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ushroom chocolate》最后一个黏腻的合成器音符缓缓消散,手机屏幕陷入黑暗时,金慧敏才猛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呼吸了。
她大口地喘息着,胸口剧烈地起伏,仿佛刚跑完一场马拉松。
一股滚烫的热流不受控制地冲上脸颊,迅速蔓延至耳根,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她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指尖传来的温度高得惊人。
她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脑海里,那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还在一遍遍地自动回放。
那已经不是简单的性感了,而是一种原始的、充满张力的欲望叙事。
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次身体的贴近,每一次指尖看似不经意的划过对方的肌肤,都像是在空气中点燃了看不见的火花。
金慧敏自认为作为一名舞者,对各种风格的舞蹈都有着相当的鉴赏力和抵抗力,可这支舞,彻底击碎了她的心理防线。
它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和身材的展示,更是一种氛围的极致营造。
那种零距离的舞动,一方后仰时另一方腰腹力量的支撑,手臂与腿的缠绕,以及在某个节拍中,两人几乎要吻上却又在最后一刻错开的距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让人脸红心跳的暗示。
她甚至觉得,自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灼热的呼吸。
“呼……” 金慧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试图将胸中那股躁动的情绪平复下去。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她的内心,她用有些发软的拇指,郑重地点亮了那个灰色的大拇指标志,看着它瞬间变成实在的白色,然后又毫不犹豫地将视频添加到了自己的“舞蹈学习”收藏夹里。
尽管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翻跳这支舞。
做完这一切,她的指尖悬停在了评论区的入口,那像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她既好奇又有些畏惧。
最终,好奇心战胜了一切,她点了进去。
评论区果然已经炸开了锅,金慧敏眯起眼睛,努力分辨着那些混杂着各种语言的留言,很快便发现,网友们的观点鲜明地分成了几个阵营。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部分措辞严厉的批评。
“丽萨疯了吗?作为国际顶级的女爱豆,为什么要自降身价和一个网红跳这种尺度的舞蹈?公司到底在干什么?都不管管吗?”
“我无法接受!这太超过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对青少年粉丝的影响,她忘记自己是一名爱豆了吗?”
这一类的评论,字里行间充满了失望与苛责,丽萨的行为似乎背叛了他们心中那个纯洁而强大的偶像形象。
金慧敏轻轻地撇了撇嘴,手指继续向下滑动,很快,画风突变。
另一片区域,则完全是cp粉们普天同庆的狂欢节。
她们的留言充满了大写的字母、成串的感叹号和各种代表着尖叫的表情符号。
“啊啊啊啊啊啊!我的cp是真的!官方逼死同人!这种化学反应不是演出来的!!”
“救命!我的心脏要爆炸了!看完这个我脑子里已经写出了一万字的小说!他们太配了!”
其中一条被顶上热门的评论更是直白得让她这个局外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天,舞都跳成这样了,接下来你们要合作做些什么,我简直不敢想啊!!”
金慧敏的脸颊又开始微微发烫,她连忙划过这片“是非之地”,目光投向了第三类,也是数量最庞大的一群——路人观众和舞蹈爱好者们。
他们的评论,则充满了更为客观的、技术层面的震惊。
“平心而论,我之前对蓝玉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和女爱豆们的舞蹈challenge上。那时候就觉得他学得很快,很有天赋,但……”
下面一条回复接上了他的话:“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现在的实力已经到了可以跟丽萨合作一整支双人舞,并且……还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的程度了?!”
“没错!他不是在‘伴舞’,也不是在‘陪衬’。他的力量控制、节奏感、甚至表情管理,都完美地接住了丽萨的气场。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到底是怎么练的?”
“楼上的,我专门0.5倍速逐帧看了,蓝玉的每个动作节点、wave的流畅度和身体分离度都做得非常干净利落。蓝玉这舞蹈天赋简直了,我是真的瑞思拜(respect)!”
蓝玉和丽萨名为《mushroom chocolate》的合作舞蹈视频,像一颗被投进深水湖的炸弹,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了滔天巨浪。
半岛乃至全球的各大网络论坛、社区和社交媒体上,关于这个视频的帖子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涌现,标题一个比一个更具煽动性。
“【热议】丽萨与男性网红零距离贴身热舞,这算是偶像失格吗?”
“【分析】从舞蹈艺术角度看,《mushroom chocolate》是否越过了偶像应有的界限?”
虚拟的战场上,键盘的敲击声取代了刀剑的碰撞声。
一方是愤怒的粉丝和保守的看客,他们将“偶像失格”的大帽子死死扣在丽萨头上,认为她作为一名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女爱豆,其行为已经严重超出了粉丝可接受的范围,是对职业身份的背叛。
他们的言辞激烈,仿佛丽萨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刺痛了他们的神经。
而另一方,则是由cp粉、舞蹈爱好者和支持艺术自由的路人组成的联军。
他们据理力争,认为舞蹈本身就是一门身体的艺术,性感并不等于低俗,将艺术作品上纲上线到“失格”层面,是一种迂腐的倒退。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将各个平台都搅成了一锅滚烫而嘈杂的粥。
然而,争议的本质便是热度。
这场愈演愈烈的论战,像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无数原本事不关己的网友。
他们的好奇心被点燃,纷纷涌入丽萨的频道,想要亲眼看一睹,这支传说中“惊世骇俗”的舞蹈究竟是何模样。
于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发生了:视频播放量的增长曲线,呈现出一种近乎垂直的、不讲道理的攀升姿态。
它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不少一线K-pop团体精心制作、重金宣传的mV。
这支舞蹈,毫无疑问地“出圈”了,从一个单纯的粉丝向作品,发酵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横跨多个圈层的文化事件。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那个引发了千万级讨论的男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南半球的新西兰正值深秋。
南岛的箭镇(Arrowtown),这个因淘金热而兴起的小镇,此刻正上演着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
空气清冽而甘甜,带着雨后泥土和腐叶的芬芳,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将金色的光辉慷慨地洒向大地,整个小镇仿佛被浸泡在温润的蜂蜜里。
蓝玉的手机,正安安静静地躺在他风衣的口袋深处,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去关注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纷扰。
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这幅壮丽的秋日画卷所俘获。
道路两旁的白杨树和梧桐树,叶片已经从翠绿过渡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抹绚烂——柠檬黄、琥珀色、橘子橙、以及如同燃烧火焰般的深红色,层层叠叠,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哇——” 雪莉张开双臂,仰着头,在铺满了落叶的街道上快乐地转着圈。
她的白色毛衣在金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每一次旋转,裙摆都会带起一小阵落叶的旋风。
“呀!雪莉你小心点,别摔倒了!” 具荷拉嘴上虽然在提醒,脸上却挂着同样灿烂的笑容。
她从地上捡起一片形状完美的、酒红色的枫叶,小心翼翼地夹进随身携带的书本里,准备留作书签。
IU则显得更为安静,她裹紧了米色的羊绒围巾,只露出一双含笑的眼睛。
她缓步走在一棵巨大的老橡树下,伸出手,去接一片悠悠飘落的黄叶。叶子轻巧地落在她的掌心,她低头凝视着那清晰的叶脉,心中产生了不少创作歌曲的灵感。
蓝玉站在不远处,手里举着相机,却没有按下快门。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将眼前这一幕——三个最美好的女孩,她们最真实、最放松的笑颜,连同这整个绚烂的秋天,一同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的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被网络风暴侵扰的痕迹,只有纯粹的、属于此刻的宁静与幸福。
接下来的几天,新西兰南岛用它那壮丽而多变的风光,将四人的感官彻底淹没。
在世界蹦极的发源地——卡瓦劳大桥上,空气似乎都比别处稀薄几分。
桥下,碧绿如玉的卡瓦劳河水湍急地流淌着,发出沉闷的咆哮。
具荷拉是第一个站上跳台的,她故作镇定地张开双臂,对着蓝玉的镜头摆出一个潇洒的姿势,但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和过于用力的笑容,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当工作人员倒数到“一”时,她几乎是尖叫着、半推半就地纵身跃下。
那声尖叫划破了峡谷的宁静,却在身体被绳索拉住、开始向上反弹的瞬间,转变成了一种极致释放的、酣畅淋漓的呐喊。
轮到雪莉时,她的脸颊已经毫无血色。
她紧紧地攥着蓝玉的手,手心冰凉一片,眼神里满是恐惧和犹豫。
蓝玉没有催促,只是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无声地给予力量。
最终,雪莉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像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天地,向前倒了下去。
失重感袭来的那一刻,她没有尖叫,只是在回弹到最高点时,猛地睁开眼睛,看着那片蔚蓝的天空,脸上绽开了一个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纯粹的笑容,那笑声里,带着泪水与重生的喜悦。
蓝玉和IU没有跳,他们一个负责用镜头记录下朋友们勇敢的瞬间,另一个则在终点处准备好温暖的毛毯和拥抱。
当夜幕降临,他们乘坐Skyline缆车缓缓升至皇后镇的山顶。
脚下的城市,灯火如繁星般铺展开来,汇成一条璀璨的银河,静静地拥抱着瓦卡蒂普湖。
在山顶的餐厅里,隔着巨大的落地窗,四人享用着精致的晚餐。
刀叉碰撞的清脆声,混合着远处传来的悠扬乐声,气氛宁静而美好。
雪莉将头轻轻靠在具荷拉的肩上,看着窗外的夜景,眼神迷离,“真好啊……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隔日,他们又登上了游船,驶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米尔福德峡湾。
两岸,是如刀削斧劈般的陡峭山峰,云雾缭绕在山腰,仿佛仙境。
巨大的瀑布从数百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化作千万颗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小小的彩虹,细密的水雾扑面而来,带着一丝冰川融水的清冽。
船只靠近岩石时,他们还惊喜地看到了几只懒洋洋的海豹,它们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在岩石上翻滚、晒太阳,对往来的游船视若无睹,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女孩们一阵阵轻笑。
旅程总有终点。
这趟涤荡心灵的新西兰之旅,也迎来了最后一天。
四人回到了奥克兰,这座千帆之都。
在蓝玉和IU返回首尔之前,雪莉和具荷拉带着一丝神秘和骄傲,宣布了今天的行程。
“走吧,带你们去个特别的地方!” 雪莉拉起IU的手,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车子穿过繁华的市中心,最终停在了一片绿树成荫、建筑古典而庄重的区域。
“当当当当——”具荷拉夸张地张开双臂,像个主持人一样介绍道,“欢迎来到我们真理的秘密基地——奥克兰大学!”
蓝玉和IU下了车,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校园里充满了宁静的学术气息,古老的砂岩建筑上爬满了常春藤,与旁边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化玻璃教学楼交相辉映。
穿着各色服饰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在草坪上、小径间,或低头看书,或轻声交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雪莉走在最前面,此刻的她,褪去了明星的光环,就像一个普通的、为自己学校而自豪的大学生。
她熟稔地为朋友们指点着:“这边是钟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那边是图书馆,我最喜欢待的地方……”
她的步伐轻快,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安定而满足的光芒。
雪莉带着他们穿过一片开阔的草坪,坐在了一棵巨大的凤凰树下。
“我在这里学习哲学和心理学,” 雪莉抱着膝盖,仰头看着从树叶缝隙中漏下的、斑驳的阳光,,“没有闪光灯,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随意地坐在草地上看书,和同学们讨论一个晦涩的哲学问题。在这里……”
她顿了顿,侧过脸,对着朋友们露出了一个无比释然的微笑。
“……在这里,我终于过上了自己之前向往的自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