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林建国和李铁柱,终于满载而归。
他们的拖拉机拉回来了一大车的物资。
崭新的塑料薄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成捆的草帘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还有水泥、铁丝、木材,以及林冒烟特别嘱咐的,一些她前世才知道的,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但农民们还不知道其妙用的微量元素肥料。
当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村子时,整个下溪村,再次被轰动了。
村民们放下手里的活,都围了上来,看着那些崭新的物资,啧啧称奇。
“我的天,光是这车东西,就得花不少钱吧!”
“林家这次,是真的下血本了!”
“这叫有魄力!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物资很快被卸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盖薄膜和草帘子。
这是一个技术活。
在林冒烟的亲自指挥下,众人齐心协力,先将两层薄膜,仔细地覆盖在棚架上,拉得紧绷,确保中间留有空气层。
然后,再将厚重的草帘子,一卷一卷地,搭在棚顶。
每一个细节,林冒烟都要求得极其严格。
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傍晚时分,当最后一座大棚的草帘子,也严丝合缝地盖好时。
十座崭新的,闪烁着银光的,如同巨兽一般,趴在地面上的现代化温室大棚,终于宣告竣工!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些大棚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所有的村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静静地站着,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撼和激动。
这已经不仅仅是林家的大棚了。
这也是他们,全村人,亲手创造的奇迹!
林远山看着眼前这十座“宫殿”,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走到林冒烟身边,摸了摸孙女的头声音哽咽。
“冒烟……爷爷……这辈子都没想过,咱们家,能有这么大的家业……”
林冒烟抬起头,看着爷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爷爷,这只是一个开始。”
晚饭,林家摆下了盛大的庆功宴。
周玉兰和村里的妇女们,炖了三大锅的猪肉白菜炖粉条,白面馒头热气腾腾。
所有参与帮忙的村民,都受到了邀请。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喝着,笑着,闹着,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根生端着一碗酒,走到了林远山面前。
“远山啊,棚子盖好了,我们这些当叔伯的也算尽了一份心。”
“接下来,就看你们家的了。”
“冒烟娃子之前答应的,那教我们技术的事……”
他话还没说完,其他村民也都纷纷放下了碗筷,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林家。
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林冒烟知道,又到了自己出场的时候。
她站起身走到众人中间,声音清脆地说道:
“各位叔叔伯伯,大家的心情我理解。”
“福气菜的技术,我一定会教给大家。但是,不是现在。”
这话一出,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
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甚至是一丝被欺骗的愤怒。
刘根生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冒烟娃子,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反悔?”
“刘爷爷,您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林冒烟不慌不忙地说道。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全村人都开始种福气菜。到时候,镇上,县里,到处都是我们的菜。那我们的福气菜,还能卖到六毛钱一斤的天价吗?”
她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现实。
村民们都愣住了。
他们光想着种出来能卖钱,却忘了最基本的道理。
物以稀为贵。
东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钱了。
“那……那你的意思是?”一个村民小心翼翼地问。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林冒烟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福气菜,我们林家会继续种,保证迎客来饭店的供应,稳住这个基本盘。”
“而我,想请大家跟我一起,尝试一样全新的比福气菜更金贵,更挣钱的东西!”
“更金贵的东西?”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她给吊了起来。
“冒烟,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是什么好东西?”林小燕急切地问道。
林冒烟神秘一笑,然后,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一个在这个年代的下溪村,显得无比陌生的名字。
“草——莓!”
“草莓?”
“这是什么东西?”
大部分村民,都一脸茫然。
他们这辈子,连听都没听说过。
只有少数去过县城,见过世面的,比如李铁柱才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冒烟,你说的是那种……红红的,小小的,听说在城里,卖得很贵的那种水果?”
林冒烟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它!”
她的话,在人群中引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可是……冒烟,”林建国有些担忧地说道,“那种金贵的水果,咱们这穷山沟里,能种得活吗?”
“而且,现在是冬天,天寒地冻的怎么种?”
他的问题,也代表了所有人的疑虑。
林冒烟自信地一笑。
“爸,你忘了我们这十个大棚了吗?”
“有了它们,我们就能在冬天,给草莓,创造一个温暖如春的家!”
“至于技术问题,大家更不用担心。”
她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骄傲地说道:
“有我呢!”
她脑海里,那座来自21世纪的现代农业知识库,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什么土壤酸碱度调节,什么温湿度控制,什么蜜蜂授粉,什么病虫害防治……
对于她这个农业大学的硕士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