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药茶济世拓新业,工坊惠民结善缘
县城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街,婉清药膳坊的窗台上就摆上了两排崭新的油纸袋——一袋袋印着“清心明目茶”“消食化积茶”的字样,袋口系着浅褐色的棉绳,透着一股精致的烟火气。苏婉清正站在柜台后,小心翼翼地将刚烘干的菊花和枸杞按比例混合,指尖拂过干燥的花瓣,带着淡淡的清香,这是她特意从合作社后山采来的野菊花,比市面上的更鲜嫩,药效也更好。
“姑娘,这新做的茶是什么呀?闻着怪香的。”常来买药膳的张书生凑过来,好奇地拿起一袋清心明目茶,油纸袋上的字迹娟秀工整,还标注着“每日一包,沸水冲泡”的用法,“是给我们读书人准备的吗?最近备考,眼睛总觉得干涩,看书都费劲。”
“正是给你们准备的。”苏婉清笑着点头,打开一袋茶,倒出少许放在白瓷碗里,用沸水冲泡——菊花舒展,枸杞泛红,茶汤清澈,还没喝就闻到一股清甜的香气,“这清心明目茶用了灵泉泡过的菊花和枸杞,能缓解眼疲劳,你要是觉得眼睛干涩,每天喝一包,坚持几天就会好很多。还有这个消食化积茶,用的是山楂和麦芽,要是吃多了不消化,喝这个也管用。”
张书生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清甜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喉咙里也觉得滋润,眼睛似乎都明亮了些,当即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先买十包清心明目茶,再给同窗带五包,他们肯定也喜欢!”说着,他掏出铜钱,爽快地付了钱,还特意叮嘱苏婉清多准备些,说要推荐给其他书生。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县城的书生圈里传开了。不到一上午,两箱药茶就卖空了,不少账房先生和商铺掌柜也闻讯赶来,说要给家里人买些消食化积茶,连县学的教谕都派小厮来订了二十包,说是要给学生们当日常饮品。
“姑娘,这药茶太好卖了,咱们手工包装根本赶不上,刚才还有邻县的商户来问能不能批发,咱们都没货了。”伙计一边整理空箱子,一边着急地说,“要是能有个专门的地方生产就好了,既能提高速度,又能保证质量。”
苏婉清也正有此意。她早就看中了县城西头的一间闲置宅院,院子宽敞,还有现成的厢房,改造成工坊正合适。当天下午,她就带着萧墨尘去看了宅院,萧墨尘帮着检查了房屋结构,还量了尺寸,说:“这里很合适,厢房可以当生产间,正房能放原料和成品,院子里还能晒药材,咱们再雇几个手脚麻利的人,生产速度肯定能提上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婉清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规划,“咱们不光要生产药茶,还要把药皂的生产也搬过来,之前药皂都是在分店后院做的,空间太小,现在有了工坊,就能扩大规模了。对了,我还想雇些县城里的贫困妇女,她们大多在家没事做,又能吃苦,咱们给她们日结八文钱,既能解决生产问题,又能帮她们补贴家用,县尊夫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支持咱们。”
萧墨尘握住她的手,眼底满是赞许:“你总是想得这么周全,既顾着生意,又想着百姓。我明天就去联系工匠,把工坊的门窗修一修,再打些货架和操作台,争取尽快开工。”
没过几天,工坊就收拾好了。苏婉清贴出招工告示的当天,就有十几个贫困妇女来报名,她们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个个精神饱满,眼里满是期待。“苏姑娘,我们都听说你是个好人,不仅给的工钱高,还不限制时间,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会偷懒!”一个姓王的妇人激动地说,她丈夫早逝,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之前只能靠帮人洗衣缝补勉强糊口,现在有了这份工作,终于能让孩子吃饱饭了。
苏婉清看着她们期待的眼神,心里也暖暖的,特意给她们做了培训,教她们如何分拣药材、按比例混合、包装药茶,还演示了药皂的制作过程。“大家别着急,慢慢学,熟练了就快了。咱们做工讲究干净,每次开工前都要洗手,药材也要仔细检查,不能有杂质,咱们要让百姓用得放心。”她一边演示,一边叮嘱,语气温和又认真。
工坊开工后,生产效率果然大大提高。以前一天只能生产两百包药茶,现在能生产五百多包,药皂的产量也翻了一倍,不仅满足了县城的需求,还能批发给邻县的商户。苏婉清还特意在药茶的包装上印上了“婉清工坊制”的字样,既方便识别,又打响了品牌,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牌子来买的。
县尊夫人听说苏婉清雇贫困妇女做工的事后,特意派人送来两匹绸缎,还说要亲自来工坊看看。这天上午,县尊夫人带着丫鬟来到工坊,看到妇女们在干净整洁的厢房里有条不紊地工作,有的分拣菊花,有的包装药茶,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不由得称赞道:“苏姑娘,你真是个有仁心的人,不仅把生意做得好,还想着帮衬百姓,比那些只知赚钱的商户强多了!以后你要是有需要,尽管跟我说,我一定帮你。”
“多谢夫人夸奖,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苏婉清笑着回应,还让妇人给县尊夫人泡了杯清心明目茶,“这是我们新做的药茶,夫人要是觉得眼睛累,喝这个很管用,我再给您装些,您带回去尝尝。”
县尊夫人接过茶,又看了看工坊里的景象,对苏婉清更是满意,回去后还特意跟县尊提起这事,说苏婉清“既懂生意,又有善心,是个难得的人才”,为后续县尊召见苏婉清、给她提供便利埋下了伏笔。
傍晚时分,工坊的妇女们拿着当天的工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王妇人还特意来跟苏婉清道谢,说要给孩子买些米面,让孩子也尝尝肉味。看着她们的背影,萧墨尘从身后轻轻抱住苏婉清,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你看,你不仅做成了生意,还帮了这么多人,我真为你高兴。”
苏婉清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药材香,心里满是安稳:“这都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要是没有你帮我打理工坊,我也做不成这么多事。对了,刚才邻县的商户又来订了三百包药茶,咱们明天还要多雇两个人,争取把产量再提一提。”
“都听你的。”萧墨尘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轻吻,“不过你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工坊的事有我呢,你只要负责配方和销售就好。”
夜色渐深,工坊的灯还亮着,萧墨尘正在整理当天的生产记录,苏婉清则坐在旁边,研究新的药茶配方——她想再开发一款适合老人喝的润肺茶,用百合和银耳,既能润肺,又容易消化。灯光下,两人的身影交叠在一起,温馨又坚定。
药茶的成功,不仅让苏婉清的事业拓展到了新的领域,还让她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官方的认可。工坊里妇女们的笑声,药茶包装袋上娟秀的字迹,还有百姓们满意的笑容,都成了她事业路上最珍贵的风景。而这一切,也为后续县尊召见她、给她提供运输和采购便利,甚至在瘟疫来临时请她出山抗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既能做好生意,又能为百姓办实事的人,终究会得到命运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