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溪回到镇雄关,陈军已经退去,祝彦虎给上官瑞雪留下一封信。
原来正如上官瑞雪预料一样,陈国百姓厌战情绪越来越浓,孤儿寡母越来越多,祝彦虎也看到陈国大势已去,他希望上官瑞雪遵守诺言,不要乱杀无辜,否则,祝家会拼死一搏。
王剪芝看到信,立即召见上官瑞雪,问他接下来怎么做?
上官瑞雪把自己绘制的地图铺在桌上,指着靠近中路出口的城市说道:“陈国南部,受战争影响较小,先不用管;西部长年战乱,却也不适合我们;这里,帛尺郡,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既然祝彦虎这样的名将不在,剩下的守将,肯定每天都在惊慌中渡过,让斥候们散播大秦不会扰民的消息,时机成熟,百姓自会开城门迎接我们。只要我们不烧杀抢掠,陈国百姓就是我们最大的助力。同时,将军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申请调集更多兵力。”
“很好,安民告示,你提前准备好,所有事宜你全权负责。朝廷这边,我来解决!那轻骑兵营呢?”
“有了帛尺郡作为根据地,就可以北上去执行骚扰战术了,将军放心,这批战马已经比普通战马健壮。”
“照你所说,一千骑兵,会不会少了点?”
“进入帛尺郡,就颁布征马令,暂时定1500,太多,会引起朝廷猜忌,除非是朝廷愿意给我们战马,否则即使获得更多马,也藏在养马场。”
“还是你想得周全,但我还是担心。”
“王将军,上了战场,没有损伤那是不可能的,乌都统知晓利害,不会轻易让任何一名士兵做无畏的牺牲。对了,进驻帛尺郡,能不能让鲍千夫长领队?她还有六个月到退役时间,她想以后还能继续为将军效力!”
“你小子想干什么?这里是军营,不是你……”王剪芝觉得自己要是把剩下的话说完,有损身份,只能生生咽下去,然后愤愤地盯着上官瑞雪。
“将军误会了!是鲍千夫长急切想要获得军功……”
“哦?”
“属下这就去安排斥候,属下告退!”
一个月后,帛尺郡城门大开,不止是百姓,连守军都不愿打仗。守将确实终日惶惶不安,每天用酒麻痹自己,等鲍欣蕾冲进郡守府,他还在醉酒之中。
应上官瑞雪要求,王剪芝把战报写得很曲折,先是久攻不下,原因是人手不足,然后才利用心理战,让百姓打开城门。
随后颁布安民告示,善待百姓,陈国将士尽皆倒戈。因降兵不好与女兵融合,申请押解回大秦处理。
等待朝廷指令期间,骑兵营已经训练完毕,全部来到帛尺郡,休整了一天,乌沅君和上官瑞雪各带着500骑兵出城北上。
帛尺郡往北200里,隔世高山变成了普通的大山,依然是沟壑纵横,人烟稀少,车马难行。
再往北200里,地势稍缓,但还是有一道贯通陈国西部边境的山脉,这也是陈国还能坚持的最大屏障。
陈庸关是陈国抵抗秦军的三大关,也是最南边的关卡。
关外,赤地百里,这是常年战争留下的创伤。当下已经快要到夏天,秦军暂停了攻势。
相对于陈庸关,是大秦的楚牛关,守将杜伯亦接到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陈庸关后方物资补给线会遭到侵扰,请求他排斥后进入陈庸关,一旦陈庸关守军出关,就让他趁机进攻。
“乌沅君?没听说过,一个小娘们,懂什么行军打仗!有本事拿朝廷的军令来!背后搞小动作,我大秦士兵,应当堂堂正正凭真本事拿下陈庸关!”
杜伯亦把信往地上一扔,完全不当回事。
他的一个幕僚趁大家不注意,把信捡了起来,看后偷偷收了起来,转身出门,安排了几个斥候混进陈庸关。
陈庸关补给线长达百里,乌沅君化整为零,把骑兵分为五个小队,没有穿大秦服饰,在不同地段神出鬼没,抢到东西就跑,基本不杀人,那些顽固的抵抗者也尽量只是打伤。
一开始,因为被抢的东西不多,陈军随意应付了一下。没想到沿途的老百姓见到这样有利可图,居然自发组织起来,也偷偷摸摸抢劫,因为没有马,他们的手段更是千奇百怪。
陷坑、野火、难民、丧葬、接亲……上官瑞雪和乌沅君得知后,只能感叹百姓生活不易,不是没有吃的,谁会拿性命去冒险。
上官瑞雪本来是负责把乌沅君抢到的物资运送回帛尺郡,如今这情况,他立刻改变战术,把物资运进大山中靠近陈庸关的地方囤积起来。然后向王剪芝申请500步兵,扮成陈国百姓,分批次来到囤积地。
等物资囤积足够,乌沅君带着一千骑兵绕到了陈庸关内北侧埋伏起来。
哄抢事件愈演愈烈,后方没有军队可派,陈庸关不得不出兵护送。乌沅君扮做马贼再次出动,大张旗鼓宣扬生活窘迫不得不落草为寇,号召百姓一起,男女不限。
居然有山贼行叛逆之举,这还了得,习惯了秦军夏季不会主动进攻,于是派出三千人来围剿山贼。
假山贼据点内,居然真的来了不少百姓,上官瑞雪不得不出面把这些人安抚一番,还做了适当的训练,主要以逃跑,进入树林打伏击战为主。
三千正规军到达,看到是一群乌合之众,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都是些农具,而且全部是布衣,于是就冲了过去。
“官兵来了!快跑!”上官瑞雪早就让这些百姓做好了准备,一哄而散,钻进丛林,边跑边喊:“活不下去了!官兵屠杀百姓了!”
乌沅君等陈军分散,立刻袭击了后方辎重,放一把火,陈军彻底乱套。随后,骑兵逐一围杀,三千士兵很快就只剩下两千,军心涣散,四下逃窜。
上官瑞雪刻意放跑几个会陈庸关报信,还特意告诉他们,这是大秦的正规军,从帛尺郡来得,数量有5000。
2000士兵,除了少部分逃进深山老林,大部分都被俘虏,足有1500人。
上官瑞雪再次化身讲师,百姓苦难的根源;士兵也是来源于百姓,要学会军民共进退等等。
同时还让手下扮演帛尺郡的百姓,告知他们帛尺郡在大秦治理下,所有人都安居乐业。
许多百姓心生向往,上官瑞雪给了食物,让他们前往帛尺郡。俘虏中,还有家室的,也很心动,于是也领了食物,随同百姓一起前往帛尺郡,手里还有上官瑞雪的书信。
还有不少士兵是无牵无挂的,也过够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决定加入上官瑞雪,大概有300人,另外还有00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走。
上官瑞雪也颇为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500人。此时降兵中有千夫长名叫赵塔,被上官瑞雪的言语折服,主动揽下这个难题,负责训练和感化这500人,包括剩下的百姓。
一天后,陈庸关由一个名叫褚自达的偏将,领兵,前来应战。上官瑞雪准备了许多旌旗,让对方觉得己方就是有5000人。
褚自达叫阵过后,迎来的不是对方将领,而是百姓的喊冤诉苦和劝告,让士兵不要再傻乎乎送死。
褚自达气得哇哇怪叫,大骂这些百姓是卖国贼,带着1000骑兵就冲了上来。
上官瑞雪一看,笑了,这个世界的战争,果然够君子,剩下那9000人,居然不动。
弩箭射了一阵,效果并不好,褚自达更加得意。突然,不少战马掉进陷坑,绊马绳、拒马等东西出现,陈国骑兵防不胜防,栽倒一片。
其中褚自达也掉进陷坑之中,这回,骑兵队再也挡不住弩箭的攻势,只有200余骑跑回本方阵营。
眼见主将就要被俘,步兵统领们急了,带着人就冲了上来。乌沅君带着骑兵从后方突然杀出,陈国阵型大乱,哪里经得住骑兵队冲杀,不一会就被分割成了七八个松散的队伍。
统领们迅速整合部队,想要抗击,结果大秦骑兵冲出陈军阵营,扬长而去,留下几百尸体,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杀!”惊魂未定的陈军忽然听到正面的杀喊声,其实只有一百多士兵和两百百姓在制造噪音,也就是向前了几十步后,就不再前进,只有弩箭迎面而来。
“盾牌兵挡住!继续进攻!”
几分钟后,陈军后方再次响起冲杀声,乌沅君再次带着骑兵返回,不过这次没有冲进陈国军阵,只是从最外围冲杀而过。
陈国栋统领们傻眼了,到底有多少秦军?这又是什么打法?为什么不和他们正面对抗?
褚自达终于被俘,破口大骂秦军不讲武德,上官瑞雪当着陈军的面,给了褚自达几个大耳光,他终于安静下来。
上官瑞雪然后在褚自达耳边嘀咕了一阵,褚自达忽然双眼圆睁,纠结了一阵,喊出了让陈军放下武器的命令。
听还是不听?陈军的几个统领再次为难,听,那就是投敌叛国,不听,又是主将下的命令。
正在犹豫之际,陈庸关方向冒出许多黑烟,隐约还有杀喊声!
“陈庸关竟然真的完了!”褚自达自己先慌了。
“什么?”陈军统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秦怎么会在这个季节进攻?
不一会,几个衣着破烂的陈国士兵从远处跑来,“陈庸关破,秦军攻来,想要活命的快跑啊!”
等那几个士兵跑到陈军阵营,乌沅君带领着轻骑兵从陈庸关方向杀来,黑的铠甲闪着寒光,威风凛凛、气势汹汹。
远处,似乎还有大秦的步兵,“快跑啊!再不跑就没命了!”
哗!所有人都相信陈庸关已破,转头就跑。所谓兵败如山倒,乌沅君就这么冲杀进来,没有遇到丝毫阻挡。
上官瑞雪也领着300人冲了出来,但只是以驱赶和吓唬为主。
人的大军,居然就这么跑没了,只留下2000多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