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枫小队于陨星商路初显锋芒之际,另一支由林家修仙职业技术学院丹院与器院精英组成的历练小队,也踏上了他们的征程。这支小队共八人,队长名为苏婉,是丹院副院长苏瑶的得意门生,筑基中期修为,性情温婉却不失坚韧,一手炼丹术已得苏瑶七八分真传。队员中,四名丹院弟子精于药理、解毒、疗伤,三名器院弟子则擅长法宝修复、机关辨识与材料处理。他们的座驾,是一艘特别改造的、兼具炼丹工坊与炼器工作台功能的“百草号”灵舟。
与林枫小队的战斗导向不同,苏婉小队的任务更具探索性与专业性——前往一处名为“千瘴星”的偏远星域,寻找几种只存在于剧毒环境中却对炼制高阶解毒丹至关重要的稀有药材,并顺路探查一处近期被发现的、疑似上古炼丹师坐化之地的“古丹洞府”。
离港时,苏瑶虽因临近产期未能亲至,却托人送来了一枚亲手炼制的“清心辟毒丹”和一枚记录了她对千瘴星环境及可能遇到毒物分析的心得玉简。林业亦简短勉励,叮嘱他们“善用所学,以智破险,万物相生相克,毒瘴深处或藏生机”。
“百草号”航行数日,抵达了千瘴星外围。整颗星球被五彩斑斓的毒瘴之气笼罩,神识探入其中如陷泥沼,可见度极低,更蕴含着能侵蚀灵力、迷幻心神的诡异毒素。寻常修士避之唯恐不及,但对苏婉小队而言,这里却是一座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宝库。
苏婉没有贸然闯入,而是先指挥灵舟绕星飞行,由器院弟子操作特制的“探瘴仪”,仔细分析不同区域毒瘴的成分、浓度与流动规律。丹院弟子则根据探测数据,迅速配制出相应的中和药剂与防护灵散分发给众人。
“诸位,老祖常言,‘谋定后动’。此地凶险,非蛮力可破。我等需依仗所学,步步为营。”苏婉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传来,沉稳而清晰。她将小队分为两组,交替警戒与探索,始终保持灵舟处于相对安全的区域,绝不深入未知毒瘴核心。
这种谨慎到近乎“胆小”的做法,起初让几名年轻气盛的弟子觉得有些憋屈,但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其必要性。一次,当他们试图采集一株生长在悬崖边的“七心蚀骨花”时,负责警戒的器院弟子凭借对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提前发现崖壁缝隙中潜伏着数只几乎与岩石融色的“幻影毒蝎”,其毒针足以瞬间麻痹筑基修士。若非提前预警,后果不堪设想。最终,他们并未强攻,而是由丹院弟子调配出一种能刺激毒蝎离开巢穴的特殊药粉,轻松采得灵花。
经此一事,队员们对苏婉的指挥和老祖强调的“准备充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非是怯懦,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专业的自信。
历经半月小心探索,他们成功采集到了目标药材,并依据一份残缺星图,找到了那处“古丹洞府”的入口。洞口被藤蔓与乱石遮掩,若非器院弟子对人工开凿痕迹的敏感,几乎难以发现。
洞府内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各种考验后来者的陷阱。有触发即喷发腐蚀性毒烟的机关,有能扰乱方向感的迷幻阵法,更有一些早已失效却依旧危险的残破战斗傀儡。面对这些,林枫小队那套战斗突击的法子全然无用武之地,却正是苏婉小队大显身手之时。
器院弟子仔细勘察每一处机关的结构原理,寻找能量节点与薄弱处,或以巧力破解,或直接绕行;丹院弟子则负责分析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慢性毒素,及时提供解毒丹药,并利用对药性的理解,配制出中和陷阱中毒物的药剂;苏婉更是凭借对丹道前辈心理的揣摩,多次识破伪装成传承诱惑的致命陷阱。
在一间布满尘埃的丹室中,他们发现了一具坐化的骸骨,身旁散落着几枚玉简和一个密封的丹炉。器院弟子检查确认丹炉无自爆风险后,才由苏婉小心翼翼地上前探查。玉简中记载了这位自称“玄丹老人”的炼丹师的部分心得,以及他因炼制一种逆天丹药遭反噬,最终坐化于此的经过。而那丹炉中,竟还封存着一炉未完成的丹药残渣,虽已灵气尽失,却保留了奇特的药性结构。
“老祖曾说,‘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苏婉仔细观察着那些残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位前辈的炼丹思路极为大胆,虽败犹荣。若能分析出这残渣的药性组合,或许能对我们改良解毒丹方大有启发!”
他们没有贪婪地搜刮一切,而是恭敬地安葬了玄丹老人的遗骸,只拓印了玉简内容,并小心收取了一些丹药残渣,和洞府中几株罕见的、用于试验药性的活体毒草。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退出洞府时,最大的危机降临了。洞府最深处的支撑阵法,因年代久远,加之他们之前的活动,发生了连锁崩塌!巨大的岩石从头顶砸落,唯一的出口被堵死,更要命的是,崩塌似乎触动了某个隐藏的毒囊,墨绿色的致命毒液从裂缝中汹涌而出!
“稳住!”苏婉虽惊不乱,厉声喝道,“器院弟子,立刻计算最稳固的三角区域,布置临时防护阵!丹院弟子,全力催发最强解毒丹,形成净化气场!所有人向我靠拢!”
危急关头,平日所学与团队默契发挥了作用。器院弟子迅速,找到一处岩壁夹角,三人合力,不惜损耗本命法器,瞬间布下一个简易却坚固的“三才守元阵”,勉强撑起一片安全空间。丹院弟子则围成一圈,将自身灵力注入苏婉体内,由她主导,激发那枚苏瑶所赐的“清心辟毒丹”,形成一圈柔和的绿色光晕,抵挡着蔓延而来的,毒液和毒气。
但毒液腐蚀性极强,防护阵光芒 rapidly 黯淡,解毒丹的光晕也在不断缩小。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一名器院弟子突然喊道:“队长!我看那毒液流淌的轨迹,似乎受到,地脉灵力的微弱牵引!这洞府下面可能有灵脉!”
苏婉闻言,脑中灵光一闪,想起苏瑶玉简中提到过一种“以毒攻毒,引灵化煞”的偏门理论。她立刻下令:“改变策略!减弱正面抵抗,引导部分毒液流入,你们刚才计算出的地脉节点!丹院弟子,随我改变药力频率,尝试与地脉灵力共鸣,看能否将其转化为无害能量!”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尝试,一旦失败,毒液将瞬间淹没他们。但此刻已无退路。队员们对苏婉,有着绝对的信任,毫不犹豫地执行。器院弟子精准地引导毒液流向,丹院弟子,则全力配合苏婉,调整自身灵力波动。
就在防护阵即将破碎的刹那,奇迹发生了!被引入地脉节点的毒液,与地下微弱的灵脉之力接触后,竟发生了奇异的中和反应,墨绿色迅速褪去,转化为精纯的木灵之气,反过来滋养着,即将枯竭的防护阵和众人!
险死还生!所有人都瘫坐在地,大口喘息,脸上满是后怕,与喜悦的汗水。
“我们………我们成功了!”一个年轻弟子带着哭腔喊道。
苏婉也松了一口气,看着彼此扶持的队友,眼中充满欣慰:“是我们共同的成功,是老祖,和老师们教导的成功!若非平日所学,若非临危不乱,我们早已葬身此地。”
经此一劫,小队成员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觉得“老六”式的谨慎是胆小,反而深刻体会到,基于专业知识的周密准备、冷静判断和团队协作,才是绝境中最大的依仗。对林业和苏瑶的,感激与敬仰,更是深入骨髓。
他们最终设法从废墟中开辟了一条生路,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宝贵的经验,返回了“百草号”。虽然每个人都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眼神却比离开时更加明亮、坚定。
当苏婉小队安然返回林家堡,呈上那些珍贵的丹药残渣、活体毒草以及玄丹老人的炼丹心得时,连苏瑶都为之动容。林业亲自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对苏婉临危决断、活用所学化解危机的能力大加赞赏,并将其经历作为典型案例,在学院中推广。
看着这些年轻子弟的成长,林业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种基于知识与智慧的“软实力”,将是林家未来应对复杂局面、真正屹立于星海的重要基石。而堡内,苏瑶的产期日益临近,新的生命与新的希望,正在这片历经磨砺的土地上,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