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旧时蓑衣事。
宝玉的心思飞了。
向黛玉含笑说道:“等着哪天,我弄两套去,我俩摇只小船,真的做对渔夫渔婆,捕鱼去!”
宝玉想着自己和黛玉,穿上蓑衣斗笠的趣样子,两个在河上泛舟,可美了。
笑嘻嘻地看着黛玉。
恨不得,现在就去河上,泛舟捕鱼玩。
黛玉说道:“我才不去做那蓑笠翁,和你去钓那寒江雪呢!”
宝钗听他二人取笑。
似是忘了有她。
抬眼瞧见宝玉,看黛玉的眼神拉丝。
甚觉无趣!
宝钗起身,巡视屋中。
走向宝玉身后垒着的书。
我去!竟然有《程朱理学》的整套注解。
宝玉这又是《四书》。
又是《五经》,又是《程朱理学》。
这是跟八股文杠上了!
宝钗寻思,人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宝玉这江山未改。
本性倒移了!
前世我和他做了夫妻。
每每劝他读这经济文章。
他便反感至极。
码在书房的这些书,
宝玉从不去碰,就那样还嫌碍事,恨恨的总想烧了。
说什么这些书。
都是愚而不化之人。
用来饵名钓禄之阶用的。
现在这屋里,竟然摆满了钓禄之阶用的书。
宝钗伸手去翻这些书。
每本都似翻了又翻!
宝钗翻到《礼记》。
拿着这书,想起来前世之事。
怡红园里,刚给宝玉讲句“仕途经济”。
宝玉便愤愤地,要赶我出去!
而今宝玉重生,知道“仕途经济”,才是男儿本份了?
原来人的本性,竟可改的。
记得尤其这《礼记》。
前世宝玉深恶痛绝。
说什么固人思想。
僵而无用之书。
现在竟然还研究上了!
前世府里未败时。
宝玉不屑。
而今自个倒入了此道。
可真有点意思。
宝玉和黛玉两个说话。
想起宝钗,看到宝钗围着书瞧。
两个便也起身,来到垒书的柜前。
宝钗指着书。
并不看宝玉。
只是对着书说道:“怎么看上这些书了,记得以前是不屑的。”
宝玉正要答话,看到鲍氏,抱了思仁思义走来。
忙迎了上去,宝玉接过孩子,抱进怀中,向宝钗这边走来。
宝玉开心地向宝钗说道:“宝姐姐,快来瞧瞧,这是我的两个儿子?”
宝钗瞧着宝玉怀中,两个小子。
忘了恼宝玉的事。
寻思这也太玄幻了吧!
宝钗满是惊讶。
不可思议地看着两娃。
想起那天抄家,跪在街上,大着肚子的黛玉。
怎么会一年生两个。
真是闻所未闻。
宝钗惊道:“两个?你们成亲才一年,咋的一年生两!”
宝玉听了宝钗的话,乐了。
向宝钗笑道:“不是一年生两,是一产二子!”
宝钗转向黛玉。
看着黛玉婀娜身姿。
一产二子?
书上说过,一胎怀二,乃不祥之兆。
不伤母、便伤子,难以母子两全。
自个两世为人。
也没听说过,谁家双子两全。
即便母子平安,也必要另死一胎。
宝玉抱的两个娃娃,都如粉雕玉琢般。
黛玉的样貌依旧。
母子两全,就在眼前。
我这重生,促成双玉姻缘。
竟有这般奇事!
黛玉看到两个儿子。
起身要去抱孩子。
宝玉连忙阻止,抱着两儿,越过宝钗。
向黛玉笑道:“我抱着,妹妹瞧着好了,尤医娘说,妹妹的身体还要养养。”
宝钗听得宝玉说话。
回过味来,走到宝玉面前。
宝钗瞧见,宝玉怀中的两个胖娃娃。
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盯着自己看呢。
瞧着这俩娃,眉眼清秀,小嘴巴胖嘟嘟的,小脸儿白里透红的,瞧着嫩汪汪,萌萌哒,超可爱。
宝钗忍不住伸手,将两个都抱到怀里。
低头看看两个娃娃。
又抬头去看黛玉。
宝钗笑道:“好可爱,妹妹你真厉害,一产二子,母子平安!”
黛玉红了脸,向宝钗笑道:“姐姐说笑了!我哪里厉害了,是尤医娘医术好,才保得我们母子平安。”
宝钗低头,瞧着两个娃娃,真是越瞧越欢喜。
渺渺大师看着宝钗。
向宝钗叹道:“你死便死了,还重生个啥呀,心里有多少不平,喝碗孟婆汤都平了!”
空空道人看到宝钗。
心里寻思,警幻仙子忽悠我俩了!
哪里是仙草根损。
分明是这根金钗儿,意难平,不甘雪里埋!
金钗呀金钗!
不甘你便直接去九幽。
轮回你的下一世好了。
何必非得重生。
和这一干人等,再来个纠结不清。
你这重生可好!
拆了金玉良缘。
成就木石前盟。
把我俩变成木石的儿子了。
唉!何必呢。
金钗金钗,快点悟了。
在这尘世,放开不爱你的人。
去找心悦你的人。
过你的完美人生
了此一世,安心归去吧!
宝钗瞧着两个娃娃,四只眼睛都盯着自个,像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