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郡王那封歪歪扭扭的密信,像一根细刺,扎在胤禛心头。他将信纸平铺在案上,指尖反复拂过“小心宫灯”四字,墨痕已干,却透着一股莫名的寒意。胤祥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四哥,粘杆处查了三日,内务府的宫灯采买、制作、更换流程都没问题,工匠背景也清白,难不成大哥真是故弄玄虚?”
胤禛摇头,目光落在皇宫布局图上:“大哥被圈禁多年,若不是真有危险,绝不会冒死送信。‘宫灯’未必是指灯本身,可能是借代——比如挂灯的位置、守灯的人,或是灯里藏了东西。”他抬眸,语气斩钉截铁,“让粘杆处盯着内务府,特别是八爷那边接触过的工匠,再查所有新换宫灯的悬挂位置,标注出通往乾清宫、慈宁宫的必经之路。”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撞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极了暗处窥探的脚步声。这场围绕“宫灯”的暗战,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的早朝,康熙议事毕,正欲退朝,胤禩突然出列,躬身道:“皇阿玛,二哥新丧,宫中气氛沉闷。钦天监奏报半月后是吉日,儿臣请设法会超度亡灵,再更换一批宫灯,添些新气象,也为皇阿玛祈福。”
他话音刚落,胤禛心中警铃骤响——“更换宫灯”四字,精准踩在密信的警示上!他垂眸而立,指尖在袖中悄然攥紧,余光瞥见胤禩垂落的嘴角,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
康熙沉吟片刻,点头道:“法会由你协同内务府筹办,宫灯按例更换,不必铺张。”
“儿臣遵旨!”胤禩恭敬领命,退下时,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胤禛,带着一丝挑衅。
散朝后,胤禛快步追上胤祥:“老八主动揽下换灯的事,定有猫腻。你让人盯着他的人,特别是去内务府和工匠作坊的人,别漏过任何细节。”
胤祥眼中闪过厉色:“放心,我已让暗卫跟着,他动一动,咱们都知道。”
内务府的效率骤然加快,不出五日,一批新宫灯便送入宫中。琉璃灯、纱灯、羊角灯,样式精美,灯火点亮时,映得宫道流光溢彩,看似毫无异常。胤禟的人查遍了工匠名单,甚至去了苏作工坊,都没发现问题;胤?安排在宫中的侍卫,也没看到可疑人员接触宫灯。
“难道真没问题?”胤?挠着头,一脸不解地冲进胤禛书房,“我让人盯着新灯,风吹雨打都没掉,结实得很!”
胤禛没说话,只是将一张宫道图推到他面前,指尖点在慈宁宫到乾清宫的必经甬道:“这里挂了几盏新灯?”
“三盏,都是琉璃的,特别亮。”
“若灯本身没问题,那问题可能在‘时机’。”明玉端着茶走进来,轻声道,“法会那日,皇阿玛若召孩子们入宫,必会走这条甬道。若宫灯‘意外’坠落,或是里面掉出东西,惊了圣驾,或是伤了孩子,爷的处境就难了。”
胤禛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精光——明玉说的,正是他最担心的!老八要的不是刺杀,是“意外”,是借一场“无心之失”,坐实他“福缘过盛,冲克君父”的罪名!
“立刻调整部署!”胤禛站起身,语气急促,“让粘杆处的人乔装成洒扫太监,盯着那三盏琉璃灯,检查灯架是否牢固,灯内有无异物;法会当日,安排侍卫在甬道两侧埋伏,一旦有异动,立刻动手!”
法会当日,宫中梵音袅袅,香烟缭绕。康熙坐在慈宁宫主位,神色肃穆。胤禛与胤祥站在一侧,目光警惕地扫过殿外——甬道上的三盏琉璃灯亮着,灯火摇曳,看似平静。
法会过半,康熙果然对胤禛道:“老四,让你福晋带弘昉入宫,朕想瞧瞧孩子。”
胤禛心中一紧,躬身应下,暗中对苏培盛使了个眼色——信号已发,就等鱼儿上钩。
一个时辰后,明玉抱着弘昉,乘坐软轿行至甬道。轿外,侍卫们看似随意地站着,手却按在腰间的刀上;暗处,粘杆处的暗卫盯着那三盏琉璃灯,大气不敢喘。
突然,一阵风过,轿身微微晃动。右侧阁楼的窗户悄无声息地开了一条缝,一点寒芒闪过——是吹箭!与此同时,一名端着托盘的小太监脚下一滑,朝着软轿撞来!轿夫下意识闪避,轿身猛地一倾!
“嗖!”吹箭破空,精准射向中间那盏琉璃灯的灯架!
“咔嚓!”灯架断裂,琉璃灯却没有坠落,反而“嘭”地炸开!无数碎片夹杂着白色粉末,朝着软轿激射而去!
“护着懿福晋和小阿哥!”侍卫们厉声大喝,扑上前想用身体挡住碎片。
就在这时,弘昉眉心突然闪过一丝淡金的莲花虚影,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明玉周身的清冽莲香骤然浓郁,像一道无形的气墙,挡在软轿外——碎片撞在气墙上,纷纷落地;白色粉末被气流卷开,散在空气中,没有伤到任何人。
暗处的暗卫趁机冲出,按住了阁楼里的黑衣人,另一名侍卫则制服了那名“失足”的小太监。明玉抱着弘昉,脸色平静,只是指尖微微泛白——刚才那一瞬间,她清晰地感觉到,莲香中蕴含的净化之力,与弘昉眉心的虚影产生了共鸣。
胤禛接到消息,飞马赶到甬道。满地琉璃碎片闪着寒光,那名被制服的黑衣人嘴角淌着黑血,已经自尽;小太监被按在地上,浑身发抖。他蹲下身,捡起一块较大的灯碎片,指尖触到碎片内侧,突然一顿——上面画着一个扭曲的红色符文,像蛇一样缠绕,透着阴邪的气息。
“这是什么符文?”胤禛将碎片递给赶来的胤祥,语气凝重。
胤祥接过,脸色骤变:“像是黑莲教的‘噬魂符’,据说能让碎片带毒,沾染者会心神混乱……幸好小嫂子和弘昉没事!”
胤禛抬头,望向阁楼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冷厉。老八用黑莲教的邪术,借宫灯炸伤皇孙,若成功,他不仅会被定罪,弘昉“承天大运”的说法也会变成“邪祟缠身”。可他想不通,黑莲教为何会帮胤禩?那名黑衣人是谁?还有多少隐藏的棋子?
更让他心惊的是,弘昉眉心的莲花虚影——那是“凤魂”之力的显现吗?孩子还这么小,就已卷入这场阴谋,未来的路,只会更危险。
风再次吹过,甬道上的两盏残灯摇曳,灯火忽明忽暗,像极了这波诡云谲的朝局。胤禛知道,这场围绕“宫灯”的阴谋,只是开始,更深的危机,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