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松醒来,怀中那小妖的体温,在李松持续不断的温暖下,终于从彻骨的冰冷回升到一种略显凉意、但至少属于活物的温度。它沉睡的呼吸平稳而细微,偶尔还会发出无意识的、满足的轻哼,小小的身体完全放松地倚靠着他,仿佛找到了最安全的庇护所。这份全然的依赖,如同最柔软的绒毛,轻轻搔刮着李松的心。
然而,这份短暂的、几乎可以称之为温馨的平静,却无法掩盖一个冰冷而坚硬的现实,如同潜藏在温暖水流下的礁石,随着他理智的逐渐回笼,嶙峋的轮廓清晰地凸显出来,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他,李松,一个挣扎在修真界最底层的筑基散修,真的要救下这只来历不明的小妖吗?
这个问题的重量,远比昨天驱赶妖狼时挥舞断剑更加沉重。与妖狼搏杀,是电光火石间的生死相搏,靠的是一股血勇和求生的本能。而此刻的抉择,却需要冷静地、残忍地,去称量自己的未来,以及这个脆弱生命的价值。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回怀中沉睡的小妖身上。那折断的、依旧微微渗血的后腿,那身上其他几处被狼爪撕裂的伤口,那因失血而显得苍白柔弱的小小身躯……每一点伤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救它,绝非仅仅提供一个温暖的怀抱那么简单。
“它需要治疗……”李松在心中冷静地剖析着,如同一个最苛刻的账房先生,开始计算这笔“买卖”的收支。“腿骨必须接续,否则就是残废。伤口需要清洗、敷药,否则极易溃烂化脓,引发高热。失血过多,需要补充气血的丹药或者富含灵气的食物来温养……每一样,都需要资源!”
资源……这两个字像两座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下意识地空出那只完好的手,摸索着腰间的储物袋。指尖传来的,是布料粗糙干瘪的触感。里面有什么?几块毫无灵气、只能当摆设的水晶;半截连凡铁都不如的断剑;所剩无几、连他自己果腹都困难的凡俗干粮;还有几株品相普通、价值寥寥的低阶水灯草。至于灵石——那个支撑修士修行、交易、疗伤的根本——早已在连日来的奔波和昨天的战斗中消耗得一干二净。
他自己呢?左臂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虽然血暂时止住了,但若不及时处理,同样会恶化,甚至影响他未来的手臂灵活。体内的灵力更是如同干涸的河床,空空荡荡,急需打坐调息,吸纳天地间那稀薄得可怜的灵气来缓慢恢复。他自己,也是一个亟待补充和治疗的“伤号”。
“救它?”那个代表理智与现实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在他脑海中尖锐地响起。“你拿什么救?用你空空如也的储物袋吗?用你自身难保的状态吗?”
“带着它?”声音继续质问道,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在他的心上。“你是一个散修!意味着颠沛流离,意味着时刻可能遭遇争斗与危险。你的御风术尚且时灵时不灵,能带着一个重伤的累赘逃命吗?遇到强敌时,你是先顾自己,还是先护着它?寻找食物和资源时,你如何分配那本就少得可怜的部分?它不会战斗,不能寻宝,只会不断地消耗,消耗你宝贵的灵力,消耗你维系生存的食物,消耗你本可用于提升修为、购买丹药的每一块灵石!”
“它会拖垮你!”声音最终给出了冷酷的判决。“就像一根脆弱的稻草,绑在你这条本就超载、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破船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船毁人亡,一起沉没!”
句句在理,字字见血。散修的生存法则,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舍弃弱者,保全自身,是刻在无数散修血泪教训中的铁律。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甚至连能否养活都未知的小兽,赌上自己本就渺茫的前途,甚至可能是性命,这真的“值得”吗?
李松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额角干涸的冷汗似乎又要沁出。他低头看着怀中睡得无知无觉的小妖,它似乎梦到了什么,小小的爪子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轻轻抓住了他破损的衣襟。这个依赖的小动作,此刻却像是一道灼热的烙铁,烫得他心头发慌。
一个无比清晰的、看似“正确”的选项摆在他面前:轻轻地将它放下,放在这个相对避风的角落。然后,转身离开。头也不回地离开。这对它而言,或许只是将死亡的方式从被狼群撕碎,变为伤重不治或在昏睡中悄然逝去。而对自己,则是卸下了一个足以压垮自身的沉重负担,获得了轻装上阵、继续挣扎求存的机会。
他甚至能想象出自己转身时,那决绝的背影。
可是……
他的目光,无法从那张沉睡的小脸上移开。那微微颤动的胡须,那平稳的呼吸,那毫无防备的姿态……这一切,都在无声地拷问着他的内心。
救,前路艰险,负担沉重。
不救,道心……能安吗?
艰难的抉择,如同两股巨大的力量,在他心中疯狂地撕扯着,几乎要将他的人格也一并撕裂。他抱着小妖的手臂,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无力,而是因为内心那场无声的、却远比与妖狼搏杀更加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