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祁钰:“咱接着聊于谦到山西后的事。于谦在山西任期一满,山西、河南的官吏和老百姓都跑到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都上千了,周王、晋王这些藩王也跟着上书,于是,再让于谦当巡抚。”
朱元璋:“于谦这可太得民心了,看来当初提拔他没看走眼!”
朱棣:“那可不,能入咱老朱家法眼的人,指定有真本事。”
朱高炽:“确实,于谦这能力,那可是咱大明的福气。”
朱瞻基:“你们别光夸,咱接着说于谦的事儿。”
朱祁钰:“当时,山东、陕西那边跑到河南讨饭吃的流民,有二十多万人。于谦就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存着的粮食救济他们。
还上奏说让布政使年富去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分田、分牛还有种子,再让村里的老人帮忙监督管理。
于谦前前后后在任一共十九年,他爹妈去世的时候,都让他回去办丧事,不过没多久又让他官复原职了。
1448年,就是我哥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城,当了兵部左侍郎。”
朱厚照:“嚯,这于谦能力真不是盖的,赈灾、安置流民,一套操作下来麻溜的,换别人还真搞不定。”
朱翊钧:“那可不,能在俩地方当那么久巡抚,还这么得民心,没两把刷子可不行。”
朱由检:“不过从搞民政一下被召回京城当兵部左侍郎,这跨度有点大啊,他之前一直搞民政,能管得了兵部那些事儿吗?”
海瑞:“咳咳,崇祯皇上,您这话可就不对。于大人能力那是杠杠的,又一心为天下着想。兵部的事儿虽然和民政不一样,但于大人肯定能胜任。”
朱由校:“海瑞你别老拿大道理压我弟,咱就是讨论讨论嘛。不过我倒觉得于谦确实有这能耐,不然也不会把他调回来。”
朱允炆:“是啊是啊,皇叔既然调他回来,肯定早就考虑好啦。”
朱聿键:“你们就别在这儿瞎猜了,事实证明,于谦在兵部侍郎这个位置上干得也挺出色的。”
朱厚熜:“哟,隆武帝,你知道得还挺详细啊,难不成你穿越回去偷看了?”
朱聿键:“你这说的什么话,历史记载明摆着的,你少修仙炼丹,多看看书也能知道。”
朱元璋:“都别吵吵了,接着往下说于谦后来又干了啥。”
朱标:“爸爸您别急,听景泰帝慢慢说。”
朱祁钰:“我说了这么多,也该让于谦本人来讲讲了吧。”
于谦:“好嘞,景泰皇上。”
于谦:“1449年,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带着大军就打过来了,王振那家伙居然怂恿英宗皇上御驾亲征……”
朱元璋:“等等,我得缓一缓。”
朱棣:“等等,我也得缓缓。”
朱瞻基:“等等,我也得缓缓。”
朱高炽:“额,你们都是上阵杀敌的,我一个胖墩儿没上过战场,我也缓缓。”
朱元璋:“这王振搞什么鬼?怂恿皇帝亲征,他不知道打仗可不是小事儿吗!”
朱棣:“这王振简直是瞎搞,亲征可不是闹着玩的,朱祁镇这小子也是,咋就听他的呢。”
朱瞻基:“是啊,王振那家伙平时就爱瞎折腾,这次可把事儿闹大了。”
朱高炽:“唉,也不知道英宗当时咋想的,这一去可千万别出啥岔子啊。”
朱祁钰:“各位先别急,听于大人接着说。”
于谦:“我和兵部尚书邝埜(同“旷野”音)可劲儿劝皇上别去,可英宗皇上根本不听。邝埜就跟着英宗皇上管理军队去了,留我在这儿主持兵部的事儿。
结果英宗皇上在土木堡被俘虏了,这消息一传来,整个京城都炸锅了,大家都慌得不行,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这时候郕(同“承”音)王出来监国,让大臣们一起讨论作战和防守的办法。”
朱祁钰:“哎,我这王爷当得好好的,没想到皇兄成了留学……成了俘虏,见深年纪又小,没办法,我只能出来监国。”
朱厚照:“土木堡之变这事儿,也太戏剧性了,英宗咋就被俘虏了呢。”
朱祁镇:“还不是王振那家伙瞎指挥,把好好的事儿全搞砸了。”
朱由检:“这可倒好,皇帝被俘虏,这对咱大明来说,简直就是个晴天霹雳啊。”
海瑞:“各位皇上先别着急,且听于大人接下来是咋应对的。”
于谦:“当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那个侍讲徐珵(同“承”音)说星象有变化,得迁都南京。
我一听就不干了,我直接就说,提议南迁的人就该砍头!京城可是天下的根本,只要一动,那可就全完了。难道没看到宋朝南渡的下场吗?”
于谦:“因为我坚决主张抗战,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这些爱国官员的支持。”
朱厚照:“等等,王直?汪直?啥情况?”
朱祁钰:“正德帝,这是三个人,你可别弄混了。”
秦良玉:“@朱厚照 正德皇上,别打岔。”
朱元璋:“@于谦 干得漂亮!就该这么说,这南迁要是真成了,咱大明的脸往哪儿搁!”
朱棣:“没错,于谦这话有气势,咱老朱家可不能当缩头乌龟!”
朱瞻基:“这徐珵也真是的,关键时候尽出馊主意。”
朱高炽:“是啊,还好有于谦力挽狂澜,不然局面可就更糟糕了。”
朱祁钰:“于大人这话一出口,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当时我就想,有于大人在,咱大明就有希望。”
于谦:“承蒙郕王信任,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稳住局势。后来我就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城的防御工作。”
朱厚熜:“嚯,从兵部左侍郎一下子升成尚书,可见当时局势有多危急,也能看出朝廷对于谦那是相当信任呐。”
朱聿键:“那可不,危难之际,就得靠于谦这样有勇有谋的人站出来。”
朱由校:“于谦当了尚书后,肯定忙得脚不沾地,快说说后来咋样了。”
“啪!”
朱元璋:“……”
朱棣:“啥声音?”
秦良玉:“欲知详情,明天继续。”
马秀英:“这是我给良玉妹子的惊堂木。”
朱棣:“妈,您对秦良玉也太好了吧,我好羡慕啊!”
马秀英:“棣儿,你不是已经有皇位了吗?”
朱棣:“……”
朱允炆:“老铁,没毛病,明天再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