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地表,炎黄智能总部发布会现场人头攒动。
巨大的全息投影在会场上空缓缓旋转,展示着一辆长达二十米的银灰色浮空大巴。车体两侧的流线型翼板微微展开,底部排列着十八个菱形推进器喷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各位媒体朋友,炎黄智能cEo楚河站在全息投影下方,声音通过环绕立体声系统传遍全场,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天行-500型浮空客运系统。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全息影像突然切换成推进器特写镜头。每个喷口内部都可见复杂的蜂窝状结构,正闪烁着淡蓝色的离子光晕。
改进型醇二推进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单个推进器最大推力达到18吨,体积和重量都大幅下降。从综合性能上看,比民用浮空车提升了整整一个数量级。楚河轻触控制面板,画面立即切换成燃料消耗曲线,在满载80名乘客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达3200公里,每标准单位的燃料消耗仅为传统航空器的十分之一。
台下闪光灯顿时连成一片。欧陆通讯社的记者率先举手:楚先生,如此庞大的悬浮载具,其稳定性如何保证?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这个问题相当关键。楚河示意助手调出新的演示画面,我们开发了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十八个推进器实时协同工作,配合气象雷达,由升级版的星辰AI辅助,可以在0.01秒内完成姿态调整。”
“上个月在台风过境期间,原型机成功完成了各项测试。
就在这时,军用科技的技术主管霍普突然站起身:楚先生,根据贵公司公布的数据计算,如果将这套推进系统垂直安装,理论上可以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这是否意味着客运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低成本轨道飞行器?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楚河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表情,随即恢复专业微笑:霍普先生的物理学得很好。不过炎黄智能目前专注于民用智能和交通领域,其他应用场景不在本次讨论范围。
这个避而不答的回应反而让各国情报人员更加确信。
霍普立即在加密平板上输入了一组参数,计算结果让他手指微微发抖。按照炎黄智能公布的参数来看,只需二十四个这样的推进器,就能将近百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成本还不到传统火箭的十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这种方式根本不像传统火箭那样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然后寻找合适的时间窗口。
在场的一些人同样想到了这一点,立刻向他们的后台发去了紧急通告。
原本一些家伙认为,炎黄智能肯定会严格审查‘天行’的出售,都做好了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的准备。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炎黄智能几乎是来者不拒。
只要你给钱,货管够,根本不管买方是谁,也没有禁止私自拆卸。
军用科技某军事基地地下实验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三台精密机床正在同时加工某种银灰色合金,刺耳的切削声在密闭空间内回荡。
又失败了!材料专家威尔逊愤怒地摘下护目镜,第七批样品还是达不到标准!他指着电子显微镜屏幕,看到这些晶界缺陷了吗?炎黄智能的原件结构均匀度是我们的十倍!
“难道是设——”
“这绝对不是设备问题!”威尔逊粗暴地打断了助手的猜测。
隔壁实验室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技术员的惊叫。推进系统负责人汤普森脸色铁青地冲进来:第三号测试台爆炸了!我们的燃料喷射系统根本承受不住那种压力!
实验室主控台上,霍普正盯着前几次失败后的推进器残骸。他忽然抬头:各位,我们犯了个致命错误。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工程问题。
他调出了一份不久前发布的新闻,上面说的是东联科学家在材料学上有了重大突破,他们绝对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合成路径,这需要基础理论的突破。
一阵难堪的沉默后,军用科技的项目主管杰弗逊阴沉着脸走进来:泰克莱特先生说了,如果逆向的路子不好走,那我们就换一条。
什么路?威尔逊揉着太阳穴问道。
醇二原料。杰弗逊将一份标着的文件拍在桌上,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醇二燃料都产自北钢,而他们用的是天然气和玉米制备的乙醇。”
“比起玉米乙醇,用石油作为原料成本会更加低,甚至可以完全覆盖天然气上的劣势。如果我们能找到新的油田...
“明白了。”威尔逊明白了cEo的意思,无非就是以廉价醇二为筹码,向东联交换一定的技术‘支持’。
“我有认识的地质学者,勘探上很有一手。”
巧的是,不知他们一家是这么想的。
中古地区,烈日炙烤着广袤的戈壁滩,两支勘探队正从东西两侧向盆地中心推进。
军用科技的勘探车队从东部进入,三辆改装过的重型勘探车排成一列,扬起漫天黄沙。每辆车身上都印着醒目的军用科技标志,车顶的雷达天线不断旋转。
再往前十公里就是目标区域。车队队长马克通过无线电说道,卡尔森博士,您确定这个盆地有勘探价值?
指挥车内,地质学家卡尔森推了推眼镜:卫星遥感显示这里的地质构造与北钢大油田极为相似。如果我的计算没错...
他的话还没说完,车载电脑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卡尔森猛地扑到屏幕前,眼睛瞪得滚圆:上帝啊...这个地震波反射...这个厚度...他的手指颤抖着放大三维成像图,至少1500亿桶!可能是蓝星近三十年,不,应该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油田!
车内瞬间炸开了锅。技术员们手忙脚乱地核对数据,确认这不是仪器故障。
立刻接通总部!优先级红色!马克一把抓起卫星电话,声音因激动而嘶哑,重复,发现超级油田,初步估计储量1500亿桶!坐标已上传!
与此同时,从西部进入的歧路司勘探队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五辆银白色的勘探车呈扇形展开,车身上的歧路司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乔尔博士,东部区域的初步扫描完成了。年轻的技术员报告道。
首席工程师乔尔盯着电脑屏幕,眼镜片上反射着跳动的数据流。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一组异常的数据上:等等...放大这个区域。
随着图像放大,乔尔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他飞快地调出更多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立刻停止所有通讯!他突然大吼一声,把周围的技术员吓了一跳,安保主管,立即封锁所有对外联络渠道!
安保主管迅速启动了屏蔽系统:发生什么事了,博士?
乔尔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我们可能发现了改变游戏规则的东西...他指着屏幕上那一片红色的区域,这个储层厚度超过300米,初步估算储量...1500亿桶以上!
立刻通知总部,施耐德命令道,用最高级别加密频道。在总部特派队到达前,任何人不得离开营地!
两支勘探队都不知道,他们发现的其实是同一个超级油田。
军用科技的队伍位于油田东缘,歧路司的队伍则在西缘,彼此相距仅100公里。由于盆地中央的地势隆起,双方都没能探测到对方的存在。
当两支队伍各自向总部发送坐标后,完全不出意料地是,在军用科技和歧路司各自暗柱那个的帮助下,两边的负责人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个惊人的巧合。
他们俩家发现的可能是同一个油田。
军用科技总部,能源部门主管盯着地图,突然拍桌而起:见鬼!歧路司的勘探坐标和我们只差100公里!他们也在同一区域!
几乎同一时刻,歧路司总部的会议室里也爆发出一阵惊呼:军用科技的人就在对面!他们肯定也发现了!
两支勘探队继续向盆地中心推进,距离不断缩小。80公里...60公里...40公里...
直到某天清晨,军用科技的勘探车正在采集岩芯样本时,了望员突然大喊:前方发现车队!
马克立即举起望远镜,看到远处沙丘上,几辆银白色的勘探车正缓缓驶来,车身上歧路司的标志清晰可见。
该死!是歧路司的人!马克立即抓起无线电,全体注意,发现竞争对手,立即进入警戒状态!
几乎同时,歧路司的车队也发现了他们。乔尔博士脸色铁青:果然如此...立即后撤五公里,建立防御阵地!
两支勘探队在相距3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各自建立临时营地,紧张地对峙着。
双方都知道,他们脚下可能是改变蓝星能源格局的超级油田,而这场对峙的结果,将决定谁能掌控未来的醇二燃料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