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小艺术家诞生与艺术传承的温柔日常
苏晚生下女儿顾念晚的那天,顾景深抱着襁褓里的小家伙,在VIp病房里笑得像个孩子。小家伙攥着小拳头,偶尔挥舞一下,顾景深就凑近她耳边打趣道:“看这姿势,以后肯定是个拿画笔的好手。”苏晚靠在病床上,看着父女俩互动的画面,眼底满是化不开的温柔,生产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幸福彻底冲刷。
出了月子,顾景深特意在别墅的阳光房开辟了一间“小小艺术室”。他抱着念晚坐在定制的迷你地毯上,把一支设计师专门打造的迷你画笔放在她手心。小家伙好奇地握住,在画纸上胡乱画出几道歪扭的线条,顾景深立刻拿出限量款的莱卡相机拍照,笑得眉眼弯弯:“念念的第一幅‘大作’,必须用最高规格记录下来!”
为了让这份艺术传承更具意义,顾景深悄悄联系了苏晚的恩师——那位当年发掘她艺术天赋的老教授。老教授得知后,特意从藏品中找出一套缩小版的古董画笔寄来,附言“艺术的传承,是热爱的延续”。顾景深将这套画笔郑重地陈列在“小小艺术室”的展示柜里,每次看着那支承载着两代艺术家故事的画笔,都觉得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从那天起,“艺术成长日记”成了两人雷打不动的日常。念晚第一次用手指蘸着颜料把自己涂成小花猫,顾景深一边忍着笑帮她清理,一边偷偷把她的“杰作”送去装裱;念晚咿呀学语时指着苏晚的《暖巷》原作问“妈妈画的”,苏晚就抱着她坐在画前,一点点讲画里的老槐树、窗台的猫,还有藏在每一道笔触里的深情。
一次家庭聚会上,顾景深的父亲看着墙上挂满的“儿童画”长廊,忍不住调侃:“我们顾家这是要出个小毕加索啊。”顾景深放下酒杯,认真地看着女儿说:“她不用成为谁,只要能在调色盘里找到快乐,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世界就好。”苏晚在一旁轻轻点头,握住他的手补充道:“就像我们一样,把生活过成艺术,把艺术融进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那晚,苏晚靠在顾景深怀里,看着他在灯下整理念晚的“艺术成长日记”——里面有她第一次握笔的照片、胡乱涂鸦的画稿,还有一家三口在画室的温馨合影。她忽然觉得无比幸福,他们的爱情从画室的邂逅到铁塔的约定,从艺术基金的善意到新生命的降临,如今又在这充满童趣的艺术传承里,延伸出最柔软的温暖。原来最好的传承从不是逼迫孩子复制辉煌,而是让她在艺术的滋养中,长成自己喜欢的、闪闪发光的模样。
“有一次,念晚把颜料涂在了顾景深价值不菲的西装上,佣人吓得脸色发白,他却笑着把女儿抱起来转了个圈:‘这是我们家小艺术家的签名设计,独一无二。’苏晚看着他西装上的彩色颜料印,无奈又好笑:‘顾总,你的商业帝国就这么被女儿的画笔征服了?’他低头亲了亲念晚的额头,认真回答:‘能被她的艺术征服,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