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预备”状态下的灰烬堡垒,如同一台被注入超载指令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齿轮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疯狂运转。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辐射尘与铁锈的气息,更增添了一种混合着汗水、机油、以及某种名为“决心”的、无形却炽热的能量。
夜莺带回来的、来自“源初绿洲”的古老知识,被迅速分类、解析、并尝试与堡垒现有的技术体系进行融合。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火花。
知识殿堂深处,原本用于讲授基础原理的区域,被临时改造成了核心研究室。墙上挂满了新旧交织的图表——一边是粗糙但实用的杠杆原理与净水装置草图,另一边则是用炭笔小心翼翼临摹下的、充满流动能量纹路的灵能矩阵图和解剖精细的“破锈者”结构推测图。
螺丝和技术小组的成员们几乎不眠不休,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具体的机械零件或电路,而是更加抽象的“意志频率”、“灵能传导率”以及那段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遗产密钥”能量编码。
“不行,第三区段的频率始终无法稳定,能量损耗太大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frustration 地抓着自己的头发。他们正在尝试制作一个小型的、改进版的“意志共鸣放大器”。
“尝试用二号吸附材料替换之前的混合物,或许能提高灵能承载上限。”夜莺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虽然面色依旧带着透支后的苍白,但精神却高度集中,手指在一块能量石板上快速划动着计算,“根据藏书阁卷轴七的记载,生命能量与特定硅基化合物的共振效应,可以……”
她的指导往往能一针见血,将看似玄奥的灵栖族知识,转化为堡垒工匠能够理解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但这并非易事,失败是家常便饭。试验台上,堆积着大量烧毁的线圈、碎裂的水晶和失去活性的地衣培养体。
与此同时,堡垒的“意志壁垒”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疤脸和铁拳亲自督导,将集体共鸣训练制度化、常态化。每天固定的时段,只要没有紧急情况,各区域的成员都会在负责人的组织下,进行短暂的意念聚焦。他们不再仅仅是想象一道光墙,而是开始尝试,在夜莺引导下,去“感受”彼此意志的连接,去尝试将那分散的力量,如同溪流汇入江河般,导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
起初,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因为刻意而为显得有些僵硬。但随着一次次练习,以及夜莺偶尔通过“星火”密匙进行的、微弱的远程灵能引导,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产生。一些感知敏锐的人发现,当他们全力集中精神时,似乎真的能隐约感觉到身边同伴传来的、温暖的信念支撑,仿佛无形中手挽着手。
而在堡垒外围,老狼带领的侦察小队如同幽灵般,死死盯着西南方向的“公司”基地。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不容乐观:基地周围的暗红色能量雾霭似乎变得更加浓郁,运输活动频繁,而且观测到有新的、结构更加复杂的设备被运入基地内部。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知情者的心头。
这天下午,核心研究室传来一阵压抑的欢呼。
“成功了!组长,快看!”一名技术员激动地指着一个巴掌大小、由改进吸附材料、微型发光地衣丛和精细金属回路构成的简陋装置。
这个装置正散发着稳定的、肉眼可见的乳白色光晕,并伴随着一种低沉而令人心安的嗡鸣。当螺丝将一块记录着恐惧、混乱情绪的旧时代存储芯片靠近它时,装置的光晕明显波动了一下,发出轻微的杂音,而当她换上记录着堡垒众人日常劳作、学习画面的芯片(尽管画面粗糙)时,光晕则变得更加稳定和明亮!
“它……它能识别和响应意志情绪的倾向!”螺丝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虽然距离直接放大意志力量还差得很远,但却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它证明了“意志”这种抽象的存在,确实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和物质载体,产生可观测、可交互的能量效应!
夜莺看着那稳定发光的小装置,眼中也闪过一丝欣慰。这是将古老智慧与堡垒现实结合的第一步,虽然微小,却意义重大。它像一颗火种,证明了两条看似迥异的道路——科技与灵能,生存与信念——并非不可调和,反而可能相辅相成。
“将其命名为‘信念共振核心’。”夜莺说道,“以此为基础,继续优化,目标是能够稳定放大和纯化集体意志,并能够与‘遗产密钥’频率产生联动。”
就在研究室为这一突破而振奋时,负责与夜莺进行远程精神链接、监控堡垒整体意志波动的山猫,突然皱紧了眉头。
“夜莺,有点不对劲……”他闭着眼睛,仔细感知着,“堡垒的集体意志波动……刚才有一瞬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涟漪’。很微弱,但感觉……不像是我们主动训练产生的,更像是一种……被动的‘回应’?”
“回应?”夜莺心头一凛,“回应什么?”
“不清楚……来源很模糊,似乎……来自地下?或者……更深处?”山猫不确定地说。
就在这时,整个堡垒,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震动了一下!
不是地震那种物理晃动,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某种沉睡的巨物翻了个身般的……悸动!
震动转瞬即逝,大部分堡垒成员甚至毫无所觉,只有少数感知敏锐的人(如老狼和一些资深猎手)疑惑地抬起了头。但核心研究室内的“信念共振核心”,却在这一瞬间,光芒猛地亮了一倍,发出的嗡鸣声也变得尖锐了许多!
夜莺、山猫、螺丝等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不定。
堡垒之下,还有什么?这突如其来的“回应”与震动,与“寂灭潮汐”、与“跃迁”、与他们正在努力的一切,又有什么关联?
刚刚因为技术突破而带来的些许喜悦,瞬间被这新的、未知的谜团所冲散。
歧路之上,他们才刚刚夯实基础,前方却已出现了更加深邃的、未曾预料的迷雾。探索与抗争的道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