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初夏的冶炼区,烟火气比往日更盛——三座经过改造的青铜熔炉并排而立,炉壁裹着新糊的耐火黏土(掺了细砂和草木灰,耐温性比之前提升一倍),炉口插着三根空心芦苇管,用来观察炉内铜锡液的状态;旁边的空地上,分两堆码着黄铜锭和锡锭,黄铜锭泛着淡金,锡锭呈银白,都是近几日刚提纯好的;木长老带着十名青壮守在熔炉旁,每人手里攥着双皮囊鼓风器,手臂上的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加力;羽尾长老则在不远处的木案前,带领妇女们检查新做好的陶范——有农业用的锄范、犁铧范,建筑用的斧范、凿范,木工用的刨刀范、锯条范,每一件陶范都经过反复焙烧,质地坚硬,内壁光滑。

张轩站在熔炉中间,手里拿着两块金属锭——一块黄铜、一块锡,正给众人讲解青铜合金的关键:“青铜是铜锡合金,比例不同,硬度和韧性也不同,咱们要按工具用途来调比例。农业用的锄、犁铧,要韧且耐磨,铜占85%、锡占15%;建筑用的斧、凿,要硬且锋利,铜占80%、锡占20%;木工用的刨刀、锯条,要锋利且不易崩口,铜占82%、锡占18%。记住,比例不能错,错了工具要么太软,要么太脆,都没法用!”

他边说边用木炭在地上画了三个比例公式,让木长老和羽尾长老记牢:“熔铜温度要到1083c,熔锡只要232c,先熔铜,再放锡,混合后温度保持在1000c左右,这样铜锡能充分融合,没有杂质。”

青羽抱着她的青铜小兔子,蹲在木案旁,好奇地看着陶范:“羽尾长老,这个像小铲子一样的陶范,是做什么的呀?”

羽尾长老笑着拿起那个弧形陶范:“这是犁铧范,铸出来的青铜犁铧装在木犁上,翻地比铜犁尖快三倍,还不容易磨坏,以后种植区的青壮就不用总换犁尖了。”

鹿溪则拿着木牌,在旁边记录参数:“青铜熔炉三座,黄铜锭储备200斤,锡锭储备50斤,陶范共30件(锄范8、犁铧范4、斧范6、凿范5、刨刀范4、锯条范3),鼓风器20具,木炭储备100斤。”

第一步:熔铜熔锡——控温精准,纯液初成

铸造青铜的第一步,是分别熔化黄铜和锡,确保两种金属液纯净无杂质。木长老将三座熔炉分工:左炉熔铜,中炉熔锡,右炉留作混合铜锡液。

“先给左炉加木炭!”木长老一声令下,两名青壮抬着一筐碎木炭,均匀地铺在左炉炉底,厚度约两尺,然后点燃引火干草。火焰很快窜起,青壮们立刻围上前,双手挤压皮囊鼓风器——“呼——吸——”的节奏整齐划一,冷风通过竹管送进炉内,火焰从暗红渐渐变成赤红,最后变成刺眼的橙白。

张轩时不时凑近左炉的芦苇管,用一根长铁钎(之前铸的粗铜钎,耐高温)探入炉内,感受温度:“还不够,再鼓风!铜要熔成亮红色的液体,没有固体颗粒才算好!”

青壮们加快鼓风节奏,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敢停下——他们知道,温度不够,铜熔不透,后续混合锡液会有杂质,青铜工具就会有缺陷。约莫一个时辰后,张轩再次用铁钎探炉,抽出时,铁钎上挂着一层亮红色的液体,滴落在地上瞬间凝固成小铜珠。“好了!铜熔透了!”他喊道,青壮们这才放缓鼓风,保持炉温。

与此同时,中炉的锡也开始熔化。锡的熔点低,只用了半个时辰,就熔成了银白色的液体,表面泛着金属光泽,没有一丝杂质。负责中炉的青壮兴奋地喊:“锡熔好了!像银子一样亮!”

张轩走过去查看,用铁钎轻轻搅动锡液:“别停鼓风,保持温度,等会儿要趁热混铜液。”他还特意叮嘱,锡液容易氧化,要在表面撒一层细木炭粉,防止锡液接触空气变黑——氧化的锡会影响青铜的硬度,这点绝不能马虎。

鹿溪在木牌上记录:“巳时一刻,左炉黄铜熔化完成,温度1085c;巳时三刻,中炉锡熔化完成,温度240c,已撒木炭粉防氧化。”

第二步:铜锡混合——比例严控,青铜初现

熔好铜锡液,就到了最关键的混合环节。张轩让人将右炉清理干净,铺一层薄木炭,然后指挥青壮用长柄陶勺(内壁涂了厚草木灰,防粘)从左炉舀出85斤铜液,缓缓倒入右炉——这是为铸造农业工具准备的,按铜85%、锡15%的比例,需要15斤锡液。

“小心点!陶勺别碰到炉壁,别洒了!”张轩在旁提醒,眼睛紧紧盯着陶勺里的铜液——亮红色的铜液像流动的岩浆,顺着陶勺边缘缓缓流入右炉,在炉底聚成一滩,泛着灼热的光芒。

铜液倒完后,负责中炉的青壮立刻舀出15斤锡液,同样缓缓倒入右炉。银白色的锡液融入亮红色的铜液中,瞬间泛起一阵白烟,铜液的颜色渐渐变浅,从亮红变成淡金黄,表面还泛起一层细密的波纹——这是铜锡充分融合的迹象。

“用铁钎搅(张轩超能力转换的)!顺时针搅三十圈,让铜锡彻底混匀!”张轩喊道,一名力气大的青壮立刻拿起长铁钎,小心地探入右炉,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搅动。铁钎划过液体表面,留下一道道漩涡,淡金黄的青铜液越来越均匀,没有一丝分层。

“停!”搅完三十圈,张轩让青壮抽出铁钎,查看铁钎上的青铜液——冷却后呈淡青黄色,表面光滑,没有杂质斑点。“好!农业工具的青铜液成了!”他松了口气,这一步最容易出问题,比例错、搅拌不均,都会导致青铜报废,现在看来,第一次混合很成功。

接下来,按同样的方法,分别混合建筑工具和木工工具的青铜液:建筑工具用80斤铜液+20斤锡液,木工工具用82斤铜液+18斤锡液。每一次混合,张轩都亲自盯着比例和搅拌,鹿溪则在旁记录每一次的用量和混合时间,确保后续复制时不出错。

青羽蹲在旁边,看着右炉里淡金黄的青铜液,好奇地问:“神尊,青铜液为什么是黄色的呀?铜液是红的,锡液是白的,混在一起怎么就变黄了?”

张轩笑着解释:“这是金属融合的 magic,就像野果和肉炖在一起,味道会变香一样,铜和锡融在一起,颜色就会变,而且会更硬、更耐用。等会儿铸出工具,你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

第三步:陶范浇铸——液入范腔,冷定成形

青铜液准备好,就该浇铸了。羽尾长老早已将陶范按用途分类摆好,每一件陶范都有对应的浇口和溢口——浇口用来倒青铜液,溢口用来排出空气和多余的液体,确保范腔内充满青铜液,没有气泡。

“先铸农业工具的锄!”张轩下令,两名青壮小心翼翼地抬起右炉(炉底装了木轮,方便移动),对准锄范的浇口。另一名青壮拿着长柄陶勺,从炉内舀出青铜液,缓缓倒入浇口——淡金黄的液体顺着浇口流进范腔,很快就从溢口流出多余的液体,羽尾长老立刻用湿黏土堵住浇口和溢口,防止热量散失和青铜液溢出。

“浇铸要快、稳、匀!”羽尾长老在旁指导妇女们,“慢了青铜液会冷在浇口,堵了就浇不进去;不稳会洒出来,烫到手;不匀范腔内会有气泡,工具会有洞,不结实。”

妇女们学得很认真,鹿溪也帮忙扶着陶范,确保陶范不会移动——陶范一旦晃动,铸出来的工具就会变形,之前做铜器时就吃过这个亏,这次绝不能再犯。

青壮们轮流浇铸,先铸完8把青铜锄,再铸4个青铜犁铧;接着换建筑工具的青铜液,铸6把青铜斧、5把青铜凿;最后用木工工具的青铜液,铸4把青铜刨刀、3把青铜锯条。每一件陶范浇铸完,都要搬到阴凉处冷却,至少需要一个时辰,才能脱模。

这一个时辰里,没人愿意离开。种植区的青壮们围在锄和犁铧的陶范旁,小声讨论着以后用青铜犁铧翻地的场景;建筑队的青壮盯着斧和凿的陶范,想象着用青铜斧砍硬木的轻松;木工坊的阿木则守在刨刀和锯条的陶范旁,手里还攥着一块硬木,想试试新工具好不好用。

青羽也守在旁边,时不时伸手摸一摸陶范的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鹿溪姐姐,什么时候才能脱模呀?我想看看青铜锄长什么样。”

鹿溪笑着说:“快了,等外壁凉透,摸起来不烫手,就能脱模了。别急,好工具值得等。”

第四步:脱模修整——范裂器出,初除毛边

终于,一个时辰后,陶范的外壁彻底凉了下来。张轩拿起一把石锤,走到第一件锄范前,轻轻敲了敲范壁——“咔嚓”一声,陶范顺着预设的裂缝裂开,露出里面的青铜锄:锄身呈弧形,锄刃泛着淡青黄色的光泽,锄柄处有规整的孔(用来装木柄),虽然表面还有些细小的毛边,却比之前的铜锄精致了不止一倍!

“成了!是青铜锄!”木长老激动地伸手想去拿,却被张轩拦住:“别急,刚脱模的青铜还有点温度,先放凉,再修整毛边。”

等青铜锄完全冷却,张轩拿起一把细铜凿(之前铸的),小心翼翼地凿掉锄刃和锄柄处的毛边——这些毛边是青铜液冷却时从溢口和范缝里流出来的,不除掉会影响使用,还可能刮到手。

其他陶范也陆续脱模:青铜犁铧呈三角形,刃口锋利,底部有孔用来固定在木犁上;青铜斧斧身厚重,斧刃宽大,适合砍硬木;青铜凿头部尖锐,凿身细长,能轻松凿进木头;青铜刨刀呈扁平状,刃口薄而锋利;青铜锯条则有细密的齿痕,是羽尾长老特意在陶范内壁刻的,铸出来就能用。

每一件工具脱模后,都要先修整毛边,再用粗砂岩打磨表面——去掉脱模时留下的陶范残渣,让工具表面更平整。阿木拿到第一件青铜刨刀后,立刻找了一块硬木,试着刨了一下:青铜刨刀划过硬木,木屑均匀地卷起来,留下的木面光滑平整,比之前的石刨刀快了十倍!

“太好了!这刨刀太好用了!”阿木兴奋地喊道,举起硬木给众人看,“你们看!这么硬的木,刨得比软木还光滑!以后做木梁、木窗棂,再也不用费力气了!”

种植区的青壮也拿到了青铜锄,在地里试了试——一锄下去,不仅刨开了坚硬的土层,还能带起一层土,锄刃没有丝毫变形。“比铜锄硬多了!之前的铜锄刨这硬土,早变形了!”青壮们欢呼起来,在地里挥舞着青铜锄,干劲十足。

第五步:锻打强化——火淬韧增,精修刃口

修整好的青铜工具,还需要最后一步:锻打强化。这一步是为了消除工具内部可能存在的微小气泡,让金属结构更紧密,同时调整刃口的硬度和锋利度。

张轩在冶炼区支起三个铁砧(用厚铜板外包硬木,比之前的铁砧更耐用),将青铜工具分批放进小熔炉加热——农业工具加热到600c(青铜变软但不熔化),建筑工具加热到650c(需要更高硬度),木工工具加热到620c(兼顾锋利和韧性)。

“锻打要按工具用途来用力!”张轩握着阿木的手,教他锻打青铜刨刀,“刨刀刃口要薄,锻打的时候要轻一点,顺着刃口的方向敲,别敲变形;斧刃要厚,用力敲,让刃口更结实。”

青壮们轮流锻打:锻打青铜锄时,重点敲锄身和锄刃的连接处,让两者结合更紧密;锻打青铜犁铧时,要敲刃口,让刃口更锋利;锻打青铜斧时,则要敲斧身,让斧身更厚重,不易断裂。

锻打的“砰砰”声在冶炼区回荡,伴随着青铜工具与铁砧碰撞的清脆声响,像一首欢快的歌。每一件工具都要锻打至少五十次,加热两到三次,确保内部气泡完全消除,结构紧密。

鹿溪在旁准备了一盆冷水(加了薄荷,能让青铜更快冷却),每当一件工具锻打完成,就立刻放进冷水里——“滋啦”一声,水汽升腾,青铜工具在冷水的作用下,硬度会进一步提升,还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生锈。

“这叫‘淬火’,能让青铜更硬、更耐用。”张轩给青羽解释,“就像咱们冬天冻过的兽皮更结实一样,青铜淬火后,也会变得更强。”

青羽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一件件青铜工具在淬火后变得更亮,眼里满是崇拜:“神尊,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这些工具太厉害了!”

第六步:精细打磨——砂磨抛光,器成可用

最后一步是精细打磨。青壮们和妇女们分工:青壮负责打磨斧、凿、犁铧这些大件工具,用粗砂岩磨表面,细砂岩磨刃口;妇女们则打磨锄、刨刀、锯条这些相对精细的工具,用细磨石反复打磨,直到工具表面泛着均匀的淡青黄色光泽,刃口锋利得能划破兽皮。

打磨青铜锄时,要重点磨锄刃——磨成弧形,既能轻松刨土,又不容易卷刃;打磨青铜犁铧时,要磨刃口的角度,确保翻地时能切入土层,还能把土翻起来;打磨青铜刨刀时,要磨刃口的平整度,让刨出来的木面光滑;打磨青铜锯条时,则要磨齿痕,让齿更锋利,锯木头更快。

阿木打磨完自己的青铜锯条后,立刻找了一根碗口粗的硬木,试着锯了一下——青铜锯条来回拉动,木屑不断落下,没一会儿就锯断了硬木,锯口平整,没有毛刺。“比石锯快太多了!之前锯这么粗的木,要半个时辰,现在一刻钟都不用!”阿木激动地说,手里的锯条都舍不得放下。

种植区的青壮打磨好青铜犁铧后,立刻装在木犁上,拉到地里试耕——蛮牛拉着木犁,青铜犁铧轻松切入土层,翻出的土垄整齐均匀,比之前的铜犁尖快了三倍,青壮们不用再费力压犁,跟在后面扶着犁柄就行。

傍晚时分,30件青铜工具全部完成:8把青铜锄锃亮锋利,4个青铜犁铧规整耐用,6把青铜斧厚重结实,5把青铜凿尖锐细长,4把青铜刨刀平滑精致,3把青铜锯条齿痕细密。张轩将工具按用途分配:8把锄和4个犁铧分给种植区,6把斧和5把凿分给建筑队,4把刨刀和3把锯条分给木工坊,每一件工具都用兽皮包裹好,防止运输时磕碰。

接下来的几天,青铜工具在部落里迅速普及,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

农业种植区

之前用铜犁尖翻地,每天只能翻半亩地,还得频繁磨犁尖;现在用青铜犁铧,每天能翻两亩地,犁铧磨一次能用三天。青壮们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磨工具,下午还能留出时间给大豆苗除草、施肥。木长老看着绿油油、长势整齐的大豆田,笑着说:“有了青铜犁铧,今年秋收的大豆肯定能多收三成!”

青铜锄也成了种植区的“宝贝”——之前的铜锄刨硬土容易变形,现在的青铜锄不仅能刨硬土,还能用来挖野菜、松土,妇女们也能轻松使用。青羽跟着母亲(新归附部落的妇女)在野菜园用青铜锄挖荠菜,一边挖一边说:“这锄真轻,还好用,比石锄省力多了!”

建筑队

建筑队用青铜斧砍硬木,之前砍一棵需要半个时辰,现在一刻钟就能砍倒,斧刃还不卷;用青铜凿凿木榫,之前凿一个榫眼要一个时辰,现在二十分钟就能完成,凿出来的榫眼规整,木梁拼接更结实。石长老正在带领建筑队建十间新土坯房,之前预计要一个月,现在用青铜工具,半个月就能完工。“有了青铜斧和凿,建房子都快了一倍!”石长老拿着青铜斧,爱不释手。

木工坊

木工坊的变化最大。阿木用青铜刨刀刨木梁,之前刨一根木梁要两个时辰,现在半个时辰就能刨得光滑平整;用青铜锯条锯木头,之前锯一根木柱要一个时辰,现在二十分钟就行。木工坊最近在做一批木窗棂,之前一天只能做两扇,现在一天能做五扇,而且更精致。阿木笑着说:“以后做木家具、木工具,再也不用愁了!青铜工具太好用了!”

除了这些,张轩还让羽尾长老铸了几把小型青铜工具,比如青铜小刀,和青铜剪刀(给妇女们缝兽皮用)、青铜锥子(给木工们钻孔用),每一件都很受欢迎。妇女们用青铜小刀裁剪兽皮,比石刀锋利,还不容易割破手;木工们用青铜锥子钻孔,比石锥快,孔还更圆。

青铜工具的普及,标志着联盟正式迈入“青铜时代”。消息传开后,周边几个小部落纷纷派人来参观,看到联盟用青铜工具轻松翻地、砍木、刨木,都羡慕不已,不少部落当场就表示愿意归附——他们知道,跟着联盟,不仅能吃饱住稳,还能用上这么好用的工具。

山牙长老在交易时,也带了几件小型青铜工具(比如青铜小刀)作为展示,黑石部落的首领看到后,当场就提出用50个青壮换一把青铜斧,被山牙长老婉拒:“青铜工具目前只够联盟自用,等以后产量多了,再跟你们交易。”这也让黑石部落更重视联盟,后续的交易也更积极。

傍晚时分,张轩站在冶炼区,看着新铸好的一批青铜工具(这次多了青铜镰刀,用来收割即将成熟的野菜),身边的禾、阿瑶、鹿溪、青羽也围了过来。禾轻声说:“没想到青铜工具这么好用,部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这么多,以后我们能种更多地、建更多房、做更多家具,族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阿瑶点头:“下一步,我们可以铸青铜武器,比如青铜矛、青铜盾、青铜箭头,护卫队的实力会更强。”

鹿溪看着冶炼区忙碌的身影,笑着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部落想归附,我们得加快建房子、种庄稼,才能接纳更多人。有了青铜工具,这些都不是问题。”

青羽抱着她的青铜小兔子,仰着头对张轩说:“神尊,以后我们还能铸青铜玩具吗?比如青铜小葫芦、青铜小鸟。”

张轩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能。等我们铸够了工具和武器,就给你铸青铜玩具”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铜工具上,淡青黄色的光泽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像一颗颗闪耀的宝石。张轩知道,青铜工具只是开始——未来,联盟还会铸出更先进的青铜武器、更精致的青铜容器、更实用的青铜农具,还会吸引更多部落归附,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强大、最安稳的部落。

夜幕降临,冶炼区的灯火渐渐暗了下来,但部落里的热闹还没停——种植区的青壮在讨论明天用青铜镰刀收割野菜,建筑队在规划新土坯房的位置,木工坊在准备做一批青铜工具的木柄,妇女们则在缝新的兽皮裙,准备给新归附的族人。

这片土地上,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从石制工具到铜器,再到如今的青铜,每一步都凝聚着族人的汗水与智慧,每一步都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而青铜工具的出现,就像为联盟插上了一双翅膀,带着族人飞向更安稳、更富足的生活。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三国群美传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