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沈宗走后,沈清歌问道:“皇上,臣妾听说,泉州和淮南的灾情很是严重。也不知满朝文武,有何良策?”
慕容昭叹气:“朝中的那些大臣,大多数都与三大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马家一倒,镇国公为皇后禁足一事不满。所以柳家一党,根本不愿为朕效力。”
沈清歌道:“这镇国公还真以为,没有他柳家,北凌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慕容昭道:“真是笑话,朕是一国之君,难道就要为一个乱臣贼子妥协?”
沈清歌安慰道:“陛下莫急,当务之急是要先稳定民心。泉州和淮南的百姓受灾,若不能及时安抚,恐生祸乱。”
慕容昭重重的点了点头:“那爱妃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沈清歌犹豫道:“陛下,后宫女子不得参政。”
“无妨!”慕容昭道:“朕允许欢儿参与朝政一事,爱妃但说无妨。”
沈清歌听了,这才放下顾虑娓娓道:“陛下可先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同时,发布皇榜,招募能治水救灾之士,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录用。如此一来,既能救百姓于水火,又能选拔人才。”
她顿了顿:“再者,皇上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泉州和淮南,监督救灾事宜,防止有人中饱私囊。北凌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而朝中那些无用之辈,陛下可在适当时机杀鸡儆猴。他们既然不愿意为陛下办事,那留着他们有何用?”
慕容昭眼睛一亮,赞道:“爱妃所言极是!只是这招募人才之事,恐朝中大臣会有异议。”
沈清歌微微一笑:“陛下乃天子,只需下旨即可。那些大臣若敢阻拦,便是不顾百姓死活,陛下可借此机会打压柳家一党,树立皇威。”
慕容昭听后,不禁龙颜大悦。
他握住沈清歌的手道:“有欢儿相助,朕定能度过此次难关。待灾情平定,朕定重重赏你。”
沈清歌盈盈下拜:“能为陛下分忧,是臣妾的荣幸,只愿天下百姓,能早日脱离苦海。”
慕容昭道:“十三已经请旨前往淮南,只是这泉州的干旱之地,朕实在找不出合适人选。不知爱妃,有没有可向朕推荐之人?”
沈清歌想了想:“这干旱与水患不同,如今的泉州缺的不仅是粮食,最重要的是,能替百姓找到水源。”
沈清歌起身跪下道:“陛下若信得过臣妾,臣妾愿前往泉州救助百姓,为陛下出力。”
慕容昭闻言,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将她扶起:“爱妃乃后宫娇娥,这泉州干旱之地条件艰苦,路途又远,朕如何舍得让你去涉险?”
沈清歌坚定道:“陛下,臣妾虽为女子,但也有一颗为百姓的心。臣妾愿带上熟悉水利的工匠一同前往,寻找水源的线索。”
慕容昭看着她眼中的坚毅,心中满是动容:“爱妃如此大义,朕准了。只是你这一去,朕定会日夜牵挂。朕命御前侍卫随你一同前往,保你平安。”
沈清歌感动不已,再次下拜:“多谢陛下信任,臣妾定不负圣恩。”
淑妃知道沈清歌要去泉州后,她心里对其佩服不已。
于是她号召宫中的嫔妃们,捐财捐物,说要为北凌出一份力。
次日,沈清歌被一支御林卫护着,从京城出发前往泉州。
到达泉州后,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土地干裂出的一道道缝隙,仿佛是大地绝望的裂痕,田里的庄稼也全部枯黄。
百姓们面黄肌瘦,一个个颓废的坐在地上,眼神中满是无助与绝望。
无数孩童饿得哇哇大哭,老人们唉声叹气,没有一丝生气。
沈清歌让人将带来的物资,分发给百姓。
随后,她带着工匠们四处勘察地形,寻找水源。
然而过去了两日,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水源的痕迹。而自己所带的水,也已经所剩不多了。
渐渐的,百姓们连饮水都成了问题。
沈清歌冥思苦想,她终于想起小时候,曾在一本古籍上见过寻找水源的办法。
于是沈清歌,让人准备大量的艾草。
这日,一行人来到一处山林。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这座林子的鸟兽特别欢腾。
沈清歌让众人停下,开始燃烧艾草。
浓烟袅袅升起,它们盘旋着飘向一低洼处。
沈清歌带着众人,跟着烟雾一路走去。只见眼前出现了一片湿润的土地,周围的植被,也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加茂盛。
沈清歌心中一喜,让工匠们在此处挖掘。
众人齐心协力,任凭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谁都没有放弃。
可挖了半日,依然没有挖出水源。
易莲着急道:“娘娘,这里真的能挖出水吗?咱们带的水都快喝没了,若是再找不到水源,只怕连我们自己都要渴死了。”
沈清歌下到井中仔细观察,只见这个直径两米的土坑虽未出水,但下边的泥土,明显更加湿润了。
沈清歌道:“大家相信我,这里一定会有水的。”
众人听了,又接着卖力挖了起来。
果然,随着工匠们一锹一锹地深挖下去,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坑底涌了出来。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
沈清歌也激动得红了双眼:“有了这口井,百姓们有救了。”
山林中挖出水源的消息,迅速传了开来,原本绝望的百姓们纷纷赶来取水。
他们看着那不断涌出的泉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沈清歌组织大家有序取水,并安排人将泉水,送往周边受灾严重的村落。
看着百姓们欢呼的模样,沈清歌知道这口井水,也只能够让百姓们饮用而已。
想要解决这泉州的灾情,还得找出更多更大的水源,浇灌庄稼才行。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歌带着工匠们,继续寻找更多的水源。
同时指导百姓们修建水渠,将水引入农田。在她的努力下,泉州的灾情逐渐得到缓解。
但是百姓们的用水,还是非常紧缺。
这日,沈清歌避开众人,独自施展轻功在山间寻找。
终于在一深山处,寻到了一个很大的水潭。
水潭的周围有许多瀑布,看周边的苔藓,这里的水源应该没有断过。
沈清歌心想,泉州年年干旱,这几年一年比一年旱的严重。
若是能把这水源引下山去,那泉州的干旱问题,便能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