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天边最后几缕云彩染成凄艳的橘红,也给百艺阁那片恢弘的建筑群勾勒出黯淡的金边。象征着下工的、比晨钟稍显悠长些的钟声,终于在杂役处上空回荡起来。
霍天渊将最后一年混杂着药渣和尘土垃圾倒入后山那深不见底的废料渊,听着那细碎的坠落声久久没有回响,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他直起几乎僵硬酸麻的腰背,长长地、带着颤抖地呼出一口气。这一口气,仿佛吐尽了这一整日积攒的所有疲惫、尘土与那无处不在的废料混杂气味。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灰色的杂役服,又在傍晚的凉风中被吹干,留下斑驳的白色盐渍和深深的汗味。手掌上,新旧划痕交错,指甲缝里塞满了洗不净的黑泥。手臂和肩膀的肌肉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那是过度劳累后的生理反应。丹田之内,那可怜的灵气更是近乎枯竭,如同暴晒下的浅滩,只剩下些许湿润的沙砾。
他推着空了的独轮车,脚步沉重地走在返回杂役石屋的路上。夕阳将他孤单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随着他的步伐扭曲、变形。周遭的其他杂役,也大多如他一般,沉默地、步履蹒跚地走着,像是一群被抽走了魂灵的木偶,脸上只有麻木与深深的倦意。
然而,就在这片沉沉的暮色与疲惫之中,霍天渊那沾满灰尘的脸上,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弯起了一个弧度。
他的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回放着白日的种种。
他想起了符箓堂外,自己用“御风术”操控落叶组成的那个嘲弄一切的大鬼脸,想起了那两位符箓堂师姐忍俊不禁的笑声。那一刻,枯燥的清扫仿佛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游戏。
他想起了炼器坊前,自己“手滑”导致废料滚落一地,然后手忙脚乱地与那些“调皮”的铁疙瘩“对话”、“搏斗”的滑稽场景,想起了赵虎等人从讥讽到错愕,最终忍不住笑出来的表情。那沉重的废料,似乎也在那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中,暂时失去了压垮人心的重量。
他还想起了跑腿路上,自己如何将鲁师兄“要三斤赤铜矿”的简单指令,演绎成一段“火龙翻身、急需救兵”的精彩说书,想起了刘管事笑得差点喷茶的模样,以及沿途弟子们被他带动起来的轻松氛围。枯燥的跑腿,变成了他展示语言艺术、传递微小欢乐的舞台。
这些片段,如同黑暗中零星闪烁的微光,虽然微弱,却真实地照亮了他疲惫的心田。
(内心独白:嘿,这么一想,今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嘛。至少,笑了好几次。)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正式弟子,甚至在一些麻木的杂役同门眼中,或许显得幼稚、可笑,甚至是“傻子”行径。但他不在乎。
这并非单纯的苦中作乐,更不是自甘堕落的沉沦。
这是一种选择,一种在看似无法改变的艰难环境中,对自身心境的主动掌控。他选择用幽默化解疲惫,用创意对抗枯燥,用乐观稀释绝望。他拒绝像其他人那样,被日复一日的沉重劳作磨去所有的棱角与光彩,最终变成一具只会机械动作的行尸走肉。
这逗逼的行为艺术,是他守护自己本心不被侵蚀的铠甲,是他在这尘埃般的底层生活中,为自己保留的一丝“人”的鲜活气息,是属于他霍天渊的、微不足道却坚不可摧的反抗。
推开石屋那吱呀作响的木门,熟悉的潮湿霉味再次包裹了他。屋内一片昏暗,冰冷。他没有立刻点燃那盏珍贵的、耗油的油灯,而是就着窗外最后一点天光,走到墙角一个破瓦罐前,小心翼翼地将里面仅剩的小半碗清水,倒出一些在一块相对干净的布条上,仔细地擦拭着脸和手上的污垢。
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然后,他走到那硬邦邦的床板前,盘膝坐下。他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先静静地坐了半晌,调整着呼吸,平复着身体残余的酸痛,也将白日里那些有趣的回忆细细品味、珍藏。这短暂的“回味”时间,成了他一天中难得的、纯粹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
当窗外最后一丝光亮也被夜幕吞噬,石屋内彻底陷入一片黑暗时,他才缓缓闭上眼睛,开始运转《基础引气诀》。
过程依旧艰难。此地的灵气稀薄得令人发指,身体又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汲取灵气的效率低到令人绝望。丝丝缕缕的灵气如同羞涩的萤火,缓慢而艰难地汇入他近乎干涸的经脉与丹田,带来的增长微乎其微,几乎感觉不到。
换做旁人,或许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徒劳中放弃,或者陷入深深的绝望。
但霍天渊没有。
他的心神沉静,意念专注。因为他知道,放弃,就意味着真正被这片尘埃之地同化、吞噬。而坚持,哪怕只能汲取一丝一毫,也代表着希望尚未泯灭,代表着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看似固化的命运,发起一场沉默而持久的抗争。
逗逼,是他的外在铠甲,用以应对世俗的磨砺。
坚持,是他的内在核心,用以守护修行的本心。
黑暗中,他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矿工,在贫瘠的矿脉中,执着地挖掘着那几乎不存在的希望。身体的疲惫依旧,环境的恶劣未改,但他的道心,却在这日复一日的尘埃与微光的交织中,被磨砺得愈发坚韧。
一夜,就在这无声的汲取与坚持中,缓缓流逝。当遥远的东方再次泛起那熟悉的鱼肚白时,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虽带着血丝,却清澈而坚定。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依旧是扫帚、废料与跑腿。
但他知道,他依旧会带着他那套独特的“苦中作乐大法”,以及深藏于心的、对大道不懈的追求,继续走下去。
微光虽微,终能破暗。尘埃虽渺,积土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