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钗下车。
走到马车前面,极目远眺。
去看那前世的七八间茅庐。
还有那荒草凄凄的、一片苍凉!
宝钗忽然懵逼了!
呈现在宝钗眼前的景致。
笔者简洁些,填首小词来展开画面。
《临江仙·冬野远眺》
极目霜天澄似洗,
阡陌如尺裁空。
寒青万顷走虬龙,
晴光浮碎玉,
金风抚碧毯。
精舍俨然棋子布,
炊烟几缕摇空。
灰墙青瓦衬苍穹。
人间烟火净,
并入画图中。
宝钗奇怪,啥时有的!
眼前这阡陌交通,整齐好看的良田。
还有精舍的庄子?
如诗如画呀!
宝钗看着眼前盛景。
想起陶潜的《桃花源记》。
寻思我怎么有了武陵人,乍见桃花园的恍惚。
咱这是看到海市蜃楼了。
还是进了幻境么!
或许梦里吧!
宝钗放下搭在额前的手。
右手伸进左手的袖里,掐了掐自个的小手臂。
疼呀!
宝钗抽出右手,抬手轻轻地揉了揉眼睛,再去看远方。
还是良田,村庄,精舍!
宝钗疑惑了。
莫不是走错地方了?
又想不可能呀。
这里明明就是贾家祖陵。
前世的我,在这里生活整整十年。
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哪里是沟,哪里是坎。
可眼前的这里,和前世又十分不同。
宝钗此时,有点儿犯迷糊。
疑似梦又不似梦!
跟着宝钗下了马车的莺儿。
学着宝钗的样儿。
右手在额上,搭了凉棚,遮着太阳,向远处眺望。
哇塞!这里有田、有山、有河、有村庄。
这里的田,整得成方成块都有形儿,看过去绵延不绝,好似和远天交集一处。
嵌在麦田里的那些庄子。
成排儿地齐整,有几缕白色的炊烟,冉冉儿升起。
似去追那,挂在蓝天上的几缕云丝儿。
远远看去,还挺养眼的!
莺儿看着欢喜。
寻思这地方,真像是神仙住的。
宝二爷、林姑娘他们,真的都住在这里么?
莺儿走到宝钗身后。
快乐地向宝钗说道:“姑娘,是前面那庄子吗?”
宝钗正犯着迷糊。
听了莺儿问话。
宝钗点点头。
又有点茫然。
向莺儿笑道:“应该是吧!”
莺儿听姑娘说应该是。
啊呀!原来他们真住这里。
想起之前京里人讲的,贾氏人如何可怜可叹。
还以为都住在茅草荒地呢!
原来是住在这里。
这里比想象的好呀。
莺儿非常开心。
向宝钗欢喜道:“终于到了,宝二爷他们待的这地方,看上去美美的。”
宝钗向莺儿笑道:“确实漂亮,我们上车吧。”
说着话,主仆上了马车。
马车向那庄上悠悠地行驶。
宝钗面上含笑,心里依然有些不解。
寻思重生这一世。
贾府抄家,皇上不会连贾家祖陵,亦收了吧!
难道不许贾氏族人,来这祖陵安生!
想想这也不可能呀!
自古抄家,哪个皇家,也不能动人祖陵呀!
收人祖陵,违反道德律法。
这是历代皇家,自个定的律法。
怎可出尔反尔!
宝钗想到这里,笑自个傻了。
想那么多干嘛?
来都来了,等车到庄上。
找人问问,便什么都知道了。
马车行到庄上。
宝钗透过车厢窗帘缝隙。
看到庄头一座大院子。
院门前,坐着个二十余岁的、青壮年男人,正在晒太阳。
宝钗吩咐赶车的停下。
正打算吩咐车夫,下去问问。
猛见鸳鸯,从院里向大门走来。
宝钗愣住了!
想起前世这个时候。
袭人送米面来时,哭着说,可怜鸳鸯,被哥嫂卖给一个商人老头做妾。
鸳鸯誓死不从,上吊死了!
商人嫌晦气,吩咐扔去乱葬岗,让野狗分食了!
当时众人听到,也都为鸳鸯难过。
老太太叹着气说道:“可怜的孩子,我们家败了,我老婆子也护不得你,真是命苦,咋地摊上这么黑心肝的哥嫂!”
宝玉听了,倒哭倒在地。
一个劲地疯狂捶胸跺足。
大声狂叫“天下女子可怜”
连贾政也喝止不住。
老太太见宝玉如此。
竟然喝止贾政,说让宝玉哭个痛快,方解郁结之气。
宝钗当时,听了宝玉一直哭“天下女子可怜”,心里很是不爽。
宝玉明知天下女子可怜。
我亦是女子,咋地不怜眼前人!
宝钗现在看到鸳鸯活着。
鸳鸯不仅活着,还身在贾家祖陵!
宝钗迷惑,真是奇了怪了。
莫不是老太太去了,鸳鸯的魂也跟了来。
眼前这青壮年人,也未曾见过。
这里的高宅大院,前世亦未曾有过!
想起前世,这里是荒草凄凄。
而今生来时,看到的竟是如诗如画。
宝钗迷惑,我莫不是踏进鬼界,入了这地下贾氏么!
难道这里是贾氏阴宅?
眼前一切,皆是阴宅虚幻之所么!
看着巧笑倩兮的鸳鸯。
宝钗寻思,眼前鸳鸯,到底是人是鬼?
这个地方的这一切,到底是真是梦!
宝钗又有点恍惚了!
透过帘子缝隙,去看那天。
蓝天、白云、大太阳。
明明是大白天,不可能进了阴界见鬼呀!
再去看那青壮年和鸳鸯身后,都有影子。
俗话说,人有影,鬼无踪!
这俩个,分明都是人呀。
鸳鸯怎么会、活生生地待在这里。
宝钗还在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