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黑前,林呈一行人回到了家。
林老头只含糊说了句“烟叶卖出去了,价钱还不错,我买了糯米,你们去做豆包吧,”就不再透露更多的细节,多少钱一斤也没说出来。
林家厨房里一片热火朝天。
两口灶炉里都烧着大火,红彤彤的火苗舔着锅底,把整个厨房烘得像个蒸笼。
人在里面待一小会儿,衣衫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
可正在忙碌的林婆子、儿媳和孙媳们,脸上却都挂着笑,眼里的喜色藏都藏不住 。
能让全家这般开心的,正是男人们带回的好消息,家里的烟叶卖了个好价钱。
灶台上并排放着两个大蒸笼,林婆子和大儿媳各拎着一个木桶,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将桶里淘洗干净的黄米、糯米分别倒进蒸笼里。
等蒸汽弥漫满厨房,米香飘出来时,两人又合力将蒸熟的米倒进竹簸箕。
拿着长柄勺子反复碾压、捶打,直到米粒变成黏糊糊的米团,才端来提前调好的豆沙馅和黄豆粉,手脚麻利地做起豆面卷子和粘豆包。
大孩子,小孩子们早就在厨房门口扒着门框,眼巴巴地等着。
第一个豆面卷子刚从簸箕里卷好,林世安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厚着脸皮问“奶,先给我吃一个吧!”
林婆子将手里的豆面递过去,没好气的骂道“就属你最馋!拿去吧,小心烫!”
见其他人也睁大眼满脸馋样,她加快手上的动作,将做好的一一递给孙子孙女,笑着说“都别抢,慢慢吃!你爷买了几十斤米,我蒸了一半,今天保管让你们吃到够!”
“哇!” 大家齐声欢呼,捧着温热的豆面卷子,大口吃着,嘴里不停念叨“好吃!”
豆面卷子和粘豆包刚做好一个,就被大人小孩分着吃一个,直到所有人都捧着肚子喊 “吃饱了”,装点心的篮子里才渐渐有了存货。
全部做完后,林婆子清点了一下:装豆面卷子的篮子里剩二十一个,装粘豆包的篮子里剩十七个,加起来才五六斤。
她倒吸一口凉气,骂道“一顿就吃掉了十五斤米,都是饿死鬼投胎的不成,这糯米不消化,都少吃点,小心撑得晚上睡不着!”
林大嫂悄悄把双手背在身后,藏起刚才偷偷拿的三个粘豆包,假装没听见婆婆的话。
林二嫂看在眼里,嘴角撇了撇 —— 嫂子还真当婆婆没看见?不过是今天心情好,没计较罢了。
她眼角扫过厨房角落放干野菜的篮子,有点得意,自己藏的四个豆面卷子,藏在野菜底下,谁也发现不了,这可是她每次做饭时的 “小妙招”。
当天夜里,林山起床上茅房,发现媳妇王氏不在房里,还听见屋外有轻微的窸窣声。
他放轻脚步,轻轻推开房门,就见王氏蹲在门口,正往嘴里塞东西。
林山又气又好笑,走上前问道“王氏,你吃个东西怎么还偷偷摸摸的?”
王氏被吓了一跳,见是丈夫,又蹲下身继续吃,含糊不清地说:“我不偷偷吃,这好东西哪轮得到我?娘要是看见,肯定又要骂我好吃懒做。”
林山看着她噎得直打嗝,却还舍不得放下油纸包的样子,心里涌起了一些自责,是他没让婆娘过上好日子,才让她这样。
于是罕见的软了态度安慰她“以后家里不会缺吃的了,你别再做这种藏东西偷吃的事,让人看见多不好。”
王氏眼睛瞬间亮了,“你都这么说了,肯定是烟叶赚钱了,那烟叶到底卖了多少钱一斤?”
林山无奈道“这不是你该打听的,总之,以后家里不会缺吃的,”老三提议三五天吃一顿肉,给孩子补身体,爹也同意了。
王氏还想追问,林山摆了摆手“爹说,卖完烟叶之后,给咱们每一房分十两银子,这钱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行了,快回房睡吧,我去茅房了。”
王氏看着丈夫的背影,心里反复琢磨,公公这么大方,给每一房十两银子,那他手里的有更多的银子吧。
另一边,二房的屋里,林海打着震天响的呼噜,睡得正沉。
小王氏推了推他的胳膊,小声问“哎,你跟我说说,咱家的烟叶到底卖了多少钱一斤?”
林海猛地惊醒,揉着眼睛问:“你说啥?”
小王氏又重复了一遍“烟叶卖了多少钱一斤?是不是赚大钱了?”
林海瞬间皱起眉头,不悦的警告“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不会告诉你的!爹说了,这事就我们几个男人知道就行了,不能告诉你们女人”。
免得你们出去乱嚼舌根,给家里招来麻烦,这后半段是他自己想法,就没说出来。
小王氏不死心,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我就问问,不跟别人说,你偷偷告诉我吧。”
林海翻身下床,甩下一句 “你是不是有病”,转身就往小子们的房间走,留下小王氏一个人躺在床上,气得直捶床板。
天刚蒙蒙亮,林家院子里就亮起了煤油灯。
林呈父子四人把仓库里的烟叶全部搬到院子里,四千斤左右的烟叶堆得像座小山,几乎占满了整个院子,连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
“爹,光靠咱们四个,肯定没法把这么多烟叶按时运到凉亭。” 林呈看着烟叶堆,皱着眉说,“要不还是请几个人吧,找几个壮实的,路上万一出点意外,也能搭把手。”
林老头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眉头也皱着 ,他本想瞒着外人,不让人知道家里赚了大钱,昨天还特意叮嘱儿子们,别把烟叶的价格告诉女人和孩子。
可眼下这情况,不请人不行,不光要请人,还得借牛车,凭家里的一辆牛车可没办法运走这么多烟叶。
他掐灭烟杆,站起身对三个儿子说:“请人就请人,但有一条 —— 等会儿收钱的时候,绝不能让外人看见,老三负责点钱,老大老二你们俩把帮忙的人带到远点的地方,跟他们闲聊,别让他们靠近。”
“知道了,爹!” 三个儿子齐声应下。
林老头揣着烟杆出门,先去了村长家 。
村里有牛车的没几家,村长家不仅有牛车,还有两个年轻力壮的孙子。
他说明来意,村长一听是帮忙运烟叶,爽快地答应借车,还让两个孙子跟着去。
接着又去了族长家,借了牛车,请族长的小儿子帮一天忙。
最后绕到林大栓家,叫上林大栓和林小栓。
大家一起动手,搬的搬、抬的抬,把烟叶往牛车上装。
在烟叶上盖好油布,再用麻绳把油布和车身紧紧绑住,防止路上颠簸把烟叶撒出来。
多出了几百斤烟叶,没办法再装到牛车上,林大栓兄弟,林海兄弟各自扛起几十斤。
一切准备就绪,牛车排成队,一行人出发赶往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