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妾遵命。”聂慎儿低眉顺眼地应道,她站起身,在众妃嫔或同情担忧、或幸灾乐祸、或事不关己的目光注视下,走出繁花似锦的御花园,来到宫道正中央。
青石板铺就的宫道坚硬冰冷,聂慎儿撩起旗装下摆,端端正正地跪了下去。
她眯眼看了看当空的秋阳,默默计算着时辰。
约莫过了半刻钟光景,远处传来内监整齐的脚步声,明黄色的御辇在仪仗的簇拥下,沿着宫道缓缓行来。
御辇上,雍正正闭目养神。
苏培盛小步跟在辇侧,见御花园已近在眼前,便躬身道:“皇上,御花园就快到了。
奴才已经让人将今年培育得最好的那几盆‘十丈珠帘’、‘赤线金珠’都取了出来,等皇上您过目。
皇上您亲自为新科武进士三甲选花赐花,传出去当真是一桩佳话。”
雍正睁开眼,赞许道:“嗯,去岁恩科办得匆忙,朕都忘了赐花这回事,要不是你提醒朕,今年朕又要疏忽了。苏培盛,你办事是越发周到了。”
苏培盛脸上堆满谦卑的笑意,腰弯得更低,“皇上日理万机,殚精竭虑,哪顾得上这些小事?奴才不过是替皇上分忧,记着些琐碎罢了。”
二人正说着话,雍正的目光随意扫过前方,忽然定住了。
只见御花园门前那条宫道的正中央,赫然跪着一道纤细的靛蓝色身影,阳光勾勒出她挺直的背脊和低垂的颈项,柔弱中透着倔强。
“前头跪着的……”雍正眉头微蹙,“仿佛是昭贵人?”
苏培盛快走几步,张望着仔细辨认,随即回身,确认道:“回皇上,好像真是昭贵人,今日皇后娘娘在御花园办赏菊大会,也不知昭贵人是犯了什么错,竟被罚跪在此处?”
雍正略一思忖,联想到昨夜翊坤宫之事,心下了然。
定是华妃在为昨晚的事借题发挥,肆意报复。
昨夜聂慎儿的确大胆,但也是为着他心情能好些,却因此遭受折辱,华妃仗着年羹尧之势,行事是越发肆无忌惮,不知收敛了。
御辇行至近前,聂慎儿才惊觉圣驾到来,慌忙想要起身挪到道旁行礼,动作因久跪而有些僵硬。
“还跪什么?起来吧。”雍正拍了拍御辇的扶手,“上来。”
聂慎儿抬头,神情惊惶不安,“皇上,臣妾怎能与皇上同乘御辇?况且臣妾犯了错,华妃娘娘有命,让臣妾在此跪满三个时辰才准起身……”
雍正听了她的话,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语气加重,“你是听她的话,还是听朕的?”
聂慎儿赶紧恭顺道:“臣妾自然是听皇上的。”
“那便上来。”雍正再次示意。
聂慎儿这才小心翼翼地登上御辇,在雍正身侧的位置虚虚坐下,“皇上这是要去御花园吗?”
雍正见她膝盖处的衣料沾了些尘土,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替她轻拍了拍,“今日是武举殿试的日子,朕来选几盆品相上佳的菊花,稍后去西苑主持廷试,为新科武进士赐花。”
聂慎儿作势又要起身,“那臣妾还是下去吧,廷试乃是国事,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万不敢在场的。”
雍正按了一下她的肩膀,阻止她起身,语气缓和了些,“无妨。你此刻回去,华妃必定还要寻衅为难,说到底,你也是因朕昨夜之事才惹上她,就随朕一道去吧。
秋来西苑瀛台风景正好,待廷试结束,朕带你在那边走走,权当散散心,也省得你回去再受委屈。”
聂慎儿不再坚持,低声道:“是,臣妾谢皇上体恤。”
【宫斗专家:华妃要是知道自己耍威风,结果又被慎儿摆了一道,肯定又要气死了。】
【廷试围观群众:武举廷试啊,全都是精壮汉子,四大爷居然放心慎儿跟着去看,哈哈哈哈真的没问题吗?】
【真相帝:苏培盛是不是和慎儿事先串通好了,不然下朝之后去西苑根本不用绕路到御花园,是他提的要选花,四大爷才会来御花园。】
【慎儿后援会:重点难道不是慎儿要去接触武举人才了吗?她的科举布局是不是要开始了?!激动搓手!】
天幕左侧,代国少府衙署。
安陵容端坐在角落的书案后,面前摊开着几卷厚重的档册。
经过数日不动声色的观察与梳理,她大概摸清了少府中的派系关系。
少府卿陈绥,执掌少府多年,根基深厚,行事圆滑,善于平衡,表面上一团和气,实则对权力有着极强的掌控欲。
而他的主要对手,是御府令张荥,此人正值壮年,自恃才高,精通算学与理财之道,对陈绥这个“老朽”占据少府卿之位早已心怀不满。
他拉拢了汤官令、乐府令等几位对陈绥分配资源不满的官员,处处与陈绥针锋相对,试图取而代之。
陈绥老谋深算,看似退让却始终占据优势。
这两派明争暗斗,势如水火,自然给了安陵容操作空间,不过,她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人,那就是少府丞赵谦。
赵谦明面上对陈绥忠心耿耿,鞍前马后,陈绥说东绝不往西,谄媚得宛如狗腿子一般。
但安陵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赵谦绝不简单。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赵谦看向陈绥背影的目光,绝无半分下属对上官的敬畏,反而带着一种冷静的评估,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陈绥为人阴险老辣,便是结盟也难以信任,张荥眼高于顶,看不起女子,对安陵容这个空降的“女官”更是毫不掩饰其轻视,几次议事,连正眼都未曾给过她。
安陵容思忖再三,决定将突破口放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少府丞身上。
下值的时辰将至,衙署内众人开始收拾案几。
安陵容随手拿起两卷竹简,起身走向赵谦的书案。
赵谦正低头整理着几份文书,听到脚步声后抬起头,笑得谦和文雅,“聂姑娘?可是有事?”
安陵容将手中的竹简放在他面前,虚心请教道:“赵大人,奴婢初来乍到,对少府事务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今日翻阅档册,遇到几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还请赵大人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