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鸡叫头遍时,陇东的塬上就起了动静。不是刀枪碰撞的脆响,是镰刀蹭过磨刀石的沙沙声,混着老乡家土灶烧柴的噼啪声,裹在晨露里,软乎乎的。姜维披了件短褂走出帐,见田埂上已蹲了不少人——蜀兵扎着绑腿,魏兵卷着袖口,手里的镰刀都磨得亮晃晃,映着刚冒头的日头。

“姜将军早!”郝昭从渠对岸跳过来,裤脚沾着草屑,手里还捏着两个热麦饼,“俺让伙房烙的,就着露水吃,顶饿!”

姜维接过来咬了口,饼边焦脆,里头的麦香烫得舌尖发麻。“郝将军也早。”他指了指远处的麦垄,“老乡们都来了?”

“早来了!”郝昭往塬上努嘴,那边影影绰绰都是扛着扁担的身影,“说要跟咱们比着割——谁割得快,中午请谁喝酸汤!”

话音刚落,乡老举着个牛角号站在田埂最高处,“呜——”一声长响,塬上顿时热闹起来。蜀兵魏兵跟着老乡往麦垄里钻,镰刀起起落落,金晃晃的麦秆成片倒下,露出黑黢黢的土。

姜维也抄起镰刀,蹲在麦垄里割。蜀地的麦秆软,他割得熟手,一把攥住十来根,刀刃贴着土一拉,“唰”地就断了。刚要捆成束,却见旁边的魏兵捆得更巧——用麦秆在中间一绕,拧个结就成了,比蜀兵用草绳捆省一半功夫。

“这法子巧!”姜维赞了句。

魏兵咧嘴笑,手把手教他:“得选最粗的麦秆,绕两圈再拧,结实!”两人一个割一个捆,倒比各干各的快了不少。

日头爬到头顶时,塬上飘起了饭香。老乡家的婆娘提着篮子往田埂上送酸汤,见了蜀兵就往碗里多舀勺酸菜,见了魏兵就往饼里多夹块咸菜,笑得眼角堆着纹:“快吃!吃饱了下午有力气!”

郝昭蹲在渠边喝汤,见对岸的姜维正帮着魏营的兵挑麦捆——蜀兵的扁担韧,挑着麦捆在田埂上走得稳。他把碗一搁,也跳过去搭手:“俺们魏营的麻袋厚实,装麦时用俺们的!”

两人正合力把麦捆往麻袋里塞,郭淮带着几个亲兵从散关过来了。郭淮本是奉司马懿之命来看看“有无异动”,却见蜀魏兵混在麦垄里说笑,老乡还往魏兵碗里塞饼,脸当即沉了沉,扯住个魏兵就问:“你们忘了自己是魏营的?竟跟蜀兵混在一处!”

那魏兵手里还攥着半块蜀兵给的糖饼,梗着脖子道:“郭将军,麦不分蜀魏,割麦的力气也不分啊!俺们帮蜀兵挑麦,他们帮俺们捆麦,快得很呢!”

乡老听见动静,端着酸汤走过来,往郭淮手里塞了碗:“郭将军尝尝?这酸汤里的醋,是蜀兵帮着酿的——蜀地的法子,酸得透!”

郭淮捏着碗沿没动,目光扫过麦垄——蜀兵正用魏营的石碾脱粒,魏兵正用蜀营的木锨扬场,风把麦糠吹起来,落在蜀兵的灰布衫上,也落在魏兵的褐布甲上,白花花一层,倒分不清谁是谁。他忽然想起司马懿临行前说的话:“到了陇东,少看兵甲,多看麦。”

“郭将军,你看那脱粒的石碾!”郝昭凑过来,指着远处,“蜀兵说往碾上泼点水,麦粒不易碎——试了试,真管用!”

郭淮顺着他指的方向看,石碾上沾着湿痕,碾出来的麦粒颗颗圆实,没碎多少。风从麦堆上吹过,带着新麦的燥香,呛得他鼻子有点酸——去年冬里他还在跟司马懿请战,说要趁雪天袭蜀营,如今却站在麦堆旁看蜀兵魏兵一起扬场。

“司马都督有令。”郭淮忽然开口,声音比来时软了些,“魏营的马厩空着一半,收的麦若没处存,先堆去马厩——垫上草,潮不了。”

郝昭眼睛一亮:“真的?那蜀营的麦也能存?”

“……能。”郭淮顿了顿,补充道,“都督说,麦是粮食,不分谁家的。”

消息传到长安时,庞统正和钟繇在晒场上翻麦。新收的麦摊在竹席上,金得晃眼,用木锨一翻,扬起的麦香裹着阳光的暖,扑得人满身都是。钟繇手里的木锨顿了顿:“司马懿倒真肯借马厩存麦——不怕咱们借着取麦搞事?”

“他怕咱们不借。”庞统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指了指远处——几个关陇老乡正赶着驴往城里送麦,驴背上的麻袋印着“蜀”字,却没人拦,守城的兵还帮着扶了扶麻袋,“马厩存着麦,蜀兵就得常去散关取麦;蜀兵常去,魏兵就常看见;魏兵常看见,就记着‘麦在一处存’——比派兵守着散关,更能让人‘不想打’。”

钟繇笑了:“那李严那边呢?听闻关陇收了麦,江州的粮官回去报了,说老乡真给蜀军供了粮,李严怕是……”

“他会派人来学种麦。”庞统弯腰抓起一把麦,麦粒在掌心滚得沙沙响,“江州多水,若能学着关陇的法子种冬麦,一年能多收一茬。李严是务实人,见关陇的麦能填肚子,还能让兵‘不想打’,自然会学——总比催着强攻,落个‘耗粮无功’的名声强。”

果不其然,过了几日,成都真来了信使,不是催战的,是问“关陇的麦种能不能给江州送些”,还附了李严的信,字里虽还带着点硬气,却提了句“若麦种真管用,江州或可多筹粮草,助军师稳守关陇”。

庞统看完信,让亲兵装了两袋混种的麦种送去成都,又附了张纸条,写着“春播时掺蜀地土灰,更耐水”。

陇东的麦收得快,不过十日,塬上的麦垄就空了,只剩下捆麦秆堆成的垛,像一个个圆鼓鼓的小山。蜀营和魏营的晒场上都堆着新麦,用竹席盖着,旁边插着的牌子一个写“蜀”,一个写“魏”,却挨着近,风一吹,麦香混在一处,分不出哪边更浓。

这日傍晚,姜维和郝昭坐在渠边的麦秆垛上,分着吃最后一块青麦饼。日头落得慢,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渠水里,随着波纹晃悠悠的。

“姜将军,”郝昭忽然开口,声音有点闷,“收完麦……你们还走不?”

姜维咬着饼没立刻答。渠对岸的魏营里,有兵在教蜀兵编麦秆筐;塬上的老乡家,蜀兵的婆娘正帮着魏兵的妻女缝衣裳。风里没了镰刀声,却多了说笑声,比麦香还让人心里软。

“走啥?”姜维把饼渣掸掉,指了指刚翻耕的地,“老乡说,秋里还能种一茬荞麦——咱们得帮着翻地呢。”

郝昭笑了,从怀里掏出个陶哨,吹了声,调子是关陇的《收麦谣》。渠对岸的魏兵听见了,也跟着哼起来;塬上的老乡听见了,也扯开嗓子唱——蜀兵虽不会词,却跟着调子拍巴掌。

歌声顺着渠水往远处流,流过散关,流过长安,流过刚播下荞麦种的田埂。地里的土松松的,刚浇过渠水,润得能捏出水——等着荞麦发芽时,该是另一番热闹了。

没人再提“北伐”,也没人再算“输赢”。麦收完了,日子还长着呢,地里的活计比刀枪要紧,麦香比杀气暖心——这道理,田埂上的人都懂了。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三国群美传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