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病”在朱黑胖那带着些许石油芬芳的“金蚕强身丸”滋养下(或者说,是在苏婉儿暗中接济的清粥小菜维系下),总算维持在一个“缠绵病榻,时好时坏”的稳定状态。外界的流言蜚语与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似乎都暂时被隔绝在林府那扇紧闭的大门之外。
然而,这表面的平静,在接到宫中正式谕令的那一刻被打破了。
来传旨的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位老内侍,态度还算客气,但话语间不带丝毫暖意:“陛下口谕,安乐县伯林凡,虽在病中,然心系社稷,此前所奏请创办‘格物书院’一事,朕心甚慰。着内帑拨付银钱五万贯,于长安城南择地兴建。书院草创,诸事繁杂,特命工部员外郎林凡……酌情参赞,望尔善加休养,早日康复,为国效力。”
内侍宣完口谕,便躬身告退,留下林凡躺在榻上,心中五味杂陈。
李世民果然同意了!而且是以内帑出资,这意味着书院在某种程度上带上了“皇家庄园”的色彩,避免了直接从国库拨钱可能引发的朝堂争议。但同时,“酌情参赞”和“善加休养”这几个字,又巧妙地将他限制在了一个“顾问”而非“主导”的位置上,并且重申了他“病人”的身份。圣心之深,算计之精,可见一斑。
“这是好事啊,夫君!”苏婉儿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陛下允了书院,便是认可了你的学问。即便只是参赞,也是莫大的恩典。”
林凡握住她的手,苦笑一声:“好事是好事,只是这‘参赞’二字,分寸难拿。做多了,引人忌惮;做少了,又恐辜负圣意。” 他顿了顿,低声道,“更何况,陛下此举,未尝没有将我拴在长安,置于眼皮底下的意思。”
程处寸在一旁听了,冷静分析:“陛下既已允诺,书院兴建便是势在必行。林员外如今‘病体未愈’,正好可以借此由头,不必亲临工地,只需在府中‘参赞’即可。具体事务,可交由王伟和墨方去操办。如此,既全了陛下的面子,也全了你的‘里子’。”
林凡点头,程处寸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他立刻召来王伟和墨方,将筹建书院的事情交代下去。
“选址就定在王伟之前看好的那块‘风水宝地’。”林凡指着粗略的草图,“格局要开阔,房舍不必奢华,但求坚固实用。墨方,你负责规划设计,要预留出足够的工坊、试验田和藏书楼的空间。王伟,你负责协调银钱、物料和招募第一批工匠、学员,记住,宁缺毋滥,首要考察品性和动手能力,背景干净者优先。”
墨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对他而言,是将其机关格物之学发扬光大的绝佳平台。王伟则沉稳领命,深知此事关乎林凡未来的根基。
交代完毕,林凡仿佛耗尽了力气,重新歪倒在软枕上,咳嗽了两声,完美演绎了“病中操劳”的形象。
就在王伟和墨方准备退下时,林凡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了晋王李治送来的那盒机关玩具。他心中一动,招手让墨方近前。
“墨方,你来看看这些玩具。”林凡将那个会走路的小木人和会扑扇翅膀的木鸟递给墨方,“可能看出什么门道?”
墨方接过,仔细端详,又拨弄了几下机关,脸上先是露出赞赏之色,随即眉头微微蹙起:“伯爷,这木鸢的翅翼联动结构,以及这木人的行走机括,设计得极为精巧,非寻常工匠所能为。尤其是这木人,其关节连接处,似乎……暗合了某种军弩望山(瞄准器)的微调齿轮原理,只是将其大大简化并用在了行走上。”
林凡眼神一凝:“你的意思是,制作这玩具的人,很可能精通军械制造?”
墨方沉吟道:“不敢断言,但至少对精密器械有极深的造诣。这种将复杂军械原理化用于孩童玩具的思路,非常人所能及。”
林凡挥挥手让二人退下,独自拿起那个小木人,反复观瞧。晋王李治,一个深宫中的稚龄皇子,身边竟然有这等能人?送玩具是假,借此展示其麾下拥有顶尖的格物人才,乃至……隐晦地暗示其触角可能已涉及军械领域?
这究竟是晋王背后那位舅舅长孙无忌的布局,还是那位历史上以仁弱着称的晋王,本身就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林凡感到一阵寒意。这长安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他原本以为对手只是崔氏为首的士族、神秘的“鼍龙”八幡,以及明争暗斗的太子魏王,如今看来,连那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幼弟晋王,恐怕也非池中之物。
他这场“病”,装得似乎还不够像,还得再加点料。
几日后,林府传出消息,伯爷因操心书院筹建事宜,病情略有反复,需要绝对静养,连每日例行的“药膳”和“丸药”都减了量。同时,林府对外采购的单子上,赫然出现了来自南海的珍珠粉、西域的琉璃镜、江南的鲛绡帐等一大堆华而不实、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美其名曰“营造祥和之气,利于病体康复”。
这番操作,自然又引来一片鄙夷和嘲笑。
而在这片喧嚣与“病气”的掩盖下,格物书院的筹建工作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墨方带着一群招募来的能工巧匠,开始清理场地,打制地基。王伟则通过各种渠道,物色了一批家境贫寒但心灵手巧的少年,以及几位对“奇技淫巧”颇有研究、却不得志的落魄文人,作为书院的第一批种子。
这一日,林凡正半躺在庭院中的躺椅上,一边“虚弱”地晒着太阳,一边听着王伟汇报书院选址的平整进度,以及初步筛选的学员名单。忽然,朱黑胖端着一个比以往更小的精致玉碗,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东家!东家!大发现!天大的发现!”朱黑胖激动得胖脸通红,将玉碗献宝似的递到林凡面前。
林凡低头一看,碗里并非丸药,而是几颗圆润晶莹、仿佛金色珍珠般的……蚕茧?这些蚕茧比他见过的任何蚕茧都要大,色泽金黄,在阳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泽。
“这是……金蚕结茧了?”林凡讶异道。
“不止是结茧了!”朱黑胖兴奋地手舞足蹈,“东家您看这色泽!这大小!俺按照您的格物精神,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桑叶的供给,特别是加入了那一点点‘药引’(石油岩石碎屑)后,这批金蚕不仅结茧时间比普通蚕早了好几天,结出的茧子更是前所未见!您摸摸,这茧丝坚韧无比,而且带着一股天然的暖意!”
林凡好奇地拈起一颗金茧,入手果然温润,而且极其坚韧,用力拉扯竟丝毫不变形。“果然不凡……黑胖,你这‘格物养蚕法’,算是成功了第一步。”
得到东家肯定,朱黑胖更是得意,压低声音道:“东家,俺觉得,这金蚕丝恐怕不止是看着好看、摸着舒服那么简单!说不定……说不定能织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宝衣呢!”
林凡闻言,心中一动。若真如此,这金蚕的价值可就远超“祥瑞”或者“美食”的范畴了。这无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他立刻严肃告诫朱黑胖:“此事事关重大,绝不可外传!所有金蚕和蚕茧,必须严加看管,相关记录一律销毁,以后只用你脑子记!”
朱黑胖见林凡如此郑重,也收敛了笑容,连连点头:“东家放心,俺晓得轻重!这宝贝,就俺一个人伺候,绝不让第二个人沾手!”
就在主仆二人为这意外之喜暗自心惊时,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护卫匆匆进来,在王伟耳边低语了几句。王伟脸色微变,快步走到林凡身边。
“老板,刚得到消息。高昌使团已在五十里外的驿站驻扎,明日便可抵达长安。但就在一个时辰前,使团驻地附近发生小规模骚乱,有几名身份不明的黑衣人试图接近贡品车队,与护卫发生冲突,双方均有损伤,但贡品似乎无恙。”
林凡猛地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鼍龙”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动手了!
而且选择在距离长安如此之近的地方,是狗急跳墙,还是……另有图谋?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靠回躺椅,重新摆出那副病恹恹的样子,对王伟低声道:“告诉我们在那边的人,只看,不动。另外,想办法查清,冲突中,有没有出现……鸟雀令牌的痕迹。”
王伟领命而去。
林凡望着手中那枚温润的金色蚕茧,再想到那远道而来、多灾多难的贡品,以及晋王那意味深长的“玩具”,只觉得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长安上空缓缓收紧。
他这场病,怕是真要养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了。
(第18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