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悠原本计划初五就带王小艺去医院做检查,不过送完温纯姐后,已经接近下午三点,时间不太合适。
林悠带着王小艺回到安城七中,开锁进了高三7班的教室,两人开始一起学习。
这次九省联考,王小艺考了592分,距离600分大关不远,南都市的航空航天大学,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在610左右,王小艺想要选取心仪的专业,620分以上才算保险。
假期过后,对于别人来说,重新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很难,不过王小艺从小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对于别人来说是吃苦,但对于王小艺来说,学习是幸福的。
大年初六。
大清早,林悠和王小艺汇合,直冲安城中心医院。
医生问诊后,林悠为了保险,在主动要求后,医生开了包括胃镜、x光、腹部增强ct……把回忆片段里,林悠看到29岁王小艺做过的检查全部做了一遍。
过程中医生看林悠的眼神就像看傻子,不过林悠愿意花钱做检查,医生也阻止不了。
林悠一次下楼缴费的时候,正在扫码时,听到背后一声喊声。
“林悠?”
林悠回头一看,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唐贞仪师姐?”
林悠交完费,两人到旁边一沟通,才知道都不是对方来看病,林悠是陪王小艺,唐贞仪是陪护照料郑教授。
“郑教授也在这家医院?”
“郑教授过年回乡探亲,有些感冒,再加上身上有些老人家的基础病,被家人送到医院来调养几天。”
林悠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准备去南都大学数学系,内心已然把郑教授当作自己未来的老师,忍不住关心道:“郑教授那里方便吗?方便的话,我待会儿忙完了去看看郑教授。”
唐贞仪闻言,拿起手机打电话问了问,似乎得到对面的同意后,她挂断电话,笑了笑,“郑教授说可以,他也想见见你。”
临分开前,林悠突然提起,“唐师姐,你认识张乐云吧?”
安城考入南都大学的学生不算多,还恰好是安城七中的,唐贞仪在南都大学就读的五年里,加起来也就认识十几个学弟学妹,张乐云和她都是女生,算是不错的朋友。
唐贞仪有些意外,“你认识乐云?”
“她是我班主任的女儿,前不久我去班主任家里拜访,恰好和她聊起了师姐你。”
林悠聊到这,才确认,自己决定要去南都大学数学系就读的事,张乐云师姐并没有告诉唐贞仪师姐。
不愧是老张的女儿!素质就是高!
虽然这件事算不上什么秘密,但郑教授既然赏识林悠,那么这件事肯定是林悠主动和郑教授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毕竟和与郑教授初见时那次不同,林悠现如今已经是711分的学生,受重视程度也会稍稍增加。
接下来,林悠问过郑教授的病房位置后,和唐贞仪师姐暂时告别,找到王小艺后,继续陪着王小艺做检查。
半小时后,王小艺做完最后一项检查,报告要一小时后拿,林悠一看时间才上午十点半,准备去探望郑教授。
“要不我还是一个人在这等报告吧。”
王小艺有些社恐,不过林悠还是把她拉上了,“听说大学全靠主动自学,老师们上课只讲课本的基础内容,想要学深学到真本事,就得找老师请教。跟我一起去见识一下真正的教授院士,以后你在学校里,面对那些讲师啊副教授啊,胆子也能大些。”
王小艺只是稍作推辞,她向来不会拒绝林悠的。
安城中心医院有专门的干部诊疗科,主要服务对象是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离休干部。
郑教授住在干部病房,林悠和王小艺在诊疗科服务台登记后,在护士的带领下,来到了郑教授的病房。
病房内十分宽敞,摆着一张病床和一张陪护床,里面还有沙发和独卫,阳台的光线照射进来,整个病房显得十分亮堂。
林悠和王小艺并肩走了进去,一眼望去,病房里人不多,除了躺在病床上的郑教授,还有个和郑教授一般年纪的老太太,剩下的就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和唐贞仪师姐。
“郑教授,新年好~”
安城的习俗是,只要没过正月,见面打招呼就可以“新年好”。
“林悠啊,新年好啊~快坐下。”
唐贞仪之前打电话告知过,郑教授一直等着林悠过来,林悠坐下后,两边互相介绍了下,郑教授显然精神不错,对着王小艺也笑着点了点头。
郑教授虽然老了,但也年轻过,猜测这小姑娘应该是林悠的女朋友,不然谁大过年的陪同学去看医生的?
那位老太太是郑教授的妻子,二十多岁的青年则是郑教授在安城的一位亲戚晚辈,郑教授已经住院三天,探望的人都来过,所以今天只有几个贴心的人陪护。
“林悠啊,最近这段时间,我也有关注你的成绩,真是后生可畏啊,那次见你时,你还是650多分,这次听说你考了711分,九省联考第一。枉我当时还怕你考不上南都大学,想要让你通过强基计划考进来,现在,你肯定是去清北了吧。”
一位院士,会持续关注一个小小的高中生的成绩,很显然,郑教授小时候的那次事件对他的影响很大,连带着对见义勇为经历过类似事件的林悠,有着非同一般的关注。
林悠满脸困惑,歪了歪头道:“清北有郑教授吗?没有的话,我肯定是去南都大学的,我还怕郑教授您看不上我一个小小的高中生呢。”
郑教授立刻明白,林悠是查过了他的背景,不过他也不介意,院士身份本就是吸引人才和资本来投的利器,他最开始没让唐贞仪告诉林悠,也是怕造成“以大欺小”场面,看起来像是“强迫”别人报考南都大学数学系。
郑教授哈哈大笑了起来,即使是他,看到能考711分,高考状元级别的学生,也是青眼有加的。
更何况林悠一步一个脚印崛起的过程,堪称高中生里的传奇。有这样不断努力后来居上的经历,日后在学术上,同样也会认真钻研,下限绝不会低。
“好好好,接下来半年,你保持好成绩,等九月入学,到时候来我办公室报道,以后你就跟着我学数学!”
林悠有满进度条的词条在身,现在就可以开始,他闻言有些羞赧开口道:“郑教授,您有空可以先给我列一个书单吗?我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结束了,最近都是刷题保持手感,有时间的话,我想提前学习大学的课程。”
林悠看似好高骛远,但在郑教授眼中正合他意,在郑教授看来,高中阶段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工具类,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考取更高的分数去往更好的大学。
林悠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浪费时间继续反复刷题才是正确的。
“好好好!”郑教授有些激动,身子都坐直了。
一旁的妻子埋怨道:“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动不动这么激动。”
郑教授也不介意,握住妻子的手,朝着林悠满脸笑意道:“以后你就叫我老师吧,你师娘说得对,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现在我在住院,等我出院了,我再好好帮你规划学习路线。”