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钱哪来的?节目组可不会这么大方!”黄三石一开口就调侃节目组。
张仔风像个小女孩一样,满脸自豪地把郭霄麟做的事又跟黄三石说了一遍。
“真的假的?”黄三石立刻转头看向王导他们,几人脸色都变了。原本安排好的计划,被郭霄麟这一举动打乱了。
“哈哈,行霄麟,有两下子!看你动手能力这么强,趁着天还没黑,去搬点泥土回来,咱们搭个土灶。”
“没问题!”郭霄麟正无聊,搭个灶台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彭澎也主动跟了过去,有他们俩就够了。
“那这钱谁保管?”张仔风晃了晃手里的钞票。
黄三石看了眼何老师,两人没什么想买的,接下来两天大概也用不上钱。
“你拿着吧,现在过来帮我洗菜,先把晚饭要用的食材准备好,等他们把灶搭好就能做饭了。”
“好。”
“黄老师,我也来帮忙。”何老师喝茶喝得有点撑,正好活动一下。
大家各自忙起来。郭霄麟推车去运土的路上,耳边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任务‘五次热搜第一’已完成第一次,剩余四次,请宿主继续努力。”
……
彭澎铲土,郭霄麟拉车,装了半车土就差不多了。
土很快运回来,两人开始动手搭灶。
“朋哥,你和泥,我去编个木框,这样搭出来的土灶不容易裂。”
“好!”
彭澎接上水管搅拌泥土,郭霄麟钻进工具间,熟练地做了个圆形木框,一层层叠起来,尺寸刚好合适。
今晚的第一顿饭,黄三石打算做一道苏杭特色美食——“葱包烩儿”。
郭霄麟拎着木框出来,往地上一放,彭澎的泥也拌得差不多了。
正当郭霄麟挽起袖子准备塑形时,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两人对视一眼,一脸疑惑——这时候来电话是什么意思?
幸好何老师还在,他从厨房出来接起电话,听他说说笑笑的,难道是熟人打来的?
不管了,先搭灶要紧。郭霄麟把泥均匀地抹在木框上,垒出一个小灶台,又用木棍戳了几个通风孔。
“这泥巴还是软塌塌的,能行吗?”彭澎皱着眉头问道。
“把火烧旺些,等土烤硬了就能用。”
众人开始生火搭灶。
郭霄麟挥斧劈柴,彭澎负责 ** 。
“咔嚓”一声,圆木裂开。因为炉子不大,柴火要劈得细些。
“大家注意,咱们蘑菇屋要来客人了!”
何老师挂完电话,兴奋地宣布这个消息。
“听出来是谁了吗?”黄三石从厨房出来,手里整理着食材,张仔风在一旁端着一盆面糊。
“打了三个电话,点的菜都不一样,但我听出了其中一个声音。”
“是谁?”
何老师直接说出答案:“那扎!”
那扎几年前因湘南台的一部剧走红,来参加节目并不奇怪。
“她点了什么菜?明天得提前准备。”
“大盘鸡。”何老师回答。
“还有吗?”黄三石等着下文,却见何老师停顿了一下。
“那扎很实在,只点了这一个。估计最近在拍戏,黄老师就别想着让她多吃点。”
另外两位客人的菜,何老师没太听清。一个要了辣子鸡丁,另一个点了烤冷面和松仁小肚。
黄三石立刻猜测,爱吃辣的可能是四川人,点东北小吃的大概来自黑龙江。
“三位都是女生?”
“对,但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人打电话来。”
两人聊得热闹,另一边土灶的火越烧越旺。泥巴逐渐变硬,内部的木架结构让炉子成型后特别结实,看起来也像模像样。
“你们俩干得不错!待会儿我多做点好吃的,犒劳你们。”
“谢谢黄老师!”郭霄麟和彭澎一起道谢。
苏杭名点葱包桧,用面糊裹住油条和大葱煎制而成,咬一口,酥脆香浓。
如果只有他们四个男人,晚饭吃这个还能凑合。但考虑到张仔风在场,女孩子晚上吃大葱不太合适。
于是黄三石拿出老乡送的面条,准备做拌面。
“下锅!”
切好的面团被拉长,一个个滑入热油里。“滋啦”声中,面团迅速膨胀,变得金黄酥脆。
郭霄麟忙着添柴,彭澎拿着蒲扇控制火候。
这五个人在城里从不缺美食,到了乡村反而对饮食要求降低了,吃得简单却很满足。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黄三石系上围裙,将金黄酥脆的油条切成小段。铁锅滋滋作响,他动作利落地摊开面糊,很快做好了一叠香气四溢的葱包桧。
“开饭啦!”黄三石把蘸酱和刚出锅的小吃摆在凉亭石桌上,转身又架起大锅煮面条。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他笑着对节目组那边说:“这土灶真带劲!我看以后就算没有节目组帮忙,咱们五个兄弟照样能把日子过得红火。”
弹幕瞬间热闹起来:
“黄老师日常怼导演成就达成√”
“相比那些折腾嘉宾的无聊综艺,这种生活气息才最能打动人心。”
“说实话,就是这么个理儿!”
镜头扫过监控屏幕,导演们看着实时数据面面相觑。原本准备的任务卡被悄悄收了起来——观众明显更喜欢看他们轻松自在的日常。
当面条的香味飘散时,五个人举着茶杯碰在一起。何老师大声说:“愿我们像今晚的星空一样,越相处越闪亮!”郭霄麟蹲在地上给小h添狗粮的画面,正好与凉亭里的笑声构成一幅温暖的场景。
(温馨提示: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不妨用收藏和推荐支持一下~)
睡前,郭霄麟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老爷子嘴上不饶人,心里却很软。虽然儿子总是让他操心,但看到孩子现在的表现,老郭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前途无量。
热搜第一让老郭心里一紧,以为出什么事了。其实他本人也喜欢做木工活,家里那些黄花梨家具和古玩都是他的心头好,但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总不如意。
老郭难得反思起来:难道之前对儿子关注太少了?这样有才华的孩子,自己怎么到现在才意识到?
深夜,父子俩聊了半小时后挂了电话。
浴室里水声停了,何老师贴着面膜从雾气中走出来,看见郭霄麟抱着换洗衣物站在门口。“刚才是不是郭老师打电话?”他压低声音问。
“嗯。”
“郭老师这个人,”何老师拍着脸说,“对朋友够义气,说话又风趣,就是自己的难处从不提。上次徳芸社的事,圈里多少人等着他开口,他偏要自己扛。”
黄三石从被窝里探出头接话:“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