职位?
不管是哪个,这陈墨大明第一权臣的位置,是没跑了。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陈墨却摇了摇头。
“朱兄,你能不能别给我加担子了,我好累的!”
“现在手头的事情,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拜托,让我歇歇吧!”
哈?
大殿一片哗然。
崇祯也是一愣,陈墨不是一直都想取自己而代之吗?
虽然他有试探之意,但也没想到,陈墨就这么轻飘飘的拒绝了。
陈墨看着崇祯错愕的表情,心中暗笑。
你那点小心思,就别秀了,无非想用一个虚职,将我死死绑在大明这艘船上。
只可惜,我对你那艘破船从来都没有兴趣。
“朱兄,若没其他事,我先走了,目前西北的战事,并不乐观!”
说完,陈墨摆摆手,转身走出大殿。
李自成那边,恐怕是撑不住了!
崇祯此刻的表情,只能用精彩来形容。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陈墨如此不给自己面子,换谁都受不了。
李邦华连忙上前两步,拱手说道。
“西北战事吃紧,战场瞬息万变,定国公心怀社稷,不图虚名,实乃我大明之幸!”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想要给崇祯个台阶下。
“李大人所言极是,军情紧急,定国公心系战事,此等心胸,我等武将,汗颜啊!”
“是啊,陛下,定国公乃是国之栋梁,性情洒脱,不拘礼法,亦是人之常情!”
崇祯听着下方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心中反而更加苦闷了。
这满朝文武,全都在看陈墨的脸色。
可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别说陈墨在殿前不给自己面子,就算他现在冲上大殿,把自己砍了,下面这群墙头草,恐怕也会马上下跪,喜迎新君……
“众爱卿言之有理,定国公高风亮节,一心为国,朕心甚慰!甚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