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炯炯,节目组就是喜欢搞突然袭击。嘉宾们还好,本来就是组合出身,临时排练不难。但我们四个能演什么?”
不是他们没才艺——黄三石、何老师都出过唱片,朋朋唱歌也不错,郭霄麟更不用说。之前在《极挑》唱的《起风了》,连录音都没录,直接用节目片段发歌,至今还在各大音乐榜单上名列前茅。
但他们四个人能唱,不代表凑一块儿就能演。
“黄老师别灰心,咱们‘向往生活天团’肯定赢,对吧霄麟?”
“?”不管怎样,去给老人表演至少能让他们的生活不那么孤单。所以这次演出必须认真排练才行。
“先不说这个,那位嘉宾点名要吃北京炸酱面、驴打滚和北京烤鸭,现在都三点多了,咱们得赶紧准备,不然晚饭又要拖到很晚。”
“好吧。”
今天除了干活和吃饭,好像什么都没做。
在忙碌中,嘉宾们逐渐适应了蘑菇屋的节奏,每个人都认真地干着活。
“黄老师,您看看这面怎么样?”
许嘉琪正在和面,黄三石刚收拾完鸭子走过来,她便让他看看面团是否合适。
黄三石伸手按了一下,“怎么跟石头一样硬?”
“有吗?我觉得还可以。”许嘉琪试着捏了捏,用力还是能压变形。
“现在勉强能捏动,你敢不敢放十分钟再试试?看还能不能揉开。”
黄三石又好气又好笑。之前许嘉琪信誓旦旦说自己会和面,他才把这活儿交给她。
“那个谁——霄麟,你来教教嘉琪怎么和面。”
郭霄麟正和张仔风一起洗小龙虾和螺蛳,听到黄三石喊他,便从水池边走过来,看了看许嘉琪揉的面团。
他也学着黄三石捏了捏——确实太硬了。这面团要是做刀削面还行,但炸酱面肯定不行。
“不行吗?”许嘉琪转过头,眼神略带失落。
“留着吧,待会儿我用刀削成面片,做个刀削面!”
郭霄麟重新舀了面粉开始和面,许嘉琪在一旁认真看着,想弄明白自己哪里出了问题。郭霄麟慢慢倒入温水,轻轻搅拌,直到面团揉好,盖上湿布醒发四十分钟。
他没闲着,拿起菜刀,把之前的面疙瘩削成刀削面。每一刀下去,厚度刚好——太薄会煮烂,太厚又难熟。
“霄麟,你怎么什么都会?”许嘉琪忍不住感叹。在她看来,郭霄麟简直无所不能,而且现在名气越来越大。听说赛纳河女团里还有人把他的海报贴在宿舍墙上,甚至有人称他为“锦鲤”,对他崇拜得不得了!
“别开玩笑了,嘉琪姐,我要真什么都会就好了。”
郭霄麟心里想着。如果真的什么都会,他早就向江淑影坦白王沤和泱泱金的事情了。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开口,更担心局面失控,所以急着推进系统最终任务,希望解锁更多实用权限。
要么就积累声望值兑换空白函,借助它
所谓的古代妻妾成群,不过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无奈妥协。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她们不是提线木偶,也不是穿越而来的古人,想要单凭魅力坐享齐人之福?趁早死了这条心。
案板上的刀削面都装进袋子放进冰箱,明后天的早餐就解决了。这边面团刚刚醒好,那边砖砌的烤炉也已经做好。肥鸭在炉子里烤到半熟,刷上秘制酱汁,又淋上蜂蜜锁住肉汁,继续烘烤。
“黄老师,您看看面团醒得怎么样?”
“朋朋看好火候,我去揉面。”黄三石叮嘱彭澎盯着火候,特别要拦住想偷吃的小龙——这狗子闻到肉香,尾巴都快摇成螺旋桨了。
掀开湿布的瞬间,黄三石满意地摸了摸光滑的面团:“这才叫专业。你们闲着也是闲着,去地里摘点葱江蒜,待会做小龙虾和酸菜鱼用。”
“我也来帮忙吧。”宋轶主动说。三人一起去地里时,这个常年在国外活动的女团成员对国内娱乐圈了解不多,聊天时像只活泼的芸雀。因为和郭霄麟同龄,说话更随意。
“你是男团成员吗?”
“不是?那你是演员?”他问,“演过什么剧?我放假的时候最爱窝在宿舍追剧,还带着国外队友看咱们的国产剧呢!”
她一开口就没完没了。许嘉琪看到郭霄麟皱起眉头,忍不住偷笑——原来这世上还真有让他拿不准的人。
“食材差不多够了……”郭霄麟正要招呼宋轶回来,回头却发现她已经不见了。
许嘉琪弯腰摘生江时,感觉到郭霄麟的目光。她四处看了看,也是一脸困惑。
当郭霄麟站起来时,发现宋怡人刚离开一会儿,带回了一个金发长卷发的漂亮女孩。
“这是我朋友宋语琦,算是我的前辈。”
“什么前辈呀,听着多老,不过比你早出道一年罢了。”
原来是另一位海外女团成员。目前宋语琦和宋怡人还在国外团体活动,程霄已经回国发展,而许嘉琪本来就是国内女团成员。
相互介绍后,郭霄麟注意到宋语琦似乎对他特别关注,频频看他。
回到蘑菇屋才知道,宋语琦是京师人,十五六岁就去国外当练习生,现在出道后曾回国内参加《跑男》录制,已小有名气。
葱江蒜交给黄三石处理后,剩下的事也不多了。凉亭里,何炅和张仔风基本布置好了。
“先休息一下,晚饭还有时间。今天欢迎霄霄、嘉琪、怡人和语琦加入《向往的生活》!”
“何老师太客气了。”宋语琦虽然刚来,但性格开朗,综艺表现也很自然,不比程霄差。相比之下,早到的许嘉琪和宋怡人反而显得拘谨些。
这一期又是女多男少。郭霄麟蹲在廊柱边逗弄小h,试着训练它握手、打滚、趴下、起立等简单动作。
说起第二天的演出安排,程霄四人面面相觑。她们的问题不在于舞蹈动作或配合,而是在于节目的选择——节奏快的国外曲目可能不容易被长辈接受,动作太大胆也不合适,需要认真考虑曲目和编舞。
四人交换眼神,决定晚饭后在屋内开个小会讨论。
“霄麟。”何老师突然叫道。
“怎么了何老师?”
“你怎么还这么悠闲?我们也要表演的,有什么想法吗?”
何老师不明白郭霄麟为什么能这么淡定地逗狗。他们四个人也一样要上台表演。
“这个,今天摸螺蛳的时候就想好了。”
郭霄麟神情从容,显得很有把握,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他。
“快说说你的好主意,待会儿我跟黄老师商量一下。”
郭霄麟和何老师的对话引起了旁边几位女生的注意,特别是宋语琦,睁大眼睛看着这边。
“怎么,你们也想听?”何老师笑着问。
“学习学习嘛~何老师,咱们又不是对手,不管哪组赢都是蘑菇屋的胜利,对吧?”宋语琦说话很利索,说得有理。
“有道理,霄麟你就直接说吧,让大家对明天的表演有个大概方向。”
“我想着黄老师擅长话剧,可以在演唱时加一段简短的情景表演, ** 在一首歌里。演唱部分由我和您来负责,您、黄老师和朋哥在台上表演就行。”
郭霄麟的想法是音乐舞台剧的形式,正好利用黄三石和彭澎的默契,演绎他新写的歌《时间都去哪了》。
“确实挺有创意,但排练时间可能不够。”何老师听说能和郭霄麟合唱,心里轻松了不少——唱歌总比演戏省事。
“晚上回屋我们先预演一遍。”
“能问问你们表演哪首歌吗?”宋语琦插话道。
“对霄麟,选哪首?”何老师一时没想到合适的曲目。
“我新写的一首歌,晚上把歌词给您,明天早上练熟应该没问题。”
郭霄麟又有新作品,何老师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一起合唱吗?”
“对。”
这对宋语琦她们来说参考价值不大,女团还是要以唱跳为主。见她们还是一脸困惑,何老师建议:“要不霄麟现在清唱几句?让大家感受下风格,编排时我和黄老师也好掌握。”
“现在?”郭霄麟环顾四周,张仔风已经走到何老师身边,仰头期待着他的歌声。上次《无与伦比的美丽》让她念念不忘,这样的机会不多。
“看大家都等着呢,快唱一段!”
灶台边的黄三石也大声附和:“来一个!”
张仔风跑进屋,拿出粉色麦克风——正是现在流行的集播放与演唱功能于一体的网红神器。
郭霄麟打开麦克风时,说话都带着立体回声。
“我清唱一段吧……”
门前老树发新芽
院中枯木又开花
半辈子攒了太多话
都藏进斑白鬓发
这首抒情歌的歌词直击人心,郭霄麟的清唱即使没有伴奏,也能完美传达歌曲的情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道出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永恒主题。
当郭霄麟认真起来时特别有魅力。凉亭里的几位女孩中,感性的张仔风,还有长期在国外工作的宋语琦和望怡人,都被歌声打动了心。每次回家看望父母,记忆里父亲挺拔的身影、母 ** 丽的面容,不知何时已变成驼背和斑白的头发。
郭霄麟只唱了一半就停下来——再唱下去,怕会惹哭她们。其他人也都眼眶发红,只是强忍着。
“哥哥,这首歌听着让人心里难受。”
“嗯,我想通过节目,让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记得常回家看看。时间不等人。”
对于父亲老郭,郭霄麟更像对待朋友。虽有敬意,却难有深刻的感情——毕竟他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不过中秋还是应该回去一趟。
“唱得太好了,直戳人心。”黄三石一边说,一边从烤炉里取出刚好熟的京师烤鸭,案板上的菜刀开始有节奏地敲打。
歌声带来的感伤,被夜幕下的美食冲淡了。晚餐后,宋语琦四人去找制作组商量演出服——节目组早有准备,得体大方的立领上衣,穿上后显得精神利落。
郭霄麟独自在客厅乘凉。楼上何老师正过导演瘾,拉着黄三石和朋玉排戏。张仔风跑去看了许嘉琪她们排练,留下他在客厅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